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g+答案资料

人力资源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G)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二类水BOD5的浓度限值为 。《渔业水质标准》规定:DO在“任何时候不得低于 ”。

2、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必须在现场于水样中加入 和

固定,如果得到的沉淀为白色,则说明水样没有 存在;如果发现沉淀为棕色,则表示 存在。

3、 测定SO2时,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 ; ; ; ; 。 4、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素化合物的测定意义是: ; ; 。

5、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将水体污染分为: ; ; 三种主要类型。6、在氮氧化物的采样中,主要防止的干扰因素是: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若河水深为5~10m,在监测断面的每条采样垂线上,应设置的采样点 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在下列液体中滴加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的是( )

A、普通电热蒸馏水 B、全玻二次蒸馏水 C、已被固定的测氰废水 D、已被固定的测砷废水

3、采集烟道气中的尘粒时,若采气速度大于烟气速度,则测定结果( )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D、不准确 4、TSP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 )

A、0~10μm B、0~50μm C、0~100μm D、10~100μm 5、采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样品,其采样工具应为( )

A、铁制 B、铅制 C、不锈钢制 D、塑料制 6、Ag—DDC光度法测砷时,三乙醇胺起何种作用( )

A、有机酸 B、有机碱 C、络合剂 D、氧化剂 7、凯氏氮是指( )

A、全部有机氮 B、部分有机氮+氨氮 C、NO-3—N D、氨氮 8、为验证大气扩散模式,应采用的布点几何图形是( ) A、同心圆 B、螺线 C、扇形 D、网格 9、在水质监测中,一个河段的消减断面应布设几个(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0、监测河流水质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 )

A、下游1000~1500m处 B、下游500~1000m处 C、下游100~500m处 D、上游100~500m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等效连续声级Leq 2、可吸入颗粒物: 3、高锰酸盐指数: 4、生化需氧量: 5、系统误差

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挥发酚是指沸点在230℃以上的酚类。( ) 2、植物受污染途径是水、空气、土壤。( ) 3、一条理想的标准曲线,对其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的要求是0.99。( )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4、 在放射性检测仪器中,最常用的检测器有三类,即电离性、闪烁型、热导池型检测器。( ) 5、 用于NH3-N测定的是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

五、简答题:(20分)

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6分)

2、对某河段水质监测时,应设几种断面?各断面的采样点个数和位置如何确定?(7分)

3、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的方法原理是什么?与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相比较有何特点?(7分)

六、计算题:(共25分) 1、监测SO2时,吸收液为10.0ml, 采气流量为0.5 L/min, 采样时间为60min,大气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15℃,测得5.0ml吸收液中含SO20.77μg。计算本次监测空气中的SO2浓度(精确到0.01)。(9分)

2、测定污水的BOD5,水样稀释倍数为40倍,稀释水的DO值当天为9.35mg/L, 五天后为8.86mg/L;稀释水样的DO值当天为9.22mg/L,五天后为3.20mg/L,求该污水的BOD5(精确到0.1)。(8分)

-1-1

3.已知某标准样品中某离子浓度μ=9.67mg·L,用某方法重复测定n=9次,平均值=9.97 mg·L,

-1

标准偏差s=0.140 mg·L,若置信度水平取P=0.95,试判断该方法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t(0.95)=2.31](8分)

《环境分析与监测》G卷答案

一、 填空题

1、3mg/L , 3mg/L;2、MnSO4 ,碱性 KI-NaN3,DO ,DO ;3、酸度,温度,显色时间,金属离子的干扰,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是否一致;4、污染状况, 自净状况,富营养化状态;5、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6、空气中NOX 的浓度的影响,采样流量的影响,采样效率和吸收瓶类型的影响。

二、 选择题 1 B 2 C 3 B 4 C 5 D 6 C 7 B 8 A 9 A 10 B

三、 名词解释

1、用一段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 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2、指透过人的咽喉到达肺部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颗粒物。具有D50(质量中值直径)=10微米和上截止点30微米的粒径范围,常用PM10表示。

3、用高锰酸盐作为氧化剂所得到的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4、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时亦包括如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及氧化所消耗的氧量,但这部分通常占很小比例。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5、由于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其特征是具有“单向性”。 四、 五、 判断改错题

1、×,是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物质。

2、×,表面附着、植物吸收等。 3、×,0.999或99.9%.

4、×,电离型检测器,闪烁型检测器,半导体检测器。 5、×,纳氏试剂比色法 五、 六、 简答题

1、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简称原子吸收法,它是基于测量试样所产生的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从而定量测定化学元素的方法。

含金属溶液将经过预处理-喷射成雾状进人燃烧火焰中,金属化合物雾滴在火焰温度下,挥发并离解成金属原子蒸气。用金属空心阴极灯作光源,产生金属的特征谱线,通过金属原子蒸气时,由于蒸气中基态金属原子的吸收,金属的特征谱线强度减弱,通过单色器和检测器测得其减弱程度,即可计算出溶液中金属的含量。 空心 原子化分光 检测 阴极灯 系统 系统 系统

2、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a.对照断面: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b.控制断面: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因为在排污口下游500m横断面上的1/2宽度处重金属浓度一般出现高峰值。对特殊要求的地区,如水产资源区、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c.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其左、中、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水量小的小河流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①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时,在左右近岩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时,高左、中、右三条垂线(中泓及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高中泓垂线。

②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条样点;水深不足1m时,

人力资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