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最终发文稿)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

4.1.1广播网络改造原则

1. 2.

现有广播网为860M带宽的,保持不变。

原有广播网为750M带宽的,短期内可保持不变,逐步向860M带宽过渡。 3. 4. 5. 6. 7.

原有广播网为750M以下带宽的,应直接改造为860M带宽。 新建广播网络要求860M带宽。 无源同轴电缆网要求按1G带宽建设。 建议每3万户设一分前端。

广播网连接总前端和各分前端的一级光链路采用1550nm的环网或带保护路由的1550nm 光传输,二级光链路以1310 nm光传输为主。 8.

二级光链路改造建议如下:

光纤到小区:分前端采用统一的小功率光发射机低分光比(推荐平均分光比1:4)分配后传送至光节点,分前端至每光节点应布放不低于4芯G.652光纤。

光纤到楼:分前端采用统一的大功率光发射机传送至小区光分配点,高分光比(推荐平均分光比1:8)分配后传至光节点。从分前端至小区光分配点布放的光缆芯数建议等于分前端所带楼栋数,并留有20%的纤芯余量(例如:某小区光分配点覆盖10栋楼,500户规模,分前端至小区光分配点应配置12芯光纤),小区光分配点至每光节点应布放不低于4芯G.652光纤。 9.

根据未来业务发展,提倡光纤到楼,光站直接带用户;对于确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实施光纤到户。

10.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光节点带用户数为50-200户。

11. 对采用CMTS技术的网络及特殊用户,建议每光节点带用户数不大于

500户,光节点下带一级放大器,光站及放大器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4.1.2 广播网络频谱配置

参照国家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 8 页 共 23 页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

4.1.3网络管理

广播网络光传输系统设备包括光发射机、光放大器、楼栋光接收机,均应支持基于以太网接口的SNMP网管功能。网管通讯协议应遵循国标“GB/T 20030-2005 HFC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规范”。设备应答器MIB遵循网管系统国标规范的定义。

4.2双向网络

总局《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指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必须合理利用现有HFC 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用户接入电缆的带宽优势,因地制宜选择改造方法,以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承载能力,逐步实现双向、交互、多功能;同时,应把握“光进铜退”的整体发展趋势,不断扩大光纤传输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光纤到楼、光纤到户,使得有线电视基础网络具有宽带、双向、多功能的承载能力,从基础网络建设角度看,光纤到楼的网络结构将为下一代广电网络的发展奠定基础。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也是一个点到多点的网络,从网络层面看,由核心层网络、汇聚层网络、接入层网络三大部分组成。从网络物理结构看,双向网络由一个主中心和若干个分中心、一级光纤干线网和二级光纤干线网以及接入网络组成。

第 9 页 共 23 页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

围绕技术服务市场的原则,我们提出如下FTTB+EPON+LAN、FTTC+EPON+EOC、FTTC+CMTS等三种双向网络改造方案,下面分别作简要阐述。

4.2.1 光纤到楼、五类线入户(FTTB+EPON+LAN)方案

(1)适用网络

原有网络状况较差,入户线需改造,预期用户ARPU值较高的地区; 新建网络。 (2)组网方案

采用“光纤到楼、双网覆盖、光机直带用户、点对多点连接”的网络结构。双向网络采用基于EPON的点对多点光以太网传输技术,楼栋至用户采用五类线方式。网络拓扑结构为“环-星”型,组网示意图如下。

第 10 页 共 23 页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

各部分结构分别描述如下:

? 分前端部署汇聚交换机和OLT等设备,提供双向数据业务信号。 ? 分前端至小区接入线路,平均距离为3000至5000米。

? 小区接入点放置光交接箱,在交接箱内对主干光缆和小区分配网光缆

进行接续、分配和调度。

? 楼栋接入点放置楼栋设备箱,箱内配置ONU,楼栋接入点覆盖用户数

平均为50户。

? 楼栋接入点至用户终端线路采用五类线敷设,接入距离应小于80米。 ? 家庭网关:用于为用户提供多端口数据业务接口。 (3)光纤和波长配置

采用G.652标准单模光纤。双向网络利用一根光纤,分别选用1490、1310nm波长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4)网络管理

EPON系统网管功能支持对OLT和ONU的配置、故障、性能、安全等管理功能。OLT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通过EPON网元管理系统进行。OLT的网络管理功能应支持SNMP协议和IEEE802.3-2005中规定的OAM功能。ONU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采取本地管理和远程管理两种方式。

第 11 页 共 23 页

江苏省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方案

(5)网络特点

FTTB+EPON+LAN方案特点是性能高,千兆到楼,百兆入户,可靠性高,建设和维护成本低,完全满足互动新媒体网络的要求,有利于向FTTH演进。作为新建网络统一标准和网络改造的优选标准。 (6)用户带宽优化

EPON:目前是FTTH/FTTB/FTTC(Fiber To The Home/Building/Curb,光纤到户/大楼/路边)的普遍解决方案。EPON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光网络终端(ONU)三大部分。其上下行带宽为1.25G。考虑EPON技术用户带宽优化路线如下:

? 鉴于建设初期用户较少的因素,可考虑OLT的PON口用大分光比的光

分路器连接ONU,实现广覆盖。

? 远期用户带宽需求更高时可再进行网络优化提速,以尽量不更改用户

端设备、保护线路投资为原则,缩小分光比,并适当增加OLT的PON口即可。所有ONU和用户端设备保持不变。

? 10G EPON正在研制中,标准将在2009年发布,届时将提供带宽为10G

的PON口。相关产品已研发并在测试中。

4.2.2 光纤到小区、同轴缆入户(FTTC+EPON+EOC)方案

(1)适用网络

干线网络改造工程量较大,用户接入段改造难度较大(入户难),同轴电缆网传输距离较远、网络状况较好的地区。 (2)组网方案

双向网络分前端至小区接入点采用EPON技术,小区接入点后采用EOC技术。网络拓扑结构为“环-星”型,光站输出带一级电放大器或直接覆盖用户。光节点覆盖用户数范围为500户以内。组网示意图如下:

第 12 页 共 2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