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押题预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只成年母鸡质量约为300g
B.一台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50W C.四冲程汽油机的效率约为70%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m/s
8
( )2.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C.列车、列车
B.列车、地面 D.地面、地面
(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它和电子、原子核等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原子核 PM2.5 电子 C.PM2.5 原子核 电子
B.PM2.5 电子 原子核 D.电子 原子核 PM2.5
( )4.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图所示。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A.音色变了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
.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 )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6.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恒定。当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端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蒸海鲜的吃法在湛江非常流行。其做法是:蒸锅上面放海鲜(如图1),下面放米煮粥,汁水从上面流到下面的粥里,食客们还能享受一碗营养最大化的海鲜粥。为了保持海鲜原汁原味,蒸气通过蒸锅将海鲜蒸熟。汁水是蒸气放热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闻到海鲜的浓香味,这是一种 现象,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V1示数变小,V1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 C.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
D.电压表V1示数的减少量等于V2示数的增加量
1
图1
图2
图3
9.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
113.7℃.采用图2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 。
10.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3(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填“左”
3
3
或“右”)。使天平平衡。测铜的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铜的质量是 g.铜的密度ρ=8.9×10kg/m,它的物理意义是 。
11.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二氧
3
3
3
7
3
化碳等物质。它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m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出164m冰具备的一条优点 。
的天然气。若完全燃烧5m可燃冰产生的热量至少为 J(天然气热值为3.2×10J/m)。试写出可燃
12.如图4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
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请你说说小球由A到F的过程不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理由 。
13.电工师傅常用一只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L0(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如图所示,当S闭合后,再分别闭合S1、S2、S3(每次只闭合其中之一)时,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试判断(选填“断路”、“短路”或“正常”) (1)L0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 ; (2)L0发光呈暗红色,说明该支路 ; (3)L0不发光,说明该支路 。
图5
图6 图4
14.如图中甲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如
图乙所示,则R0的阻值为 Ω;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V时,R0的功率为 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
三、作图题(2分+2分+3分=7分)
15.踢出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才停止下来,请作出向右滚动的足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16.如图8所示,岸边有一物体B,潜水员从水中能看见B的像B1,请作出一条眼睛能看到B1的折射光路图。 17.如图9,S为蜡烛,S′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的特性,画图确定并标出凸透镜的光心O点及右侧焦点F点的位置。
2
图7
图8
图9
四、实验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5分,第18小题8分,共20分)
18.(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 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
(2)图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 (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 内。
(4)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30° 反射角 30°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的结论。 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
19.(5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min。
(3)物质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比第7min时的内能 。
(4)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冰=2.1×10J/(kg?℃),C水=4.2×10J/(kg?℃)]
(5)在图乙所示中,AB段与 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
20.(8分)为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实验时,若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电流表与导线”
3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