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沙岗学校 刘英姿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多角度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设计 提问方法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的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看到的相关教育经验,粗浅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

首先,吃透教材,找出“问”点

面对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考虑的是教什么。这要求教师对教材钻深研透,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所得之后,教什么的问题才能明白。之后,就是如何设计问题,提的问题一定要凝练,要能启发学生不知不觉地去学习所确定的重点内容,要能让学生积极的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如盖州市五中的肖光校长曾在我校为我们上过一节示范课《孙权劝学》。肖光校长由学生常看电视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引出作者司马光和《史记》,导入本课,在板书课题之后,问学生:读了课题之后,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在稍作停顿之后便开始说:孙权要劝谁?他是怎样劝的?结果会怎样呢?孙权为什么要劝学呢?教者将问题写在黑板上。看似很自然的回答,其实这正是本课的主要内容。这说明教师钻研透了教材,确定了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预设好了上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学生在看过课题之后在内心涌现出的疑惑,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疑惑是一致的,教师的问与生的疑产生了共鸣,学生自然会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那节课学生学的轻松,教者教的更轻松。

其次,结合不同课文,设计不同的问题。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一)、在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设问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感到一读就懂,但又不能从整体上准确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结构线索。这时的提问要求教师要联系教材,围绕一个中心层层展开,环环相扣,使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可以这样提问: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拳打镇关西后他又怎么做的?从中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涵,也理解了鲁提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形象。

(二)、在关键之处设问 所谓关键之处,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或学生不易理解某些词句和章节,抓住这些内容设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思

想有统领的作用,解决了这一问题,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鲁提辖为什么三拳就将镇关西打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他们会结合文本加入自己的体会,更深刻的理解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更深的理解水浒里所描绘的社会背景。

(三)在课文的题眼处设问

题眼是课文的关键字,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如《范进中举》“中举”会有什么事发生?这也是学生想要知道的,就自然的激发了他们思考、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在内容的矛盾处设问

不少文章在内容上会有些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理解得更深,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故乡》一课中,“我”的母亲提起闰土,说闰土打听“我”的消息,表示出对“我”关心和热情,但真正两人见面了,却又不知和“我”说些什么,“似乎有了一层隔膜”这就是看似矛盾的地方,也正是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五)在内容的对比处设问

有的课文,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范进中举》胡屠户对待中举前后的范进的态度是天壤之别。教师就可适时设问:这是为什么?教师的设问很自然的引起学生的思考。这种深思的结果是对人物的形象更深的理解。

(六)、在内容的拓展处设问

一些课文中会在结尾处设置悬念,让读者展开想象。斯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拓展原有的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范进中举》一课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胡屠户在后来的日子里会怎样对待范进?请你以生活细节入手,想象一下胡屠户的表现。这种提问,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对文本进行处理加工,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同时更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七)、在内容的重复处设问

有的课文,作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强调某种强烈和深沉。在这样的地方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的感情内涵。如在《周庄水韵》中,作者说他三次到周庄,教师可以在此处设问:作者为什么三次到周庄,而每一次所描绘的却不相同?

(八)、在细节描写处设问

记叙文类的文章中,细节描写处,是文章的重要之笔。如《范进中举》中,对胡屠户的动作描写,让学生勾画出来,细细品味这些细节描写体会到了什么?

第三、要使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实施,就要讲求提问的方法,常用的提问方法有:

(一)直接诱导法

直接诱导法,就是教师联系现实生活或学生的学习实际,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暗含学问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探究。比如鲁迅先生在《故乡》的最后写道:“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

了路。”学生对这一富有哲理性的警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理解,教师可抓住这句话中的“路”和“希望”的关系问学生:鲁迅先生在这里说的路,只是简单的指地上的路吗?它比喻什么?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就会得出: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接着教师可再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认识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的。最后教师还可以问:请你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作文,行吗?这样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追根溯源法

在课堂讨论交流中,常常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浅尝辄止,回答或不全面,或不得要领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追根溯源的方法,从正反多问几个“为什么”,刨根问底,求其“所以然”,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指定的目标逐步推进。一位教师在讲《变色龙》时,提问是这样设计的:师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生答:善变。师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生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师问,他虽然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生答:见风使舵(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做铺垫,学生很容易回答)。师问,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在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通过这样一组问题,学生把文字转换成表象,又使先前存储的表象与新的表象沟通融合,从而对人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进而较为容易地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难点。 (三)、无中生有法 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在教学中,教师于无疑中设疑,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山中访友》一课,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我”在山中访问了那些朋友?如果将课文题目改成《山中观景》不行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联系全文,经过思考讨论,就会明白作者用《山中访友》的真正目的,从而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反弹琵琶法

反弹琵琶就是平常说的唱反调,对现成的结论反过来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这种提问常常使用“不”、“无”、“反”等词语。如“不这样可以吗”《马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教者就可以用这种反问法—“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吗?学生会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进而展开辩论,辩论之后,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更全面。

(五)曲径通幽法

就是通常说的“曲问”或迂回问。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探究和发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中,老师可以说:文中说水中藻荇交横,这藻荇交横在庭院中,人得如何进出庭院呢?学生会根据课文知道,庭院中没有藻荇,那是作者把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呢?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总之,课堂提问不仅仅是教师唱主角,更应该是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问应是一种导向,最终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强化提问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可能要提出的问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从敢于提问到善于提问,逐步培养用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