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5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练习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B.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D.碘水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答案 A

解析 灼烧固体时应在坩埚中,A项不正确;H2O2能将I氧化为I2,B项正确。 2.(2017·成都调研)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试剂可用Na2SO3饱和溶液

B.步骤Ⅲ的离子反应:2Br+Cl2===2Cl+Br2 C.工业上每获得1molBr2,需要消耗Cl244.8L D.步骤Ⅳ包含萃取、分液和蒸馏 答案 C

解析 Na2SO3+Br2+H2O===Na2SO4+2HBr,A正确;步骤Ⅲ利用氯的非金属性比溴的强,利用置换反应制取Br2,B正确;反应Ⅰ和反应Ⅲ均使用到Cl2,故制取1molBr2消耗2mol氯气,但未标明氯气所处的温度和压强,C错误;从浓溴水中提取溴,可利用有机溶剂(如苯)萃取溴,然后分液得到溴的有机溶液,再经蒸馏可得纯净的溴,D正确。

3.(2017·河南十校三测)下列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 除杂、精制电解石灰乳

A.粗盐――→饱和食盐水――→Cl2――→漂白粉 1?酸化1?热空气1?Cl2B.苦卤――→Br――→HBr(aq)――→粗Br2 2(aq)2?Cl2?SO水溶液吸收2?蒸馏

2

2-

C.除去粗盐中杂质(Mg、SO4、Ca),加入的药品顺序: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石灰乳盐酸电解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 答案 D

电解

解析 电解MgCl2溶液发生反应:MgCl2+2H2O=====Mg(OH)2↓+H2↑+Cl2↑,得不到金属Mg,制备金属Mg应电解熔融的MgCl2,D项错误。

4.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2+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D.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molBr需要消耗2.24LCl2 答案 C

解析 过程①中除去Mg、Ca和SO4需要用化学方法,A错误;根据已知信息可知B错误;过程⑤发生的反应为SO2+2H2O+Br2===H2SO4+2HBr,溶液呈强酸性,C正确;每氧化0.2molBr需消耗0.1molCl2,但不一定是2.24L,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是2.24L,D错误。

由于海水中钠、镁、溴、碘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且含量较低,所以需要先富集再提取,提取过程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因此题目中常涉及: (1)物质的分离提纯操作,如结晶、过滤、萃取和分液等; (2)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原理等理论。

2+

2+

2-

1.(2016·上海,9)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 A.碳酸钙粉末 C.氯化钙溶液 答案 A

解析 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若反应使溶液中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A项,由于酸性HCl>H2CO3>HCl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正确;B项,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C项,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D项,加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氯水被二氧化硫还原,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稀硫酸 D.二氧化硫水溶液

A.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8B)

B.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变成蓝色,则氧化性:Cl2>I2(2015·广东理综,22C)

C.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2015·浙江理综,8A)

D.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2015·江苏,9A) 答案 B

解析 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aCO3和HClO,HClO见光分解,导致漂白粉变质,而CaCl2与CO2不反应,A项错误;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2I===2Cl+I2,淀粉遇碘变蓝,说明氧化性Cl2>I2,B项正确;氯水具有漂白性,会将pH试纸漂白,故无法测定其pH,C项错误;Cl2溶于水为可逆反应,且生成的HClO为弱电解质,应保留分子式,D项错误。

3.(2015·全国卷Ⅱ,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 C

解析 A项,向苦卤中通入Cl2时发生反应Cl2+2Br===2Cl+Br2,故其目的是为了提取溴,正确;B项,可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然后向滤液中加入沉淀剂,过滤后调节滤液pH以除去可溶性杂质,最后重结晶可得精盐,正确;C项,工业生产常选用廉价的Ca(OH)2作为沉淀剂,错误;D项,由于通入Cl2后所得溶液中Br2的浓度很小,因此利用Br2的挥发性,可先用热空气和水蒸气吹出Br2,再用SO2将其还原为HBr进行富集,正确。

1.(2018·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测试)某地化工厂的贮氯罐意外发生泄漏,下列关于安全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紧急组织群众沿逆风方向疏散

B.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

C.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应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处等待救援 D.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应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 答案 C

解析 稀氨水挥发出的NH3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往高处转移。 2.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C.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测定结果无影响 D.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易分解 答案 B

解析 A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氯气,错误;B项,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均可生成次氯酸盐,正确;C项,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错误;D项,不能混用的原因是消毒液中的NaClO与洁厕灵中的HCl反应生成Cl2,错误。 3.(2017·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①②③ C.③ 答案 C

解析 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①错,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②错,排除A、B项;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可产生沉淀,④错;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排除D项。

4.下列有关含氯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HClO

C.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原因是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D.NaClO和Ca(ClO)2的溶液能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二者水解均呈碱性 答案 B

解析 A项,NaClO为盐,为强电解质;C项,漂白粉变质是Ca(ClO)2与CO2、H2O反应生成CaCO3和HClO;D项,次氯酸盐溶液能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HClO。

B.②③④ D.③⑤

5.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 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Ⅲ图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燃烧反应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答案 D

解析 A项,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B项,发生的为取代反应;C项,Cu在Cl2中发生了燃烧反应;D项,Cl、ClO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Cl2。

6.(2017·临沂二模)某混合溶液中含有NaI、NaBr、Na2SO4三种溶质,其物质的量均为1mol,向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4molNaCl

B.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 C.向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则氯气一定过量

D.若通入氯气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答案 B

解析 氯气与硫酸钠不反应,因此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2molNaCl,A错误;若氯气与部分溴化钠反应,则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B正确;向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氯气可能只与部分的NaI反应,C错误;D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2Br+Cl2===Br2+2Cl,错误。

7.(2018·通化调研)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4~5倍,下列有关氯胺(NH2Cl)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氯胺的水解产物为NH2OH(羟氨)和HCl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