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浅探

叶 舒

摘要:先、后天之争持续千余年,关键是没有彻底解决先、后天八卦图的卦画结构问题,没有找到统一先、后天八卦图的可靠依据。实际上,后天八卦图卦画结构具有巧妙的对称性,同时先、后天八卦图皆源于河图的简单数学推演,先天学、后天学和河洛之学本源相通。

古往今来,先、后天八卦图的结构问题一直是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先天八卦结构因自“加一倍法”而出,自然排布,数列井然,自乾至坤无论从数学上还是阴阳理论方面均可找到明显的规律,而后天八卦图的结构排列则颇多争议。近年来,笔者通过对先、后天八卦结构的研究,认为先、后天八卦不仅都具有极其对称的规律性,而且还具有同源性,可以相互演化。现将笔者对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的探讨就正于方家,希望能有助于中华易学的发展。 一、先、后天八卦图的千古之争 宋朝以前,并无所谓先、后天之说,先天八卦图为宋人邵庸所传,旨在解说《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诸语,并明其中所含的八卦方位。邵庸在其《皇极经世》之《先天象数第二》中云:“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八卦者,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数往也。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故曰:知来也。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周易本义》卷首云:“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此图方位,宋人以为创自伏羲,所以又称为“伏羲先天八卦方位”。但是,由于《易传》没有明文阐述此类方位,汉学家多不信。 后天八卦方位之说始于邵子对《说卦传》中八卦方位的解释。邵子《后天象数第五》中云:“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以应天之时也。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坎离得位,而兑艮为偶,以应地之方也。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 汉学家采用此图,但不取“后天”、“文王”之名,称为“帝出乎震图”。图中震、兑、离、坎分别表示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又称“四正卦”,余四卦称“四隅卦”。 自此而后,易学人士围绕先、后天八卦展开了长达千年的争论,今人郭至成、郭涛在《 走进伏羲——破解易学千古之谜》中指出:先天易学诞生后,一方面受到易学界的普遍重视,“打破了由王弼横扫象数给中国易学带来得七百多年得沉寂,为中国易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高举义理派大旗的学者,一直没有停止对先天易学的批判。”义理派的学者认为:“先天易学只不过是宋人陈抟、邵庸等人把道教炼丹术中的东西用来说易,那只是他们自己的易学,而与周易无涉。”近代以来,先、后天之争犹未停顿,先天易以其科学性排列被更多“科学易”学者尊崇,而重视占卜和《周易》本经的学者则强调后天易学,或者强调二者的结合使用。同时,一些严肃的易学者虽然试图在考古上获得先天易的确凿证据,却无功而返,从而使先、后天之争得以延续。

笔者以为,历史上先、后天之争皆起源于图,如果对先、后天图的方位排列有科学可靠的解释,则二者之争尽可休矣,如将精力集中于二者的运用上来,则中华易学还将获得新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先、后天之争的轨迹,在解释先、后天八卦图结构规律之前,笔者想先对古今先、后天八卦图研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

(一)邵庸先生的研究。邵庸区分出先、后天八卦方位,将先、后天八卦融会贯通,最先以先天数配后天图,自成先天为体、后天为用的一家之说。《本义》卷首云:“邵子云:此文王八卦,乃入用之位,后天之学也。”(《本义》)邵子在其著述《皇极经世》中对先、后天八卦方位还多有解释,关于先天方位,邵子云:“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天地之所阖辟,日月之所出入。是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矣。”

关于后天方位图,邵子云:“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震始交者也,故当朝夕之位。坎离交之极者也,故当子午之位。巽艮虽不交,而阴阳尤杂也,故当用中之偏。乾坤纯阴纯阳也,故当不用之位也。”又云:“兑、离、巽,得阳之多者也。艮、坎、震,得阴之多者也。是以为天地之用。乾极阳,坤极阴,是以不用也。乾坤纵而六子横,《易》之本也。震兑横而六卦纵,《易》之用也。

(二)尚秉和先生的研究。尚秉和先生在其《周易尚氏学》中对先后天八卦也有自己的见解。尚先生云:“先天方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一阴一阳,相偶相对,乃天地自然之法象。”又云此方位“在两汉皆未失传,至魏管辂,谓乾必宜在南生,以乾位西北不合,而疑圣人矣,则以先天位已失传,辂但见其尾,不见其首也。历魏晋迄唐,无有 知者。至宋邵子揭出,《易》本始大明。而黄梨洲、毛西河等,以邵子所传,本于道士,肆力掊击。”并引据《左传》所载《易》占,指出:“艮与乾同位西北,巽与坤同位西南,坎兑同位西,震离同位东,左氏已备言之。故荀爽、郑玄资以注经。他若《乾凿度》,言先天意尤多也。”(《周易尚氏学》)

尚先生认为“后天方位”是由“先天方位”变来,指出:“八卦园布四方,各有其位,而先后不同,盖《易》之道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静而无为,惟阴阳相对必相交。坤南交乾,则南方成离;乾北交坤,则北方成坎;先天方位,遂变为后天,由静而动 矣。《周易》所用者是也。然《周易》虽用后天,后天实由先天禅代而来,不能相离。故《说卦》首以‘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演先天卦位之义,再明指后天。”(《周易尚氏学》)

(三)《易纬乾凿度》的研究。《易纬乾凿度》只对后天八卦的排列作出了解释。书中云:“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其布散用事也,震生物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制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