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 教案

语文园地七

活动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编排了10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都是轻声词,注意训练学生读准,认识“哥、姐、弟、叔、爷”5个生字。“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字词句运用”中的第一题为相似笔画的比较,8个笔画,两两一组,共四组;第二题是看图写词语,再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培养学生初步的表达能力,为将来习作打下基础。“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成语,在读背的同时,了解成语中蕴含的道理。“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有趣的故事《猴子捞月亮》,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目标:

1.认识“哥、姐、弟、叔、爷”5个生字。 2.认读“哥哥、姐姐”等10个词语,读好轻声。

3.了解日字旁、女字旁所代表的意义,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复习巩固生字。

4.比较弯钩和竖钩、竖提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能正确书写。

5.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6.借助拼音把成语读正确、流利,并能背诵;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 7.尝试和大人分角色朗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有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哥、姐”等5个生字,认读“哥哥、姐姐”等10个词语,读好轻声,了解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之间的关系。

2.了解日字旁、女字旁所代表的意义,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偏旁归类法识字,分辨相似笔画之间的细微差别。 课时安排:2课时

1

1.掌握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认识“哥、姐”等5个生字。 2.发现并总结同一偏旁的字的共同特点,运用偏旁归类识字。 3.回顾学过的笔画,分辨相似笔画之间的细微差别。 4.能看图写词语,说一两个完整的句子。

借助多媒体课件,归类识字;能够看图说一两句话。

一、识字加油站

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亲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给予我们无尽的爱护。有了亲人,我们才能像小鸟一样快活地飞翔。

1.画一画家庭成员。

教师要求学生用水彩笔画一画自己的家庭成员,注意画出各成员的特点。画好之后,请学生介绍画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可以运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画上画的是我的家人。我家一共有口人,他们分别是。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同桌间互读,读不准的向其他同学请教。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爸爸 妈妈 伯伯 叔叔 爷爷 奶奶 注意:这10个词语都是轻声词,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3.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1)小组组长领读词语,带拼音的词语读两遍。 (2)通过各种方式,多番朗读。

(3)哪些字在认读的时候存在困难?小组内商议识记的好方法。 ①(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比赛读。 ②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哥 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识记:引导学生回忆《江南》中“江南可采莲”的“可”字,出示“可”“哥”,学生观察后反馈:“哥”由两个“可”叠加而成,上“可”末笔不带钩。

姐 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女+且=姐。还可以通过创设语境的方法识

2

记:“我的姐姐很聪明。”“妈妈还有一个姐姐。”

弟 可以联系生活识记: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弟弟,如堂弟、表弟,通过联系与他们相处的经历,加强记忆。

叔 可以通过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上+小+又=叔。还可以通过编顺口溜识记:“小”狗“又”“上”楼,冲着叔叔直叫唤。

爷 可以通过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引导学生结合先前学过的生字“爸”,发现“爷”的部首也是“”,再对比“爸”“爷”二字的下部进行记忆。

4.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5.引导学生将10个词语分类。

(1)按性别分类:男性——哥哥、弟弟、爸爸、伯伯、叔叔、爷爷;女性——姐姐、妹妹、妈妈、奶奶。

(2)按辈分分类:祖辈——爷爷、奶奶;父辈:爸爸、妈妈、伯伯、叔叔;同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6.(教师将词语卡片贴到黑板上)指名挑出卡片,一边读出对应的称呼,一边介绍你所称呼的这个人,要说一两句完整、通顺的话。

示例:我的妈妈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高高的鼻子和一头乌黑的头发。她总是笑眯眯的,看上去特别温柔可亲。

7.诵读儿歌。

家 族 歌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妈妈的姐姐叫什么?妈妈的姐姐叫姨妈。妈妈的弟弟叫什么?妈妈的弟弟叫舅舅。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妹妹叫什么?爸爸的妹妹叫姑姑。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8.师生互说,了解各称谓之间的关系。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