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材简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记,不再纯粹靠记忆、背诵、复述,不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书本里的东西,不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它将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周围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把它变成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通过检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社会调查、访问有关部门、做实验、统计数据等多种手段,在分析、比较、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或设计出作品。在这里,学生将亲生体验只是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知道可以到哪里去获取知识,懂得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了解所生活的社区和世界,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真正担当起自己的学习责任。这一切,是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通过活动所提供的发言机会,锻炼自己清晰、简短、大声的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全班同学对课外读物进行介绍与交流,初步了解课外读物世界。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书籍在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进而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作风和习惯。三个维度: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设计、调查、讨论、归纳、整理、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宏观设计、计划的能力,掌握合理设计、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归纳、整理、汇报等知识技能,并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书籍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每个人的影响。自发的产生热爱喜欢书籍、热爱书籍的思想,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

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学生也许会有许多困惑:到哪里找问题?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意义的?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等等。本书选取了贴近大家生活、具有探究意义、便于亲身实践的活动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活动的建议和基本方法。它简单明了,只是起提示参考作用,学生可以把它当做学习指南。更多的主题应该由学生自己来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教 学 计 划 内容:1、教学目的与要求;2、双基要求和能力纲要;3、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措施;4、解决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具体措施;5、组织开展学科活动课教学的设想与措施。 1、教学目的与要求: (1)、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与创造能力。 (2)、扩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逐步了解自我,充分施展才能,合理设计未来。 2、双基要求和能力纲要: 设计与实施本课程时应考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自由和活动空间以及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并互相交流、评价设计方案。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措施: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教师应遵循亲历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协同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4、解决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具体措施: 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传统做法。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有些探究活动的材料和步骤,在教材中可以不作详细的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探究。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还应当做到图文并茂,以提高可读性。 5、组织开展学科活动课教学的设想与措施: 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测验、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方式,以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等形式,达到预期活动目标。 教 学 进 度 表

单元(章、节) 教 学 内 容 节数 3.环保卫士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调查 2 噪声污染的调查 2 废旧电器的回收和利用 2 同饮珠江水,共护母亲河 2 4.城市特搜 感受城市的变化 2 社区居民社会公德状况调查 1 社区安全隐患的调查及防范 2 遨游商标王国 1 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1 主题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调查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去探究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目,从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3、列举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策略。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污染问题,从自身做起拒绝吸烟,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1、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2、明确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珍爱生命。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空气污染的有关资料、多媒体。 学生准备:在教师的推荐下,阅读相关资料。 【活动策略】

1、活动方式:问题探究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

2、活动建议:以5——6人为一组,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不同水平学生均衡搭配。 3、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空气对人的重要性。 人,可以几天不吃饭而不会丧失生命。 人,可以一天不喝水而不会丧失生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