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思维 - 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的增加或者传递时间的延长而减低。

(3)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意性特征。

(4)原型模型理论:概念是由原型和原型加上其特征,并由相似性的单元组成的。原型是指范畴中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四)概念的掌握

布鲁纳提出,掌握概念的过程中人们常运用的有四种策略。

(1)保守性聚焦策略: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再一个个地改变这些属性来检验,从而确定哪些是肯定的、哪些是否定的属性的策略。(针对无关特征进行假设)

(2)冒险性策略: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每次都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来进行检验的策略。

(3)同时性扫描策略: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的策略。(针对有关特征进行假设)

(4)继时性扫描策略:在已经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一次只检验一种假设,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后做出正确结论的策略。

三、推理

(一)推理的含义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它本质上就是概念的形成;后者叫演绎推理,它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例如。针对 铁受热会膨胀么? 这个问题,人们根据 一切金属受热会膨胀 的原理,推出 铁是金属,铁受热会膨胀 的结论。这种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演绎推理。再如, 金受热后体积膨胀 , 银受热后体积膨胀 , 铜受热后体积膨胀 , 铁受热后体积膨胀 ,由于金、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银、铜、铁都是金属,所以得出 所有金属受热后体积都会膨胀 的结论,这就是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由两个相同或者两类对象在某个性质上相同,退出他们在别的性质上也相同的推理形式(如:犯罪心理画像)

归纳推理分为:1.完全归纳法:三角形面积

2.简单枚举法:瑞雪兆丰年

(二)推理的种类

1.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特点:都是由三个简单判断组成的;都只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前提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概念在其他两个概念之间起媒介作用。如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所以所有的A.都是C。

三段论推理发生错误的解释:

气氛效应 :三段论推理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如所有、一些等)产生一种 气氛 ,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但这一结论不一定正确。比如,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

前提解释错误:查普曼(Chapman et al.,2959)认为,三段论推理中的错误不是由前提造成的;而是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例如 所以A是B ,人们往往认为 所有B也是A 。

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莱尔德等人(Johnson-Laird. et al.,1983)认为,推理中的错误,是人们对前提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

2. 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是指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是可传递性的。如A在B左边,B在C左边,那么,A就在C的左边。

3. 条件推理:大前提是假言判断的推理,叫作假言推理。即断定某一对象情况是另一对象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情况存在条件的判断。如 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 ,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

证实倾向(confirmation bias)是指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的现象,这是在条件推理中经常发现的现象。沃森的 四卡片选择作业 实验证实了这种现象。在检验规则或假设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证实这种规则或假设,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倾向叫证实倾向。

(二)影响推理的因素

1. 课题的性质

2. 前提气氛效应

3. 赌徒谬误:(gambler s fallacy)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事件A的结果影响到事件B,那么就说B是 依赖 于A的。例如,一晚上手气不好的赌徒总认为再过几把之后就会风水轮流转,幸运降临。相反的例子,连续的好天气让人担心周末会下起大雨。

4. 题外知识的介入。

四、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1.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间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所谓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 问题的种类

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可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例如,已知A B,B

根据在问题解决时,问题解决者是否有对手,可分为对抗性问题(象棋)与非对抗性问题(解决代数问题)。

根据问题解决时,解题者具有的相关知识的多少,问题又可分为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例如,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对于物理学家是语义丰富的问题,而对于初学物理的人则是语义贫乏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按照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分析,它包含着4个连续的阶段,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两类

1. 算法策略: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终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策略。

2. 启发式策略: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它又包括:

(1)手段-目的分析:把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终达到总目标的策略;

(2)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策略得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 知识的表征方式:问题表征的越显著,干扰的因素越少,对人思维的局限越小,越利于问题的解决。

3. 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后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陆钦斯用实验(量水实验)证明了定势对思维的影响。

4. 功能固着: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钳子是夹东西用的,如果认为钳子只能夹东西用,在需要用它解决别的问题(砸开果壳等)的时候,不能打破这种功能固着的倾向,就会影响到对问题的解决。

5. 动机: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佳水平(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6. 情绪: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沮丧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7. 人际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积极合作有助于问题的解决。[page]

五、创造性和想象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如作家创作一部新的作品。

(二)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