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4-2019年中国原子吸收光谱仪市场分析与行业调
查报告
【出版日期】2014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编号】R279128
【报告链接】http://www.chyxx.com/research/201409/279128.html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通用型分析仪器,又有比较客观的利润,市场上四十多年来的销售长盛不衰,制造技术在国内已经过关。生产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企业、公司由原来的五六家迅速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家左右。 我国生产AAS的基础较好,如瑞利、東西、普析、上光、上海仪电、天美、聚光、天瑞、高密等厂家,均能生产中、高档AAS。2013年我国原子吸收光谱仪产量约4510台,同比2012年的3835台增长了17.6%,近几年我国原子吸收光谱仪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7-2013年我国原子吸收光谱仪器行业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品牌大概有二、三十种。进口厂商方面,包括PE、热电(原UNICAM)、瓦里安、耶拿、GBC(照生公司代理)、日本岛津、日立(天美公司代理)、美国利曼、威格拉斯以及加拿大AURORA(路易公司代理)等;国产厂商方面,主要有北京瑞利(原北二光)、普析通用、东西电子、上海精科(原上分厂)、科创海光、瀚时制作所、上海天美、北京华洋、博晖创新、上海光谱等。基本上涵盖了国内外主流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生产厂家。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原子吸收光谱仪市场分析与行业调查报告》对我国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市场环境、生产经营、产品市场、品牌竞争、产品进出口、行业投资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实系统地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预测。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北京智研咨询有限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上市公司资讯、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原子吸收光谱仪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整体发展局势,对我国原子吸收光谱仪行业的生产发展状况、市场情况、消费变化、重点企业以及市场发展机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原子吸收光谱仪行业市场品牌及市场销售渠道等着重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原子吸收光谱仪行业总体概述 1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概念及发展历程 1
原子吸收光谱仪可测定多种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测到10-9g/mL数量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可测到10-13g/mL数量级。其氢化物发生器可对8种挥发性元素汞、砷、铅、硒、锡、碲、锑、锗等进行微痕量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仪有单光束和双光束两种类型,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主要
部件基本相同,包括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等,双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外光路系统中增加了分束器和平面反射镜和半透半反射镜等。 从光源调制的实现和仪器的稳定性考虑,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更为普遍。调制光源发射出锐线光束,旋转分束器将其分解为强度相等的参比光束Ir和试样光束Is,经半透半反射镜的作用,它们将交替通过单色器并被检测器所检测,获得Is/Ir比值的交变信号。没有样品时,两束光强相等,检测器给出一条平直的基线;进样后,试样光束通过原子化器时,部分光被待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气吸收而减弱,检测器会检到一个吸收峰,其大小与试液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成线性关系。
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1、第一阶段——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与科学解释
早在1802年,伍朗斯顿(W.H.Woll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就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的暗线。1817年,夫琅禾费(J.Fraunhofer)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再次发现了这些暗线,由于当时尚不了解产生这些暗线的原因,于是就将这些暗线称为夫琅禾费线。1859年,克希荷夫(G.Kirchhoff)与本生(R.Bunson)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并且根据钠发射线与暗线在光谱中位置相同这一事实,断定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正是太阳外围大气圈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