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高等物理化学

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98.15 K,已知气相反应2CO(g)﹢O2(g) → 2CO2(g)的r m ΔG ﹦-514.2 kJ/mol,则发生1 mol 反应进度的Δr Am: (C) A. r m Δ A﹦-514.2 kJ/mol B. r m Δ A﹦0

C. r m Δ A>-514.2 kJ/mol D. r m Δ A﹤-514.2 kJ/mol 2.1mol 苯(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C)

A. 温度、压力、定压热容 B. 热力学能、温度、吉布斯函数

C. 温度、总(系统和环境)熵、吉布斯函数 D. 热力学能、焓、熵

3.在一定压力下,纯A 的沸点、饱和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b T? , A p? , A μ ? ,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形成溶液后分别变成b T , A p , A μ ,因此有:(D)

A. b T > b T? , A p >A p? , A μ > A μ? B. b T < b T? , A p A p ? , A μ < A μ? D. b T > b T? , A p

第 1 页 共 8 页

4.298 K,浓度均为0.01 mol·kg?1 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γ± 最大者是:(A)

A.KCl B.CaCl2 C.LaCl3 D.ZnSO4

5.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是:(B)

A. s g σ < l s σ B. s g σ > l s σ C. s g σ ﹦ l s σ D. g s σ< l g σ

6.298 K 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l)和NaCl(2)溶液,两溶液中Na+的迁移数1 t 与2 t 之间的关系为:(C)

A. 1 t ﹦ 2 t B. 1 t > 2 t C. 1 t < 2 t D.无法比较 7.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 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A) A.有导电性 B.易于分散在油中 C.无导电性 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正吸附的是:(D) A.烧碱 B.蔗糖 C.食盐 D.肥皂 二、填空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四个过程:

(a) 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由始态(p1,V1,T)变化到末态

(p2,V2,T) (b)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

(c) 物质的量分别为nB,nC的纯液体B,C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

状态混合物的混合过程

(d) 绝热,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过程前后系统焓保持不变的有( abcd )

第 2 页 共 8 页

2.关系式S = kln?的主要意思是( 联系统计热力学与宏观热力学的桥梁,表明了熵的统计意义 )

3.某反应在340 K时的速率常数为0.292 min?1,活化能为103.3 kJ/mol,则353 K时的半衰期为( 0.618 )min

4.已知298 K时的标准电极电势E?(Fe3?/Fe)=-0.036 V,则E?(Fe2+/ Fe)=-0.439V,则E?(Fe3+/ Fe2+)为( 0.770 ) 5. 若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RT)=1+bp,b为常数,则其逸度表达式为

6. 已知某分子两能级的能量为?1= 6.1?10?21,?2= 8.4?10?21,相应的简并度(统计权重)为g1= 3,g2= 5,Boltzmamn常数k = 1.38?10?23,试计算T= 300 K时这两个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之比为( n2/n1=0.32 )

7. 氩气钢瓶外表的油漆的颜色是 天蓝 ,氢气钢瓶外表的油漆的颜色是 深绿 。

8. 对峙法测定原电池电动势所需的仪器是 电位差计 。 9. 在U 形管水银压差计中的液面上常加有隔离液,如石蜡油、甘油等,其作用是: 防止汞的蒸发扩散 。

10. 热电偶测温原理是利用两种金属的 温差电势 来测定温度的。 三、简答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第 3 页 共 8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