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习题(北师大版必修3

章末过关检测(二)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样方法只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不适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B.样方法中位于样方的边缘或顶角的个体均要计数

C.标志重捕法可以在上次捕获、标志并释放后随即进行重捕 D.标志物的脱落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解析:选D。样方法常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弱的蚜虫和跳蝻等的种群密度也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计数时只统计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个体数量;标志重捕法中,动物在上次捕获、标志并释放后需要过一段时间,等其重新混合均匀后再进行重捕,这样才能使标志和未标志的个体被捕获的概率相等,根据计算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志个体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的标志个体数m,标志物的脱落(即m值偏小)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2.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B.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解析:选C。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种群密度会因种群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如我国某地的野驴,每100 km2还不足两头,而在相同的面积内,仓鼠的数量则有几十万只。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如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时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种群密度就降低。

3.(2016·四川南充高二期末)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

A.总量将增加 B.环境阻力不变 C.种群密度下降 D.保持稳定型增长

解析:选C。由图中看出该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种群密度下降。

4.如图表示某一生物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2时斜率最大,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在捕捞鱼群时,种群数量等于K/2时就可以猎取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获得量大且不影响资源再生。

5.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图乙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指数增长 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图乙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

D.根据指数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可知种群呈指数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

解析:选A。图甲中c点种群增长最快,对应图乙中的f点,ac段有环境阻力,故不能看作指数增长;图乙中g点种群增长速率为零,种群数量将不再增加;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鱼类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可以保证持续高产;指数增长数学模型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设定时间段前种群数量的倍数,故种群增长速率是不断变大的,与图乙中的曲线不符。

6.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蒂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解析:选A。环境发生变化,则种群数量有多种可能,可能先减少后增加,也可能是大幅增加再减少,但数量的变化曲线仍符合逻辑斯蒂增长;b点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出生率增加,死亡率也会增加;天敌的大量捕食使该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年龄结构影响的是未来的种群数量,结构发生变化,未来种群数量可能大幅增加,种群密度增大,其生存斗争也会增大,也可能大幅减少,种群密度减小,其生存斗争也会减弱,其变化过程符合c~d段。

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解析:选D。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的分布。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有关,阳生植物分布在上层,阴生植物分布在底层,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主要与植物群落的分层及其栖息方式和食物来源有关。

8.下列关于群落中物种生态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独特的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物种生态位的重叠是导致种间竞争的根本原因

D.因生态位相似而引发的竞争的唯一结果是一种物种灭绝

解析:选D。生态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生态位,利用不同的资源,既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可以缓解物种间的竞争,使多个物种可以并存。生态位相似既可能导致某个物种灭绝,也有可能引起生态位分化,出现多个物种共存的结果。

9.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级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解析:选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项正确;群落演替朝着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B项错误;初级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C项正确;森林阶段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更明显,增强了对太阳光的利用能力,D项正确。

10.(2016·泉州高二检测)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解析:选A。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群落的分层现象是反映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而林下不同生物种类的差别则是反映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群落的这种结构特征体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11.(2016·甘肃天水秦安一中高二期末)如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916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注: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 A.1916~2016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 B.1941年比1916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2016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解析:选D。1916~2016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降低,但有些种群密度没有下降,A错误;1941年比1916年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B错误;2016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物种数减少,分层现象日趋不明显,C错误;化肥使用后使种群数量和单一物种的总干重变化,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的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1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着改变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C.人类活动不一定能使演替按照人们预期的方向进行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