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练习四》 公开课教案_0

《练习四》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9-60页,练习四。 2、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本单元主要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三方面的内容。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与四则运算联系紧密,这些基本运算律既是算理,也是运算的本质。将四则混合运算放在运算律前面,突出运算性质在运算中的必要性。

(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本套教科书中,关于运算律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第一学段中,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对运算律有所体会,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计算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凭借直觉有所运用,没有出现概念,是自然渗透、自觉运用阶段。第二阶段也就是本册,系统的学习5个运算律,重点是理解运算律的意义,并运用运算规律使一些运算简便,感受算式的等值变形,提升运算能力。第三阶段在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主要是学习运算律在小数和分数中的应用,运用运算律使一些小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提升运算的能力。

在本单元之前,教材在运算中多次渗透了运算律和简单计算的一些方法,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学习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第一次系统的地学习运算律及其应用,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为后续在小数、分数的运算中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对运算定律有所接触有所体会。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教科书在运算中多次渗透了运算律和简便计算的一些方法。可以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活动经验。 (3)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比较典型的是学生总将各种运算律张冠李戴,不加辨析乱用一通,尤其对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混淆不清。学生大多记住的只是运算律的外在空壳,对运算律的理解只有形式,忽视了对运算律算理的分析,是缺少内涵的“伪理解”。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巩固对运算律的理解,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练习中积累数学思考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经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练习深化,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领会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5、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巩固对运算律的理解,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练习中积累数学思考的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教学难点:合理地运用运算律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理解四则运算方法的多样性。

6、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

7、媒体资源(白板 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 白板课件 )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回顾第四单元回顾本单元内容,把与本单元的内容学了哪些内容? 形成知识网络。 相关的知识进行梳2.适当补充以前理,练习四则运算的梳理知识 学过的知识,使运算顺序,建构完整建构网络 运算顺序的知识的知识体系,在学生形成体系。 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图。 小结:对本单元内容分类整理,并且适当补充与此相关的知识,通过回顾,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练习四1、2题 1.白板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伴交流。 基础练习 2.结合例子说一说等式为什么成立。 3.应用我们学过的哪些定律? 理解题意,明确要求,独立完成,运用几何直观,说明算理。 用手机端与教师交互,在白板上操作反馈。 回顾知识点。 结合具体情境,巩固运算顺序和定律,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充分运用白板与手机端的交互功能,学生与教师共同在白板上操作,数形结合理解运算定律。 小结:运用手机端与白板课件的交互性,展示学生的不同想法,通过几何直观,再次体会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练习四4、5题 1.花圃中的乘法 第1个问题计算提高练习 周长,体会周长计算的方法,可以运用分配律进计算周长,体会不同方法的意义,与分配律结合。 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要合理,不能只满足计算的简便,列出不合实际意义的算式。手机移动端反馈,直观理解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