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8届高三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 最新

能源资源的开发

【考纲解读】

1、 资源、能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和意义

2、 给定某一矿产区域(尤其是能源矿区)的信息材料,学会分析归纳该矿区矿产或能源

开发的特点、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例 题】

下图表示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1○2○3○4代表能源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 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能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能 D.煤、水电和核能、石油、天然气 2.在本土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表示能源○1居首位的国家是

A.瑞士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3.读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式,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什么?

(2)露天煤矿易于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

(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课堂限时训练】

4.读山西省(1980~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显示 投资比重大,体现了 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2)B图显示在煤和电之间突出 ,其意义在于① ;

② ;③ 。 (3) C图显示有色冶金投资比重很大,其优势是______ __________。 (4)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 。 (5)图中的投资情况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并且 工业逐步超过 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增大 C.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

6.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①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②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③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 ④鲁尔区西部和和荷兰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表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回答7-9题。 国家 ① ② ③ ④ 能源消费总量 单位GDP能耗 (亿吨标准煤) (吨标准煤/万美元) 13.2 30.7 7.1 8.5 14.22 3.73 1.89 30.7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69.6 24.9 17.7 17.3 石油 21.5 39.7 51.1 20.6 天然气 水电和核电 2.2 25.7 12.5 55.3 6.7 9.7 18.7 6.8 7.表中数据表明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8.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9.人均消费能源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图9),读图回答 10~11题。

10.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11.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最有利于 A.加强各加工厂间联系,竞争发展 B.加强与精炼的协作,降低成本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右图是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制糖.钢铁 B.集成电路.炼铝 C.服装.机械 D.纺织.石油加工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聚集;②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B.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③为运输指向型工业

C.③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向中两部;④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①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14.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1978年 20.0 64.3 15.7

2018年 12.8 49.6 37.6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