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树移植的利与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大树移植的利与弊

作者:刘刚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4期

摘 要:城市园林建设中,采取大树移植的施工方法是一种快速绿化的捷径,近年来常被大量应用于城市绿化工程中。本文阐述了大树移植的概念,分析了在大树移植过程中的利与弊,同时指出如何把握好几个相关的要点,才能保证大树移植的成活,并提出大树的移植要有坚实的科学技术做保证,以期实现经济和生态和谐的双赢。 关键词:大树移植生态保护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c)-0120-01 引言

近几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广泛采用大树移植,此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改善城市绿化景观,提高城市绿化的生态效应,优化绿地结构,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良与提升。但这种快速捷径被采用、实施过程中,不免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和生态的负面影响。在大树移植过程中应充分注意施工的技术要点、采用正确施工方法,保证最大程度的移植成活率,真正做到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

1大树移植的相关概念 1.1 大树移植的概念

大树移植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成熟和公认的统一标准和概念。国内同行业内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各省市园林局的《大树移植技术规程》中各有不同的标准来确定“大树”的标准。仅在《城市园林绿化手册》中,明确指出移植干径在10cm以上的大型树木的工程为大树移植。 所谓“大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被泛指为园林绿化工程中,使用的干径在10cm以上的大规格苗木。“大树”大多数来自于苗圃,且为经过多次定植修剪后的苗木,其在出圃前有较发达的根系、较为合理的冠幅。

至于大树移植,在国外,正常情况下,因大树移植费用较高,故大树移植较少应用。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城市规模的膨胀和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大树移植演绎成了城市绿化的常用手段,由于城市园林设计中一味追求大树的应用,造成了苗圃里大规格苗木的供不应求。挖移“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树”的利润丰厚,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在畸形心态的怂恿下,不惜“铤而走险”“上山下乡”挖移倒卖10cm干径以上的野生大树、古树,且此风越刮越烈,大树移植演变成了农民“快速致富”,官员捞取政绩的手段,这与大树移植的本义大相径庭,变成了一场“竭泽而渔”的荒诞闹剧。 1.2 大树移植的相关说明

只有在苗圃中培育,或经过数次移植定植,具有发育良好根系的大规格苗木方可称之为大树。大树移植适用于,因城市道路拓宽改造,综合绿地或企事业单位的绿地调整重建,而被替代或调整所需迁移的树木;因原栽植地的植物组合过密造成生长趋缓,而进行疏稀调整迁移的树木。绝非从其他自然地域范围内(含自然山林、农村周边等自然环境)挖掘而来的,未经数次移植定植,根系、侧根须根发育不良的树木,而那些古木名树及野生的林木更不应在大树移植之列。

2看到利与弊谈大树移植 2.1 有利方面

2.1.1提升绿化美化城市的速度

采用大树移植的方法进行城市绿化,在使用合理的情况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缩短了所建景区景观的成景时间、迅速达成设计目标。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郑州绿博会,2011年西安园博会等的景观园艺布置,可适度考虑少量或个别品种的大树进行移植,以期在规定的工期内以较短的时间、较完整的树木姿态和较完美的景观效果实现景观设计要求,满足承办方的要求。

2.1.2 植物资源的保育及利用

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有些不能有效避让和原地保留的树木应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将其移植到新的栽植地。而不能轻率处置弃之。要做到创造条件,进行再利用,让其在其他地方继续生长。

城市绿地中的树木因其每年的生长,在几年间,树木密度可能会增加,造成树木间的拥挤,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及地表其他植被的生存环境。为了达到生态平衡,需要人为进行疏植调整,可将过密的树木移植到有需求的地方。

一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中,难免在规划范围内存有古木、名树,在规划初期,设计部门应对珍稀大树、名木采取防护措施,使其在原有位置上生长,而进行大树移植,绝非最佳方法。除非无法保护,不得不迁移,这也是作为对古木、名树、稀有植物的一种重要保护手段。 2.2 弊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1 移植后成活率低下,大量死亡造成浪费

树木生长环境差异主要体现在水分、土壤、气候等方面。若新生长地的条件与原生长地相似,则移植的树木成活率相对高一些。反之,则移植的树木成活率较低,甚至“全军覆没”。而且进行树木的移植,需要对树木的根系修剪截断。大树在原地生长多年,其文根发达,侧根须根较差,断根后极易造成根部的输送能力丧失,即使对地上部分的枝叶进行修剪后,其根系的输送能力也相对较差,导致植株死亡,移植的成功率很低。 2.2.2 威胁生态平衡,破坏植被资源

树木一旦成为了流通环节的标的物,就会有不法商人见利忘义地加入其中。他们会不辞辛劳的在能到达的地方,大量收购当地的大树古木,甚至去盗挖山中的稀有树木,他们的不择手段,使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相关的要点及措施 3.1 需要掌握的要点 3.1.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尽可能选用生长良好的乡土树种,由于其已充分地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大树移植时,其成活率要高于异地引入的树木,因而避免了由于生态环境变化造成的不适,减少浪费。 3.1.2移植时机的选择

大树的移植应严格控制季节要素的影响,最好的时期是树木进入休眠期的初期,此时移植较为省时省力。只要方法和技术保证措施得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成活率是可以保证的。大树移植,以初冬季节为宜,而在一年中的其他季节进行移植,则要考虑增加相应的措施,如采用强制休眠,提高断根等处理方法,但要做好预案,做到心中有数。 3.1.3规格的选择

树木的干径规格要根据需求选择,不是越大越好。干径过大,根系受伤后的愈合能力差,造成的根系损伤更加严重,恢复时间更长,成活率变低,移植的成本会相应增加。 3.2 大树移植的技术保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