进水塔混凝土施工方案

模板选型

根据右岸进水口结构设计图纸及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为满足工程总进度计划的要求,进水口混凝土浇筑模板以组合钢模板为主,木模板为辅,并在结构复杂和曲面部位采用定型钢模或木模板进行拼装,以此满足混凝土结构要求。

进水口模板按浇筑部位和形状可分为:塔体四周结构面模板、工作闸门井模板、检修闸门井模板、胸墙模板、取水口渐变段、牛腿模板、及通气孔模板等。

4.3.1 组合钢模板

组合钢模板主要用于结构面规则的塔体外围四周、内壁结构面、工作闸门井闸门槽二期、纵横撑梁、胸墙后段顶拱和边墙、闸门井牛腿等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其纵、横背楞均采用φ48钢管,组合钢模板型号为P3015和P1015,转角部位采用转角模板。采用人工安装、拆除上升。

4.3.2 定型钢模

定型钢模板主要用于结构面呈曲面的胸墙前端圆弧直墙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该模板主要由模板、纵肋和横肋组成。定型钢模板可加工成与组合小模板相同高度,并与组合钢模板匹配。

木模板

木模板主要用于胸墙边墙圆弧部分与顶拱圆弧相贯部位、取水口渐变段以及其他需要拼缝的部位,主要采用3cm或5cm厚的木板进行加工,背楞可采用5×8cm枋木。另外胸墙顶拱圆弧部分采用5×8cm枋木进行连续拼装。 5. 混凝土施工方法 钢筋施工

5.1.1 钢筋加工和运输

(1)进水口混凝土施工所需钢筋在钢筋加工厂进行加工。

(2)钢筋严格按通过审核的钢筋下料单进行加工,并确保加工精度;加工好的钢筋编号分类存放、妥善保管,防止钢筋生锈。

(3)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5.1.2 钢筋安装

(1)钢筋接头连接原则:直径超过Φ25的钢筋,采用焊接连接。小于Φ25的钢筋接头宜采用搭接焊和绑扎连接的方式,焊接接头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为10d。设计图纸有明确规定的部位,其钢筋接头施工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

(2)钢筋严格按层次,由下往上分层安装,上下层钢筋对齐,钢筋层间净距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与结构混凝土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垫块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模板施工 5.2.1 胸墙模板

胸墙是指进水口拦污栅门槽前墙内侧▽~▽,其半径的圆弧面,门槽后段边墙、顶拱为1/4椭圆。

根据上述结构要求,胸墙部分前段边墙采用圆弧定型钢模板,采用拉筋内拉的方式进行固定模板,背担和操作平台采用φ48钢管架设,排架立杆间排距为1.2m×1.2m,步距为1.2m。胸墙部分后段边墙采用P3015型组合小钢模进行拼装,组合小钢模的固定方式同前。

胸墙前段圆弧部分采用钢管脚手架配木模板的组合方式,木模板采用5×8cm枋木满铺于脚手架上,并在5×8cm枋木上铺3层胶合板。 胸墙后段顶拱模板采用P3015型组合小钢模,支撑体系同前。 5.2.2 拦污栅墩(含门槽)和联系梁模板

拦污栅墩(含门槽)混凝土利用圆弧定型模板和组合钢模配套使用,即前端圆弧形墩头采用圆弧定型模板,拦污栅墩(含门槽)两侧的隔墙采用组合钢模板。门槽部位的模板可采用拉筋对拉的方式进行固定,两端墩头模板可采用拉筋内拉方式固定。横撑和纵撑梁的支撑系统采用φ48钢管架设,立杆间排距为0.6m×0.6m,步距为1.2m。横撑和纵撑以外部分的操作平台采用φ48钢管脚手架,立杆间排距为1.5m×1.5m,步距为1.8m。

5.2.3 牛腿模板

进水口封堵闸门井▽、工作闸门井▽以及启闭平台▽高程设置有牛腿。根据闸门井牛腿的结构特点,其直立面和斜面均采用P3015型组合钢模板,其背担采用φ48钢管,模板固定采用拉筋内拉方式,拉筋采用φ12圆钢直接焊接到预埋在混凝土中的蛇形钢筋柱上。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拉筋在焊接后必须顺直,并及时将螺帽上紧绷直,不允许有起弯和松脱现象,对每颗螺帽的松紧程度应随时检查,避免出现跑模现象。拉筋的最大角度不得超过45°,拉筋焊接时,必须焊在插筋根部,不允许拉在结构钢筋上,拉筋的搭接焊缝长度不得小于10d,焊缝必须饱满连续。对于钢筋密

集而拉筋要穿过多层钢筋不能保证平直时(有转弯情况),必须向两个方向分解其受力。

模板要求组装紧密,拼缝之间不允许有错台,模板组装后要求整个板面平整光滑。模板与基岩面接触处若有空隙,应采用木模拼补,并用水泥砂浆补缝。为了拆模方便,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 预埋件施工

进水口混凝土中的预埋件主要包括:门槽预埋件和各种电气预埋件等。 5.3.1 门槽预埋件埋设

门槽预埋件按照设计图纸中指定位置与结构钢筋一同进行安装,固定牢固,严禁错埋和漏埋,并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和浇筑完成后对预埋件进行保护。

电气预埋

混凝土中的各种电气预埋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埋设,埋设后应妥善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对各种埋件进行观察、保护,混凝土下料和振捣时,应避开埋件,防止碰撞埋件变形。 混凝土拌制及运输 5.4.1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在规定的拌和楼进行拌制,不得随意更改。

5.4.2混凝土运输 (1)水平运输

本措施所指水平运输是材料或混凝土拌合料从仓库或拌和站至工作面的运输方式。混凝土拌和料水平运输采用6m3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共配置2辆;其他材料水平运输采用8t东风载重汽车。

(2)垂直运输

本措施所指垂直运输是材料或混凝土拌合料从进水口▽平台或▽平台至进水口浇筑仓面运输方式。 混凝土入仓方式 5.5.1 塔体部分

进水口具有结构复杂、塔体高、混凝土浇筑仓面大、浇筑强度高等特点。根据进水口的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参照类似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经验,进水口

混凝土浇筑采用HBT30A型高压输送泵进行运输入仓方式。

边坡回填混凝土

进水口EL571m以下后边坡回填混凝土采用“溜管+溜槽”入仓方式。具体布置方法为:在▽平台设置受料斗,从▽至▽沿边坡敷设φ250溜管,按20m间距设置缓降器,紧接溜管下口部位的▽搭设溜槽(溜槽架采用φ48钢管搭设),其倾角为25°。 混凝土浇筑方法 (1)▽~▽塔体混凝土

该部分是整个塔体体形最为复杂的部位,由胸墙、拦污栅闸门井、工作闸门井组成,其中胸墙面积较小,厚度较薄,圆弧段部分结构较复杂。总体上采用分层平铺法浇筑,铺层厚度按50cm控制,分层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人员专职观察模板、支撑架变形状况,并配置对讲机与浇筑人员联系。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料处理。

2)▽~▽塔体混凝土

该部分为胸墙以上塔体混凝土,混凝土分层高度为(牛腿部位的分层厚度可根据施工要求和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由于▽高程以上塔体混凝土浇筑仓面不大,最大面积仅为㎡,因此,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铺设均匀上升进行施工,铺层厚度控制在50cm。有牛腿的混凝土浇筑仓面,由于牛腿钢筋较密,应作为浇筑质量控制的重点。浇筑时应严格控制下料层厚,并用φ50振动棒振捣,局部辅以人工振捣,避免漏振。 混凝土平仓和振捣

混凝土在平仓后进行振捣,采用φ70软轴插入式振捣器,薄壁结构部位采用φ50软轴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不能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以防模板走样和预埋件移位,在预埋件周围应细心振捣,必要时辅以人工捣固密实。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着下沉,不出现汽泡、开始泛浆为准,插入式振捣器一般为20~30s,高频振捣器不应小于10s。振捣器移动的距离以不超过其有效的半径,并插入下层5~10cm,振捣顺序依次进行,方向一致,振动棒快插慢拉,以保证砼上下层结合,避免漏振、欠振。 模板变形观测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变形观测是一项重要环节。混凝土浇筑前,在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