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5.品种资源收集的步骤是先收集本地区有关作物品种,再根据育种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从外地转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育种目标性状的材料。( )

6.收集品种资源的方式有国内外考察收集、发信征集和单位之间彼此交换材料等。 ( )

7.不同的种质资源类型具有不同的遗传特点及利用价值。本地品种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具较突出的丰产性。( )

8. 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可利用的一切基因资源,它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 )

9. 外来种质资源一般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但它可以带来丰富的新遗传特性,因而也是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 )

10. 在作物的起源中,多样性中心必然是起源中心。( ) 四、名词解释(共 1题) 1.种质资源:

五、问答题(共 5题)

1.简要回答 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 2.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

3.简要说明常见农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陆地棉等)起源中心。 4.说明按亲缘关系、来源种质资源的分类? 5.简述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

第四章 育种目标

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有? ( )

A. 高产 B. 稳产 C. 优质 D. 适应性强 E. 抗病 2.下列哪些性状适应机械化操作? ( )

A. 株型紧凑 B. 生长整齐 C. 结实部位适中 D. 落粒 E. 成熟一致 3. 制定作物育种目标应当( )。

A. 全面 B.详细 C.抓主要矛盾 D.灵活机动 二、填空:

1.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 、 、 、 。

2.育种目标中,高产是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在现代育种中,国内外是从 、 、 三个不同的方面入手来提高作物的产量。

3.育种目标中高产是对品种的最基本要求。目前,育种上对这一目标要求主要是从 、 和 这三个途径进行的。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作物产量的形成是品种与其种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2.品种的利用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 )

3.高产的群体结构要求群体的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株数要互相协调。( )

第 6 页

四、名词解释 1.育种目标: 2.高光效育种: 3.理想株型育种: 五、问答题

1.现代农业对农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 2.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3.为什么要制定育种目标? 4.育种中适当矮化的意义?

第五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 一、选择题:

1.在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中根据单株的表现进行选择的原因( ): A. 可靠性高 B. 遗传力高 C. 可靠性低 2.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B.经济条件 D.作物类别

3.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长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以上光照。 A.10 B.12 C.14 D.16

4.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短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以下的光照。

A.8 B.10 C.12 D.14

5.小麦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

A.延长 B. 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 6.玉米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

A. 延长 B.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 7.选择具有遗传效果的前提条件是有( )。

A.适宜的选择方法 B.优越的试验条件 C.先进的实验手段 D.可遗传变异 8.选择可以作为独立的育种方法来选育新品种吗? ( )

A. 可以 B.不可以 C.与其它育种方法相结合才行 D.未知 9.鉴定结果的可靠性与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 )。

A.试验地是否均匀 B.栽培条件是否适宜、一致C. 当年的气候条件 D. 鉴定方法的手段 E.材料

10.纯系学说的要点是( )。

A. 原始品种是多个纯系的混合物 B. 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C. 没有绝对的纯系 D.纯系内继续选择有效 E. 原始品种是杂合基因型 11.引种的重要意义有( )。

A.获得新品种 B.获得新作物 C.丰富育种材料D.创造新基因 E.育种成本低 12.引进外地或国外品种必须进行检疫,为什么?( )。

A.防止一切病虫害传入 B.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 C.防止一切杂草传D.防止新的杂草传入 E.防止伪劣种子传入 二、填空:

1.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 。

第 7 页

2.原始品种群体出现自然变异的原因有 、 、 。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20题)

1.高光效率是高产品种的生理特性,表现为较强的光合能力,低呼吸消耗,保持较长时间的光合机能,适当的光合面积和较高的经济系数。 ( )

2.对农作物进行选择改良时,自花授粉作物一般只进行一次选择,异花授粉作物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选择。 ( )

3.长日照作物如冬小麦,北种南引,则生育期延长,而南种北引时生育期缩短,短日照作物如玉米,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时延迟成熟。 ( )

4.纯系是异花授粉作物通过自交和单株选择而得到的后代系统。 ( )

5.为了从异花授作物 群体中获得纯合的后代,必须在控制授粉条件下进行多次自交选择。 ( )

6.无性繁殖作物,不管其基因型如何,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整齐一致的新品系。( ) 7.纯系学说说明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所以品种遗传性的稳定性和群体的一致性是绝对的。( )

8.一个遗传性相对稳定、群体一致性状较好的品种,无论种植多少年,性状都不会分离。( ) 9.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作为育种手段,又可用于各种作物的良种繁殖。 ( )

10.在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中,一般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就可以得到稳定的遗传品种。( )

11.水稻南种引北,会出现生育期缩短,抽穗提前的现象。 ( )

12.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都是人工创造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方法。 ( )

13.选择可分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在人工选择中,自然选择不发生作用。( )

14.单株选择法可以对后裔进行鉴定,因而选择效果较好。( ) 15.气候相似论的基本含义是纬度和经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引种容易成功。( )

16.纯系是一个由自花授粉作物纯合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在其中发生变异是不可能的,因而继续选择无效。( )

17.由一个单株产生的后代称为品系。( )

18. 人工选择是指从人工变异或天然变异的群体中选择适应自然条件的优良个体。( ) 19. 水稻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引种,生育期延长,株高会增高。( ) 20. 水稻品种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引种生育期会延长。( )

四、名词解释(共 12题)

1.系统育种 ;2.选择;3.选择育种;4.混合选择法;5.引种;6.作物环境;7.生态因素;8.生态环境;9.作物生态类型 ;10.混合选择育种 ;11.集团混合选择育种 ;12.改良混合选择育种

五、问答题(共 7题)

1.简述引种有哪些作用? 2.引种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3.举例说明低温长日作物和高温短日作物引种规律。 4. 比较两种主要选择方法的差别、优缺点及适应范围。

第 8 页

5.纯系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进行选择育种时,应注意哪些技术环节?

7.图示系统育种、混合选择育种、集团混合选择育种、改良混合选择育种的育种程序. 第六章 杂交育种 一、选择题

1.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 )

A. 任何一个亲本 B. 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C. 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个体 D. 表现一般的亲本

2.下列杂交方式中属于复合杂交的有( ) A.单交 B.顶交 C. 三交

3.有下列三个小麦品种:甲 (早熟、抗病)、乙( 矮秆抗病)、丙(丰产、感病、晚熟),根据我区条件,在进行杂交育种时,比较合理的三交方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 4.比较合理的双交方式是 ( ) 。

A.(甲╳乙)╳(乙╳丙) B.(乙╳丙)╳(丙╳甲) C.(丙╳乙)╳(甲╳乙) D.(甲╳乙)╳(乙╳甲) 5 .在[(A×B)×C]×D的杂交方式中,C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 ( ) : A. 1/2 B. 1/4 C. 1/8 D. 1/16

6.复合杂交后代第一个出现分离的世代是( )。 A.Fl B.F2 C.F3 D.F4 E.F5

7.杂交后代中,分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 ) 。 A.F1 B.F2 C.F3 D.F4

8.改良单个目标性状的最为有效的育种方法是( )。 A. 引种 B.杂交育种 C.回交育种 D.诱变育种 9.由杂交组合((A×B)×C)×D所获的种子世代为( )。 A.F1 B.F2 C.F3 D.F4

10.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

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B. 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 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C.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D.在第一分离世代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株建系。 11.在回交育种法中,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为( )。 A.轮回亲本 B.非轮回亲本 C.母本 D.父本

12.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育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的,则在BCl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 )。 A.100% B.75% C.50% D.25%

13.用一品系与一个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1/2雄性可育,1/2雄性不育。可推测该品系的遗传结构为( )。(提示:S表示不育胞质,F表示可育胞质:MS为显性可育基因,ms为隐性不育基因。)

A.S(Ms ms) B.F(Ms ms ) C.S(MS ms)和F(Ms ms ) D.S(Ms ms)或F(Ms ms) 14.核型雄性不育系中,在理论上找不到( )。 A.恢复系 B.保持系 C.不育系 D.两用系 15. 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是( )。

A. 杂交种 B. 常规种 C. 综合种 D. 自交系 16.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是( )。

第 9 页

A. 采用加代技术 B.加快试验进程 C.提早选择D.采用一粒传法 17.下列杂交方式中哪些是复合杂交?( )。

A. 双交 B. 三交 C.四交 D.多父本混合授粉 E.回交

18. 利用回交育种方法把不同的抗性基因转育到同一个优良品种中,成为一组含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然后将各近等基因系种子等量混合,育成一个新的品种。这个品种就称为( )。

A. 聚合品种 B.综合品种 C.多系品种 D.混合品种 19.(C×A)×(C×B)是一个( )组合。

A.聚合杂交 B.三亲本 C.四亲本 D.三交 E.双交 二、填空:

1.杂交育种中对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是 和 。其它都是由这两种方法派生而来的。

2.杂交育种种亲本选配的四条原则

是 、 、 、 。 3.杂交育种的程序要经过五圃制。所谓“五圃”是

指 、 、 、 、 。 4.回交育种中选择非轮回亲本的最主要条件是 。 5.杂交的主要方式有 、 、 。

6.复交的方式因亲本的数目和配交的形式不同可分为 、 、 等。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杂交育种时应从F2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 ( ) 2.在(甲×乙)×(丙×乙)和〔(甲×乙)×乙〕两种杂交方式的后代中,乙亲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 ( )

3.回交育种中,无论回交次数多少,最后都得自交。 ( )

4.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亲本,这就是说亲缘关系越远越好。 ( ) 5.(A×B)×(A×C)和[(A×B)×A]×A的两种杂交方式中,A品种都占有相同的遗传比重。 ( )

6.有性杂交育种根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分为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两种。通常所讲的杂交育种,一般是指品种间杂交育种。 ( )

7.杂交品种选配要求亲本间优缺点能够互补,是指亲本的优点。要能有效克服对方缺点,亲本间若干优点综合起来能基本满足育种目标的要求,因此,双亲之一不能有严重的缺点,特别是主要性状不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 ( )

8.某一亲本品种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交后代在某个性状上表现平均值高,就是一般配合力好。 ( )

9.配置三交组合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一般是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以保证三交后代具有最好的综合性状。 ( )

10.在配置四亲本双交组合时,两个单交亲体之一应该是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 )

11.回交后代的杂种群体已具有目标性状又与轮回亲本优良性状基本相似时,为选择显性性状纯合的个体,需在自交两次,而隐性性状需自交一次即可选得。 ( ) 12.一般认为,回交4次以上就可以使杂种及其后代基本恢复轮回亲体原有的综合性状。 ( )

第 10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