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集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债务依存度是指( )

A. 国家的债务余额占 GDP 的比重 B. 国家的债务余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C. 当年国债发行额占 GDP 的比重 D. 当年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2.目前我国可以在证券证券市场上流通交易的国债是( )

A. 不记名国债 B. 凭证式国债 C. 记账式国债 D. 实物型国债 3.国库券对经济的影响是( )

A. 完全紧缩的 B. 非扩张的 C. 完全扩张的 D. 无影响 4.国库券的主要发行目的是( ) A. 影响利率升降 B. 扩大银行信用规模

C. 调剂公共收支过程中的短期资金余缺 D. 实现预算年度的公共收支平衡 5.公债是指( )

A.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 B. 一国政府债务 C. 国债 D. 所有公共部门的债务 6.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选择是( )

A. 扩大内需 B. 增加公共支出 C. 国债 D. 减少公共支出 7.商业银行购买公债的货币效应是( )

A. 扩张性的 B. 紧缩性的 C. 中性 D. 不确定 8.公债依存度是指( )

A. 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B. 当年公债累计余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C. 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D. 当年公债累计余额占当年GDP 的比重 9.公债的偿债率是指( )

A. 累计还本付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B. 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国民收入的比重 C. 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D. 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偿债资金的比重 10.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是( )

A. 1 年 B. 2 年 C. 1-10 年 D. 10 年 11.长期国债的偿还期是( )以上 A. 1 年 B. 2 年 C. 10 年 D. 20 年 12.国债的发行方式不包括( ) A. 抽签方式 B. 公募拍卖方式

C. 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D. 直接推销方式 27

13.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根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 A. 上交利润 B. 税收 C. 发行公债 D. 专项收入 14.公债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明显区别是( ) A. 强制性 B. 灵活性 C. 直接返还性 D. 有偿性 15.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26

A. 银行借款 B. 贷款 C. 公债 D. 透支 16.公债的基本功能是( )

A. 调节经济 B. 弥补财政赤字 C. 收入再分配 D. 稳定货币流通 17.将公债划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是按照( )

A. 举债方法不同 B. 流通与否 C. 举债主体不同 D. 发行区域不同 18.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我国发行的国债是( ) A.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B.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 国库券 D. 金边债券

19.下列指标中,反映政府偿债能力的是( ) A. 当年国债发行额

B. 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 C. 历年累计债务总额 D. 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

20.按能否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为标准,国债可分为( ) A. 政府借款和发行债券 B. 内债和外债

C. 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D. 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21.按付息方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 ) A.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国债与定期付息国债 B. 内债与外债

C. 短期、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D. 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22.国债平价发行是指( )

A. 政府债券以低于票面价值出售 B. 政府债券以高于票面价值出售 C. 政府债券按其票面价值出售

D. 政府债券按其扣除应付利息之后的票面价值出售 23.国债回购交易,其实质是指( )

A. 一种短期资金的借贷交易 B. 场外交易 C. 证券交易所交易 D. 无纸化交易 24.国债一次性偿还法是指( )

A. 在证券市场按市价买回尚未到期的国债 B. 分批按比例偿还

C. 在国债短期日按票面额一次全部还清本息 D. 一种短期资金的借贷交易

25.国债预算列支偿还形式是指( )

A. 设立偿还基金偿还 B. 当年国债偿还额列入当年预算 C. “借新还旧”偿还 D. 发行货币 26.付息国债是指( ) A. 短期国债 28

B. 政府借款

C. 发行时就规定了票面利率或附有息票的国债 D. 内债

27.国债直接销售方式中,与认购者直接谈判确定发行条件的推销机构是( )

27

A. 政府财政部门 B. 中介或代理机构 C. 各个政府部门 D. 企业 28.控制国债规模的根本途径是( ) A. 加强国债管理 B. 完善国债发行操作

C. 严格国债发行审批 D. 增加非债务财政收入 29.在我国,国债利率主要是以( )为基础制定 A. 市场利率 B. 银行利率

C. 政府信用 D. 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30.国债发行是国债运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其核心是( )

A. 国债发行的时间 B. 应债主体的选择 C. 国债发行的方式 D. 国债发行的规模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漏选不得分。) 1.公债的特点是(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固定性 D. 期限性 2.公债的发行价格有( )

A. 平价发行 B. 溢价发行 C. 折价发行 D. 贴现价发行 3.偿付公债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

A. 预算结余 B. 政府投资收益 C. 税收 D. 政府行政性收费 4.古典学派有关公债的观点是( )

A. 公债侵蚀资本 B. 公债可用于公共工程的建设 C. 建立偿债资金 D. 公债是社会的负担 5.国债的功能包括( )

A. 弥补财政赤字 B. 筹集建设资金 C. 扩大内需 D. 调节经济 6.国债的发行方式有( )

A. 公募法 B. 包销法 C. 公卖法 D. 摊派法

7.国债通常指国家公债的简称,按其举债的形式包括( ) A. 政府借款 B. 内债 C. 外债 D. 发行债券 8.国债与税收相比不同的是( )

A. 国债遵循信用原则,具有偿还性 B. 国债认购一般具有自愿性的原则 C. 国债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D. 国债是以国家信誉为基础 9.下列所述属于国债产生的必要条件的是( ) A. 有国家财政上需要 B. 有平等对立的经济关系 C. 有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 D. 有货币信用制度的发展 10.新中国成立至1979 年期间,我国发行的国债有( ) A.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B.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C. 国库券 D. 转换债券

11.下列指标中,反映国债规模的是( )

A. 当年发行债务总额 B. 当年到期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C. 政府偿还率 D. 国债负担率

12.下列内容中,属于国债功能的是( )

A. 降低关税 B. 弥补财政赤字 C. 调节经济 D. 筹集建设资金

13.按照国债发行价格与债券票面价值的关系,发行价格可分为( ) 29

A. 平价发行价格 B. 折价发行价格 C. 溢价发行价格 D. 公开发行价格 14.从预算安排角度看,下列内容属于国债偿还资金来源的形式是( ) A. 预算资金偿还 B. 设立偿还基金偿还

28

C. 预算列支偿还 D. “借新还旧”偿还 三、简答题

1.简述国债的功能。

2.简述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较为理想的途径的原因。 3.简述国债还本的资金来源。 4.简述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 5.简述国债市场的功能。 6.简述国债的发行原则。 7.简述国债的管理内容。

8.简述我国公债规范化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9.简述公债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0.简述发行公债的方式。 11.简述偿还公债的方法。 五、论述题

1.试论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完善方式。 2.试述国债市场的组成和功能。

3.试从国债的负担与限度角度,谈谈如何控制国债规模? 4.试述公债与税收等其他财政范畴的区别。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政治行为中,( )追求选票极大化

A. 政府部门 B. 特殊利益集团 C. 投票者 D. 政治家

2.只以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依据确定公共收支计划指标,而不考虑以前的公 共收支状况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

A. 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零基预算 D. 复式预算

3.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标准,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公共产品是( ) A. 国防 B. 消防 C. 外交 D. 航空

4.依据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划分原则,以下应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是( ) A. 所得税 B. 财产税 C. 关税 D. 增值税 5.美国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 )

A. 1 月1 日—12 月31 日 B. 当年7 月1 日—次年6 月30 日

C. 当年4 月1 日—次年3 月31 日 D. 当年10 月1 日—次年9 月30 日 6.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有( ) A. 征收个人所得税 B.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 消除外部性 D. 控制货币供应量 7.中央政府须承担的支出责任是( )

A. 国际贸易 B. 市政建设 C. 公共绿地 D. 地方性公共交通 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 )年施行 A. 1994 B. 1995 C. 1986 D. 1996

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于( )年通过 30

A. 1994 B. 1995 C. 1986 D. 1996

10.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由( )和职能机构组成

A. 国务院 B. 省政府 C. 各级人民政府 D. 各级人大

29

11.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 A. 统一领导 B. 分级管理

C. 统收统支 D.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2.整个国有资产管理重点是( ) A. 有形资产 B. 无形资产

C. 经营性国有资产 D.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13.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属于( ) A. 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 B. 对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 C. 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D. 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体制 14.各级预(决)算应由同级( )审查批准

A. 人民政府 B. 财政部门 C. 税务部门 D. 人民代表大会

15.国家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是按照下列哪种形式分类的( ) A. 预算的内容 B. 预算的组织形式 C. 预算的实施过程 D. 预算收支指标 16.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调整的审批机关是( )

A. 本级财政部门 B. 上级财政部门 C. 本级人大常委会 D. 上级人大常委会 17.我国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 )

A. 1 月1 日—12 月31 日 B. 当年7 月1 日—次年6 月30 日

C. 当年4 月1 日—次年3 月31 日 D. 当年10 月1 日—次年9 月30 日 18.各级政府应当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多大比例设置预备费( ) A. 10%—15% B. 5%—10% C. 3%—5% D. 1%—3% 19.下达编制下一年预算草案指示的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 C. 财政部 D. 中国人民银行

20.中央决算的审查和批准机关是( )

A. 财政部 B. 国务院 C. 全国人大常委 D. 全国人大 21.预算外资金属于( )

A. 信贷资金 B. 集中性资金 C. 单位自有资金 D. 财政性资金 22.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的批准机关是( )

A. 本级财政部门 B. 本级人大 C. 上级人大 D. 上级财政部门 23.我国预算资金的出纳机构是( )

A. 财政部门 B. 海关 C. 税务部门 D. 国库 24.我国县级以上的国库经理机构一般是( )

A. 工商银行 B. 农业银行 C. 中国银行 D. 中国人民银行 25.具体负责预算组织实施的机关是( )

A. 税务机关 B. 财政部门 C. 海关 D. 人大常委 26.下列资金中属于预算外资金的是( ) A. 增值税收入 B. 国企税后留用资金 C. 乡镇自筹资金和统筹资金 D. 债务收入 27.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属于( ) 31

A. 单位 B. 主管部门 C. 财政部门 D. 国家

28.按国家预算计划指标的确定方法不同,可将国家预算分为增量预算与( )

3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