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制说明编写格式

测稀有或不易观测到或行踪诡秘的野生哺乳动物,可配合无线电跟踪技术进行种群数量监测;结合标记重捕方法估测大型猫科动物和其他隐蔽性较强动物的体型、密度、存活率和迁入情况。

(2)无线电追踪技术。无线电追踪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确定野生动物位置并进行追踪的方法。通过无线电追踪定位所监测的野生动物,能够准确地提供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无线电追踪包括无线电遥测与卫星跟踪两大类。无线电遥测是指一种通过遥测佩戴在野生动物身上的发射器发出的无线电波来确定动物位置的技术。一套无线电遥测设备由发射装置、接收机和接收天线三部分组成。无线电遥测技术操作简单,但追踪范围有限,适合于小尺度范围的监测。卫星定位追踪由安装在动物身上的卫星发射器、安装在卫星上的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三部分组成。卫星上的传感器在接收到由卫星发射器按照一定间隔发射的卫星信号后,将此信号传送给地面接收站,经计算得出跟踪对象所在地点的经纬度、海拔高度等数据。由于设备成本高,分辨率相对无线电遥测较大,卫星跟踪适合于较大尺度范围的监测。

(3)人工避难所法。该法适用于树栖型蛙类较多的南方森林。把竹筒(或PVC桶)捆绑固定在树上,查看竹筒中两栖动物成幼体和卵。在10m×10m的样地内挑选树蛙物种常选择的产卵树25棵,每棵树捆绑固定4个竹筒(或PVC桶),2个竹筒离地面70cm,2个离地面150cm,共布设100个竹筒(或PVC桶)。竹筒长15-18cm,内径3-4cm,竹筒内加入5-10cm深的水。每3天巡视一次,记录两栖动物的种类以及成体、亚成体、幼体和卵的数量。连续进行3次。

(4)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监测。该方法适用于江河或湖泊的入湖或出湖河流的流动水体。本标准规定了定点定量采集、定性采集和断面采集的方法。对于定点定量采集,将弶网或者圆锥网固定在船舶或者近岸的支点,每日采集2次,采集时间为6:00-7:00和18:00-19:00,每次采集约1h。采集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于定性采集,在鱼卵、仔鱼“发江”时用弶网进行,通常昼夜连续进行,持续24小时,下网时间间隔2~4小时,每次采集15~30分钟。对于断面采集,采集点为左岸近岸、左岸至江中距离的1/2处、江中、江中至右岸1/2处、右岸近岸,共5个点,每个采集点采集表、中、底3个样,相应的采集深度分别为该点水深的0.2、0.5、0.8倍,每次采集的时间定为10分钟。

(5)声纳探测法。该法适用于鱼类物种资源监测,包括走航式和水平式两

23

种。走航式是运用回声探测仪监测鱼类数量与分布。将声纳探测设备的数字换能器(探头)固定在船体的一侧,探头发射声波面垂直向下,探头放于水面以下一定深度,避免船体波动探头露出水面,同时也减少水面反射的影响。航线的走向以尽量垂直于鱼类密度梯度线为设计原则,力求每条走航路线均可覆盖各种密度类型的鱼类分布区,以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水平式用于监测鱼类通过某一断面的数量和活动规律。根据监测要求和水域形状,选择断面,探头完全放于水下一定的深度,探头发射声波面与水面平行。换能器进行连续(一般1秒一次)脉冲探测和声学数据采集。

(6)非损伤性DNA检测法。非损伤性取样法(noninvasive sampling)是在不触及或伤害野生动物本身的情况下,通过收集其脱落的毛发、粪便、尿液 、食物残渣(含有口腔脱落细胞)或其他皮肤附属物等样品,进行遗传分析的取样方法。该取样方法降低了样品采集难度,并且对动物无伤害。目前非损伤性DNA检测法已在大熊猫、雪豹等动物的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标准规定了非损伤性DNA检测方法中采集样品、微量DNA提取、PCR扩增反应和DNA多态性分析等内容。非损伤性取样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不伤害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获取分析所需的DNA,可用于物种鉴别、个体识别及种群数量和遗传结构分析等方面。

6.4 监测内容和指标

不同生物类群,其监测内容和指标亦不同。

(1)陆生维管束植物。监测内容包括种类组成、空间分布、高度、多度、物候期、生活状态、生活力等。乔木植物的监测指标包括植物种类、胸径、高度、枝下高、冠幅、分支、物候期、生活状态、生活力。灌木植物的监测指标包括植物种类、多度、平均高度、盖度、物候期、生活状态、生活力。草本植物的监测指标包括植物种类、多度(丛)、平均高度、盖度、物候期、生活状态、生活力。 (2)地衣和苔藓植物。监测内容包括种类组成、空间分布、多度、生物量等。监测指标包括:种类组成、盖度、频度、密度、厚度、生物量、优势种、伴生植物、生境类型、土壤、地貌、水文等。

(3)陆生哺乳动物。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种类组成、空间分布、种群动态、受威胁程度、生境状况等。监测指标包括种类组成、区域分布、种群数量、性比、繁殖习性、食性、冬眠与迁徙、植被类型、地质、地貌、海拔、食物丰富度、人

24

为活动情况等。

(4)鸟类。监测内容包括物种组成、鸟类多样性、珍稀濒危鸟类资源状况、栖息地状况、迁徙活动规律等。监测指标包括种类、性比、成幼比例、种群数量、珍稀濒危物种种类与数量及生存状况、主要威胁因素、春季迁徙起始时间、冬季迁徙起始时间、迁徙时期各物种种类和种群数量变化。

(5)爬行动物。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种类组成、空间分布、种群动态、受威胁程度、生境状况等。监测指标包括种类组成、区域分布、种群数量、性比、繁殖习性、食性、种群遗传结构、生境类型和状况、环境因子、食物丰富度、人为活动情况等。

(6)两栖动物。监测内容包括种类组成、空间分布、种群动态、受威胁程度、生境状况等。监测指标包括种类组成、种群数量、物种的肥满度、疾病状况(壶菌、寄生虫等)、生境的类型和状态、受干扰程度等。

(7)内陆水域鱼类。鱼类早期资源监测内容包括鱼类种类组成、鱼类繁殖时间以及环境条件等。其监测指标包括产卵群体物种组成、产卵规模、产卵习性、产卵场的分布。鱼类物种资源监测内容包括鱼类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种群结构和环境条件等。鱼类物种资源监测指标包括种类组成和分布,鱼类生物量,不同种类尾数频数分布,食物饱满度、性腺发育等个体生物学特征,年龄组成、性比、体长和体重的频数分布,水体的长、宽、深、底质类型、流(容)量、水位、流速、水温、透明度、pH值等理化因子。

(8)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内容包括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及其数量特征、群落特征、水体环境特征等。监测指标包括物种或分类单元的组成,物种丰富度或分类单元丰富度,密度,频度,生物量;生境类型,河流生境指标如水深、流速、水温、透明度、河床底质类型、河道类型(是否渠化,或建设大坝)、污染情况(有无污染源),湖泊生境指标如水源、出口、水深、丰水期面积、水温、透明度、底质类型、水文状况(枯水期、丰水期)、湖岸类型(是否修建堤坝)、污染情况(有无污染源),底床附生植被主要类型,岸生植被主要类型,水生经济动物的放养情况(种类、网箱或围网养殖等)等 。

(9)蝴蝶。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种类组成、种群动态、空间分布、受威胁程度、生境状况等。监测指标包括种类和种群数量、区域分布、性比、物候期、行为状态、植被类型、植物群落名称和面积、土地利用结构、气候、自然干扰和人

25

为干扰因素等。

(10)土壤动物。监测内容包括土壤动物特征和生境类型与状况。监测指标包括种类组成、频度、密度、生物量、功能群、生境类型、土壤、地貌、水文、海拔等基。

(11)大型真菌。监测内容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境类型与状况。监测指标包括种类组成、空间分布、密度、频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演替指数等。生境类型与状况指标还包括植物种类组成、分布格局、树龄、郁闭度、气温、地温、降水量、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光照条件、空气污染程度、土壤和子实体污染物蓄积量等。

6.5 监测时间和频次

不同生物类群,其监测时间和频次亦不同。

(1)陆生维管束植物。可在植物生长旺盛期进行植物监测,一般为夏季。乔木群落可5年监测一次,灌丛群落可3年监测一次,草本群落可每年监测一次。 (2)地衣和苔藓植物。监测时间可选择地衣和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期进行,一般为夏季。地衣和苔藓植物监测可每年进行一次。

(3)陆生哺乳动物。监测时间根据哺乳动物的习性而定。对于大型哺乳动物主要在地表植被相对稀疏的冬季进行,对于有蹄类等集群性强的类群应在集群前进行。每天的监测时间应根据监测对象的习性确定,一般在监测对象一天的活动高峰期进行,如猫科动物的监测应在早晨或黄昏进行。取样的时间长度视哺乳动物分布密度和范围而定,对于小范围分布、密度比较高的种类,监测时间相对较短;而对于分布密度低的珍稀类群取样时间可以增至2-3倍。监测频次应视哺乳动物的习性和环境变化的速度而定,一般应在秋、冬季各进行1次监测,每次应有2-3个重复,每个重复应间隔7天以上。

(4)鸟类。鸟类具有迁徙的特点,应根据监测目标和监测区域鸟类的繁殖、迁徙及越冬习性确定监测的时间。对于繁殖期鸟类,监测时间通常从繁殖季节开始持续到繁殖季节结束,包括整个繁殖季节,或选择其中的一个时间段进行监测。在我国通常为3-7月,但不同地区的繁殖时间有很大的差异。对于越冬期鸟类,除越冬种群数量监测要求对整个越冬期进行监测外,监测时间通常在越冬种群数量比较稳定的阶段进行。通常在12月或翌年的1月进行。根据鸟类活动高峰期确定一天中的监测时间。一般在早晨日出后3小时内和傍晚日落前3小时内开展

26

监测。根据监测目标确定鸟类监测的频率,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每个月进行1次监测;2)春夏秋冬各季进行1次监测;3)繁殖期和越冬期各进行1次监测;4)仅繁殖期或越冬期进行1次监测;5)仅进行迁徙期的监测。每次监测应至少保证2-3次重复。

(5)爬行动物。根据爬行动物生活习性及气候条件,一般每年监测三次,其中一次监测在6月10-30日开展并完成,其他二次监测分别在其前后完成。每次监测以10天为宜。相邻两次监测应至少间隔1个月。每天监测时间选在 7:00~11:00 时、15:00~17:30 时或20:00~22:00 时较合适。

(6)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监测每年进行2-3次,每次以6-10天为宜。于每年的6月10-30日开展一次监测(海南岛可在7月下旬)。其它监测时间根据当地情况确定,至少间隔一个月。

(7)内陆水域鱼类。鱼类早期资源监测,通常每年进行一次,从繁殖季节开始持续到繁殖季节结束,每天采集2次、每次1小时。鱼类物种资源监测的时间没有强制性规定,主要根据监测目标和监测对象确定监测时间和频次,尽量保持不同监测样点时间和条件的同步性;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监测,每次15–30天;或者根据鱼类生物学特点及水文条件的变化规律每年进行4次监测,分别在四个季节开展,每次10–20天;或者逐月开展调查,每次10天左右。 (8)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采样时间视监测目的和地域而定,一般以春末至秋末为宜。在秦岭-长江以南地区,监测时间可延至11月。每年监测2 - 4次(分别安排在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但至少须在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各进行一次。

(9)蝴蝶。一般在每年4-9月(热带地区可视蝴蝶成虫的发生期延长监测时间),每周监测1次;或每月监测1-2次,每次间隔15天以上;也可在每年6-8月监测2次,每次间隔20天以上。每天的监测时间应在晴朗或多云、温暖无风或微风时进行,一般为9:00-17:00,但在夏季应避开中午12:00-13:30的时间。极热天气应停止监测。

(10)土壤动物。监测时间为春季或秋季土壤动物生长旺盛期。春季在4-5月份,秋季在10-11月份。监测频次为一年1-2次,一般春季1次或秋季1次或春、秋各1次。

(11)大型真菌。监测时间应贯穿监测区域大型真菌子实体的生长季节,北

2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