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综合实践对生物课堂教学的促进

综合实践对生物课堂教学的促进

综合实践是以课堂教育为主要载体,以充分发展学生基础素质为目的,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在教师精心指导下,由学生主体性活动方式组织的一种辅导性课程。综合实践课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超越了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的模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等作为重要的手段引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综合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课本知识的深化;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统一的具体实践。

综合实践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优化,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综合实践通过“渗透法”将有关的信息内容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虽不改变课程体系和内容,但却增加科技含量,加大科学素质培养的力度。笔者试谈综合实践活动对生物课堂教学的促进与改善。

1、有助于发展创新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维。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学生获得扎实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实践与动手能力,重视学生个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综合实践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长才干、发展特长、丰富个性,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序列化、规范化、多样化。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性,使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有自己的位置,为学生展示创新才能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综合创新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不受任何学科内容的限制,完全是以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学生的爱好为主要内容,吸取众家活动课教材之长,围绕“创新”之所需,即让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参与;主动学习、敢于学习;主动质疑、敢于质疑;敢于想别人之未想、敢做别人之未做,来确定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内容。如:七年级的海洋贝类的调查实践活动,八年级开设了赣榆的旅游资源调查等,都是创新教育实践中实际选择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是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的全新课程。是让学生将实践、体验的收获整理,形成多种多样的成果如:报告、图片、表演、作品等,进行评价、交流、研讨、辩论。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合作、分享,学会客观分析与辨证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课堂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汇报内容”的质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并在自己所得结果后归纳总结。这样全过程教师只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其余细节均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学生的研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例如:教学《昆虫纲》一课最后一个环节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完全消灭害虫,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学生们分正方、反方各组选3~4名同学进行辩论,他们兴趣盎然正方举出实例说明各种害虫对人类的危害(蚊、蝇……)反方也找到害虫对人类有用处的一面(营养蝇、蝉蜕……)双方各执一词,各说各的理,对‘完全’这个词理解不同,这就是一次没有结论的辩论。

2、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和惊奇即为兴趣的来源,而兴趣是一种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的心理,是人们从事各种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任何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不是由智力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相互影响,并在统一交织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在一定程度上,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所在。有了这种动力,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是一种新的课型,它给学生全新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是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色、有物,增加趣味性,寓智于趣,寓学于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展活动。丰富的活动、多彩的活动展示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在实践活动中成长。他们的感受与体验要有一个平台展示出来,才能更大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就是多彩的活动展示。学生们在活动展示中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全身心地演绎着他们在活动中的感悟,向他人传达着活动中的快乐,这不正是综合实践课生命力的体现吗? 3、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正效应值

课堂教学气氛是指洋溢于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情调和气氛,它直接作用于学生,与教学效果有密切的联系。显示只有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智力活动才最活跃。显示与教师之间的情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正效应值。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简单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彼此间不能理解,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距离感将学生推到了教师的对立面,对教师敬而远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没有任何效应,有时甚至产生负效应。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大大丰富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内容,还有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相互理解的信任,进而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长期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模式的教学形式造成我们学生缺乏活动能力和自主能力,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要改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自主性、实践性,但不能说一切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做一个旁观者就行了。在活动中,指导教师要亲自参与课题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指导,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和他们的研究情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教师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在活动中必然会遇到无从着手、必然会遇到一筹莫展,我们的参与就会让他们点亮思维的火花,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每一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就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起体味失败,收获成功。我们不是说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吗?指导老师也应该是他们合作的好伙伴。

“情” 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只有感受教师真挚的情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尊其嘱”。在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感被拉近,学生对教师有进一步的了解,才可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教师在自己身上的关注和希望,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这也就是要先“动之以情”而后才能“晓之以理”。情感对人类行为会直接施与巨大的动力影响,好的情感可起推动作用,而不好的情感则起阻碍作用。它能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起到一定的感化作用,对学生可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前就讲过的一段话: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儿童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

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使儿童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非老师强加的。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