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

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那么该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育环境的和谐

教育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学校应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而学校的教育方式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要竭尽全力地设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软环境。

1、发挥合力的作用,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是单靠教师或者学校就能形成的,还要依靠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因此,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在建立和谐的班集体时,应与家长、学校领导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长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作为学校或者教师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组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开创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接受社会上积极因素的教育。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所以,我提倡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大人的大部分活动,可以讨论大人的话题。目前学校非常的重视安全教育,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些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却放弃了一切的让学生锻炼的机会。第二课堂的活动少了,甚至没了。还有些教师认为现在社会上的环境复杂,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利的,所以进行了封闭式的教学,不让学生接触社会。这也是造成社会实践活动减少的原因,直接导致第二课堂活动成为教育中的一块软肋。其实,学生受益,岂只是限于上课时仅仅的四十分钟?学生的课余时间往往比上课时间要多,教师应克服一切的困难,灵活地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

2、认真做好教室的“软建设”,优化学习环境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好差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教室建设成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软环境,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如“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设计、完成,能说的就说,能写的就写的,能画的就画,能做的就做,能评的就评……定时更新,评比总结。另外,还要根据实际给教室布置得美丽、舒适,地面要保持干净,一点垃圾甚至尘埃都不能有;桌椅要摆得整整齐齐;墙上挂上合适的名人名句……。平时强调学生保

持教室里的安静与祥和,告示学生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这项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重要,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班集体的良好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二、人际关系的和谐

1、把握班级人际关系的脉搏

班主任可通过班值日记录,与学生个别谈话,甚至全班自由大探讨等种种方式,收集信息并进行研究,测定班内人际关系现状,弄清每个学生在班级关系中的地位,与不断变化的心态。

2、强化“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集体主义伦理观念

班主任应教导学生尊重别人的个性,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评价,以“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作为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几十人的班中总有性格孤僻的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协调的情绪。比如我班有男生作业常不能按时完成,上课看课外书,达标考核同学们惟独评他“不及格”。这时候,我一方面教育同学们应宽容别人的错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打消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主动找那男生谈心,给予热情关怀和指导,令其重树信心。在一个班级里,不应该存在被“遗忘的角落”。

3、班级教育者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师生的心理距离

班主任不宜只扮演严加管教的单一角色,应力求既是严师又是良友,既要有教师的尊严,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让学生指向教育的向心力。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能“受其术”。在班会课时,我总是摘下教育者的“桂冠”,融入学生中,与学生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地商讨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途径,比如:如何形成积极发言的气氛,怎样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训练等,收效明显。适当地采用现身说法是极具教育力度的。

三、班级管理的和谐

1、班规大家定

管理班级要有一定之规,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这个法不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班规大家定体现了民主的管理原则,也能体现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陶行知说过:“有的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自己共同所立之法,从始到终,心目中都有他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所以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班规的内容主要是“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尽可能少一些“不怎样”就“会怎样”。班规必须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宜过多过严,否则不好操作,最终导致管理的不落实。班规的制定,可先由学生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然后小组讨

论,最后拟出草案,再在班上讨论、修订,最后定下来。大家定班规,比起服从别人制定的班规,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2、问题大家解决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人所想的总是有限,但几十个人所想的方法就很多。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的意见,最后我再采纳合理的建议,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们所提的建议,有许多是我没有想到的,常给我以启发。就算是学生们的意见与我的一样,但通过集体舆论的形式把我的意见说出来,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把自己的教育意愿以集体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集体去影响每一个学生,学生会真切感到集体对他们的关注和监督,想到自己与集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集体,必须管好自己。让学生多参与问题处理,也使我们的教育体现出民主的精神。

3、班级大家管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在班级管理中,我在班内建立了值日班长制度,让每一个学生按学号顺序轮流做值日班长。值日班长负责班里一日各项工作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尽力想办法解决。班里每周对值日班长的工作进行总结评比,评出优秀值日班长。这一制度让每个集体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一改过去只有少数人当班长,其它人则对班中事情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局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班集体的主人,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好这个集体,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个性发展的和谐

1、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发挥后进生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当然包括后进生。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归属和自尊需要。后进生更渴望得到信任、尊重和关心。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选拔班干部问题上,我常常采用“毛遂自荐”的方法,给每一位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全面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挖掘自己的潜能,锻炼各种能力,并不断塑造自己完善自我。

2、创造和谐班集体,引导后进生自我教育

班集体是每个学生显示才能的天地,也是造就人才的课堂。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一种和谐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条件。因为培养集体观念的过程中,也是教育的过程。有了良好的班集体,就有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它犹如巨大的磁体,对每个成员起着同化作用,它可以教育每个学生包括后进生,不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