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范文

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陕西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综合调查报告

姓 名

-----------------------

院 系

-----------------------

专 业

-----------------------

年 级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

一、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叙述。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实习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我们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

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经济繁荣。陕西省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差异较大,地形总趋势是南北高,中间低,并由西向东倾斜,在地形地貌上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丘陵沟壑区,畜牧业比较发达,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和科研教育基地,南部是秦巴山区,水力、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 大地构造

陕西的大地构造基本上分为三个带,北面的华北地台,南部的杨子地台,两个地台之间是秦岭地槽,秦岭地槽包括北秦岭加里东地向斜,中秦岭海西地向斜, 南秦岭印支地向斜。 1、华北地台

华北地台为高原黄土地貌,自然地理特征为: ⑴ 黄土堆积

黄土高原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和黄土堆积而形成的,洛川地区的黄土厚度可达200米。

⑵ 气候条件

在冰期时,陕北和秦岭北坡气候干冷。

⑶ 黄土高原抬升以前为陕北古湖(里面有湖泊化石等)。

- 1 -

2、秦岭地槽

秦岭地槽是我国南北地质构造单元的分界带,其两侧具有不同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群、岩石组合和特定矿产。 (1)北秦岭加里东地向斜

位于秦岭地槽最北缘,秦岭群下部为黑云母片麻岩 、二云母片麻岩为主,混合岩化强;中部主要有大理岩组成,上不则主要为各种石英岩片。 (2)中秦岭海西地向斜

本区出露的地层以中、上泥盆统占绝对优势。中、上泥盆统占,是具有明显韵律结构的板岩、变质砂岩和少量灰岩所组成的海滩相复理石建造。 (3)南秦岭印支地向斜 秦岭南面叫秦巴山地。 3、扬子地台

扬子地台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地构造单位,扬子地台具有的特点:(1)地台基底固结时间短、固结程度低 (2)沉积记录比较完整 (3)海侵持续时间长,形成了大量的海相沉积矿产 (4)古气候上的判别十分突出。 水系特征

陕西水系是长期持续发展的结果,在水系发育过程中存在很多控制因素,陕西水系的语出特征:(1)主干河流两侧支流的不对称性;(2)陕北地区河流的逆向性;(3)陕北的树枝状水流;(4)陕南的格子状水系;(5)主要的横向河谷通常切过中、新生代的红色盆地;(6)深切曲流发育;(7)渭河谷底的过渡性特征。

陕西地区最大的河流为黄河,为陕西和山西的分界线,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渭河南侧为秦岭山流下,流速快,水流湍急,水量大。 植被分布

关东地区和山东地区的植被状况差不多,秦岭山地植被分带明显,有六个带: ①常绿落叶树中的麻栎林带(500—1000米) ②栓皮栎林带(800—1300米) ③针阔叶混交林(1300—2200米) ④桦木林带(2200—3000米) ⑤冷杉林带(2800—3100米) ⑥落叶松林带(3000—3500米) 土壤分布

陕北地区:黑垆土、黄绵土、软绵土、褐土经耕作形成耧土; 秦岭山地:灰化土、草甸土;

秦岭男坡及汉中:黄褐土。

三、实习内容概括

- 2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