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读后感

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感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883.2.8-1950.1.8),美籍奥国经济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虽然熊彼特师从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和维塞尔,但他并没有像奥利学派20世纪掌门人米塞斯一样和社会主义学者展开方法论大战。他的好友当中有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诸多重要人物,本人也在奥地利社民党的“社会化委员会”工作过,在思想上也倾向于社会主义。熊彼特对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经济学说发展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他用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和灭亡。他认为,创新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包括新财富的创造、新生产方法的采用、新市场的开辟、新资源的开发和新产业组织的形成。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而经济发展就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实现新组合。创新通过扩散,刺激大规模投资 ,引起高涨,一旦投资机会消失,经济转入衰退,从而创新产生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周期。经济进步会使资本主义自动进入社会主义。他的学说随科学技术进步在当前受到了更多学者的重视。著有《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经济分析史》等。

本书是约瑟夫.熊彼特的代表作,也是生前发表的最后一本著作。该书融合了其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上的重要思想,该书内容总体上涵盖了大量的实证和实践研究以及各种书本上的“教条理论”。全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以及世界上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最后一个部分主要是阐述历史的演变过程,前面四个部分则是展现作者自身观点和见解的关键部位。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说。首先对于马克思,作者貌似有很多话要讲。作者将该部分分为了四个小章节,分别是先知马克思,社会学家马克思,经济学家马克思和导师马克思。

第一章“先知马克思”也是本编最短的一章,作者认为从“提供一套最终目标”“救世计划”“人类或其一部分可以免除罪恶”这三方面和宗教有相同之处,当然,现在也可以用涂尔干的“仪轨和组织体系”的定义去参照。但作为先知的马克思和穆罕默德、耶稣基督等的区别在于其黑格尔式的逻辑精神,超越性为他带来了单纯学术讨论无法提供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而这种逻辑性或者说是科学主义精神又反过来带有了十九世纪欧洲的进步主义精神。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服从于可被人类认识的规律而线性发展的精神。

第二章“社会学家马克思”,熊彼特并不否认,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即现在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从哲学到经济学到社会学的理论相互依赖难以分割,但仍试图通过层层划分以达到某种精确性。在这一章中,首先赞扬了马克思同时对整体图像和细节事实两方面的关注和严谨,然后对其社会学的基础,即经济史观和阶级理论两方面进行了评论。对经济史观,熊彼特特别强调了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经济基础与其他因素的互动以及这一互动过程产生的对社会结构变化的推动力,而批驳了一般认为的“经济决定论”,从这一点出发,这一理论的创新性也就不那么明显了,体现出和韦伯或其他很多人思想的类同。在社会阶级理论方面,熊氏同样先赞扬了这一概念本身的创新意义,然而对马克思利用这一工具进行的分析却大表反对。特别是在两阶级间进行划分而弱化其间的相互流动性,另外一点则是对阶级定义和资本主义定义间的同义反复上

(从经济分析史可以看出,熊彼特对于西方哲学或者经济学思想中长期延续的同义反复极为敏感和反感)。

第三章“经济学家马克思”,只要想到作者身份及全书主题,不难理解这章无疑是本编最重要的段落。对于作为自己同行的马克思,作者赞扬了他对理论的热情和对科学的追求。在梳理马克思思想脉络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回到斯密乃至配第,而只是关注了其中李嘉图的深刻烙印,尤其是劳动价值论。对这一点熊彼特自然以批判为主,熊氏认为这一价值论只有在劳动单一要素和完全竞争条件下才是正确的,而前一点与经济现实不符,后一点不仅与现实不符,同时也违背了马克思自己的动态历史观。而从这一观点出发建立的剥削理论或称剩余价值理论也同时具备了与以往的演说家们不同的科学性和自身的逻辑困难。特别是为了论述利润率下降的资本构成问题,熊彼特着重指出由于没有哪个资本的实体是能一直产生利润的(机器总会过时),因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就变成了企业的技术更新问题,也就和熊彼特自己的企业理论联系到了一起。在马克思的所有理论中,熊彼特对集中理论给予了最多的赞扬也和这一点分不开。

第四章“导师马克思”则侧重于马克思对其后辈的影响,特别是其种种预言和现实发展间的关系以及后辈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理论的发挥。熊彼特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是早期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尝试,通过经济史观将原本经济学家们视作外生因素的社会结构、历史、文化事件都归结到经济发展过程的内部,但又认为这一努力“不信赖则不适当,信赖则浅薄无聊”,特别是指出貌似验证马克思预言的经济危机,殖民,甚至引向今日沃勒斯坦等人的新殖民理论的宗主国间矛盾到殖民地间矛盾的进程其实都有着更好的非马克思主义解释。然而在其中我特别不能同意的是认为大企业一直“适应于”政治变化而非影响国家政策。这点似乎与其哈佛后辈加尔布雷斯的意见也有着明显分歧。

可以说,作者对马克思个人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多种观点进行了重新解读,或者叫做批判性的赞扬。对于马克思-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作者首先“发炮”。他认为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是均衡静止的完全竞争市场,而这种情况显然是过于理想化的,并且就算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除非劳动是生产的唯一要素和所有劳动都是同一性质,否则劳动价值理论就不会起作用。与之相对应,作者提出了遍及效用理论进行替代。不过,对于不同人来讲,同一事物的边际效用很难用客观的条件去衡量,所以这里熊彼特的理论也有自己的软肋。接着,对于马克思的剥削理论的正确性进行了质疑。作者认为,在静止的完全均衡的经济过程中,剩余价值不存在,因为资本家会不可避免地提高工资率,使剥削收益减少为0。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于马克思的贫困化理论也进行自己的重新解读,认为其正确性也值得商榷。这部分内容的背景,作者未能详细介绍。不过,之前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提到过,马克思和黑格尔都认为,贫困是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势必会带来更大的贫困,这里显然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相关论述,但为何马克思会有这样的理论提出,其中深层次缘由不明。

在这部分的最后,对于马克思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后期的演变状态,以及马克思的保护主义理论,熊彼特都表示怀疑,不过,熊彼特对于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地位仍然表示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马克思是系统地看到和教导他人经济理论如何可以进入历史分析和历史叙述,如何可以进入历史理论的第一个一流经济学家。

第二部分《资本主义能存在下去吗》,作者着重要讨论资本主义是否能存在下去的命题,本部分全部内容旨在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否定的论证而非简单的否

定答案。在前言中作者提出了其主要观点,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实际和预期成就足以否定它要在经济失败的重压下崩溃的观点,但就是它的成功破坏了保护它的社会制度,“不可避免”的创造出资本主义不能生存下去并强烈地制定社会主义为它继承人的条件。

概括起来,首先,作者从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层面上,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按照作者的话来说,它确实导致了“总产量的增加率”,并且作者在这里认为国民收入的相对份额用货币计量在过去100年里一直保持实质上的不变,而利用实物计量的话,相对份额会发生有利于低收入阶层的变动。这里也算是他自己反对马克思的贫困化理论的一个论据。

随后,作者提出了他认为的资本主义本质—产业突变。即,资本主义只有依靠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才能够得以发展。产业突变的表象主要是新的产业类型,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法,新的管理和分配法则的产生。而这些革命严格地讲并非是不停顿的,它们以不连续的冲刺形式发生,它们彼此分隔,中间有比较平静的间距。但是整个过程的作用不断,不是革命就是革命后果的吸收,作者把这二者成为经济周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这种不断地破坏就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本质的进一步挖掘。

那么,资本主义能存在下去么?作者的回答和干脆:不能。但是与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和资本积累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灭亡不同,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最终会被自己的成就所扼杀。他认为资本主义能存在是因为企业家创新能力:“开动和保持资本主义发动机运动的根本推动力,来自资本主义企业创造的新消费品、新生产方式或运输方法、新市场、新产业组织的新形势”,但在最终,资本主义企业日益丧失其创新能力,而企业家也将无事可做,最后导致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最后趋于零。在这种境地,企业家本身就变得多余,企业会撵走企业家,剥夺作为一个阶级的资产阶级。同时,资本主义需要创新同时必然需要大量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增加,这些知识分子并不一定具有专业工作的雇佣价值,心理上也不易接受,由此导致了这批人的失业。这批人怨气丛生,对于资本主义制度道德非难,完全出自于自身事实推理出的逻辑结论。当他们面对劳工运动的时候,劳工从不恳求知识分子领导,但知识分子闯入劳工政治,声嘶力竭的宣扬这个运动,为它提供理论和口号,将其变得更为极端。所以,社会主义也被称为知识分子的宗教。资产阶级本身只是一个追求利润的团体,并非铁板一块,所以能容忍也无暇顾及反对他的知识分子。作为当时政治自由度最大的国家英国,也能容忍马克思这样在欧陆四处被驱逐的反资本主义者和其他的异见者,而今日的美国也有很多如乔姆斯基这样的左派学者坦然发表他们的理论。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就是资产阶级本身,而不是各类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和煽动家。因为前文已经提到,作者认为资本主义能发展和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产业突变,即所谓的“创造性的破坏”,这种有着明显创新意味的历史过程是保证资本主义生存下去的“氧气”。而这里却存在一个矛盾,那就是资本主义愈是“创造性的破坏”,而推动它更一步“创造性的破坏”的动力却会减弱。主要表象是,资本主义企业家只能的过时,即经济进步日趋于与个人无关和自动化,“它倾向于使自己变得多余,它会被自己的成就压得粉碎”,其次就是保护层的破坏,比如封建社会的相关制度的破坏,以及非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共生模式的灭亡。

最后,是资本主义自身制度结构的破坏,比如资本主义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打击小生产者和小商人的经济立足点,并且要把私有财产和自由契约制度推入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