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南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试卷(B)

2012 ~ 2013学年第2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试卷

试题纸

------------------------------------------------------------------ 一、 选择题(根据题意,把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气相色谱仪所用的检测器为:B

A.光电管 B.热导池检测器 C.真空热电偶 D.光电池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以分离度多少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D

A. 1 B. 0 C. 1.2 D.1.5

3. 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C

A. 保留值 B. 扩散速度 C. 分配系数 D. 容量因子 4. 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D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试样中沸点最低的组分的沸点; C. 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5. 在液相色谱中, 范氏(Van Deemter)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B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固定相传质阻力项; D.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 6. 在用于分子量测定的凝胶色谱法中,最常用的其流动相:A

A.四氢呋喃;B.邻二氯苯;C.1,2,4-三氯苯;D.二甲基亚砜。 7.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A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 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 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 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 8. 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由于测量电池的参数不同而分成各种方法,其中通过测量电动势的分析方法称为:A

A.电位分析 B.库伦分析 C.伏安分析 D.电容量分析 9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B

A. 离子浓度 B. 电极膜活性材料的性质 C. 待测离子活度 D. 测定温度 10. 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C

第 1 页 共 6 页

A. 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 B. 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C. 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 D. 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

11. 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B

A.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B.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C.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 D.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 12. 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C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B. 稀土金属 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 D. 过渡金属 13. 在发射光谱定性分析中,常用作波长标尺的是:D

A.碳谱 B. 氢谱 C. 钠谱 D. 铁谱 14. 在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下列选用的“分析线对”正确的是:A

A.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 B.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 D.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 C.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 15.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C

A. 内充气体的压力 B. 阴极温度 C. 灯电流 D. 灯电压

16. 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B

A.谱线干扰小 B.试样用量少 C.背景干扰小 D.重现性好 17. 原子吸收法测Mg、.Ca时加入8—羟基喹啉,其作用为:C

A释放剂 B 削电剂 C.保护剂 D缓冲剂 18. 欲分析血浆中的钾含量,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最为合适的是:D

A.重量法 B.容量法 C.红外光谱法 D.火焰光度法 19.测定某有机化合物,以可见光作为测定波长,所用光源:C

A.氢灯 B.氘灯 C.钨灯 D.空心阴极灯

20. 符合吸收定律的某样品溶液被稀释后,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

第 2 页 共 6 页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 D.全无变化

21. 化合物中CH3--Cl在172nm有吸收带,而CH3--I的吸收带在258nm处,CH3--Br 的吸收带在204nm,三种化合物的吸收带对应的跃迁类型是:C

A. ?→? * B. n→? * C.n→? * D.各不相同 22. 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试样应该是:B

A. 单质 B. 纯物质 C. 混合物 D. 任何试样 23. 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产生红外吸收谱图,其分子结构必然是:A

A. 发生偶极矩的净变化 B. 具有不饱和键 C. 具有对称性 D. 具有共轭体系

24.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8H10O ,它的IR谱如下图所示。该化合物最可能是下列的哪一种?D

A.C.

;B.; D.

; 。

25. 测定人体微量金属元素时,首选仪器是:D

A.高效液相色谱仪 B.气相色谱仪

C.721型分光光度计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6. 红外光谱法可以对固体样品直接进行测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样品制备方法是:D

A. 糊状法;B. 薄膜法;C. 粉末法;D. 溴化钾混合压片法。

27. 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

振动

)和转动(E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A

第 3 页 共 6 页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