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全套精品复习考试资料

①血清总蛋白(STP):包括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各占60%和40%。临床上多用双缩脲法测定。 ②清蛋白(A):由肝脏实质细胞合成,其半衰期为19-21天。起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转运体内代谢物质及营养的作用。临床上多用溴甲酚绿法测定。 ③球蛋白 (G):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种糖蛋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和酶类等,球蛋白主要是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与机体免疫有关。

④A/G比值> 1,若<1 则称A/G比值倒置

Normal Values:总蛋白:60-80g/L 清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1.5-2.5:1

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降低常与白蛋白减少相平行,总蛋白升高常同时有球蛋白的升高。肝脏的强大代偿能力使肝脏病变往往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量的改变。急性及局灶性肝损伤时多为正常,因此主要用于检测慢性肝损害,并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①STP、ALB增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如严重脱水,休克,饮水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②STP、ALB减少:

a. 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白蛋白合成:如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b. 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c. 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等。

d. 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甲亢、恶性肿瘤及重症结核。 e. 血清水分增加:如补液太多引起血液稀释等。

f. 血清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

③STP、G增高: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简答题15:简述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增高的临床意义 a.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且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b.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 c.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d.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麻风病、慢性血吸虫病等。 e.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 ④G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3岁以下婴幼儿(生理性)、免疫抑制、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⑤A/G倒置:A/G比值反映A、G浓度变化的关系,正常值为1.5-2.5,当肝功损害严重时,A下降,G上升,使A/G比值变化,当A/G< 1时,称A/G比值倒置。 ?血清蛋白电泳:在碱性环境中(pH8.6)血清蛋白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分子量小,负电荷多的蛋白泳动快。电泳后从阳极开始,依次为清蛋白带、α1球蛋白带、α2球蛋白带、β球蛋白带、γ球蛋白带五个区带。

Normal Values:清蛋白62-71% α1球蛋白3-4% α2球蛋白6-10% β球蛋白7-11% γ球蛋白9-18% 临床意义: 疾病 Alb α1 α2 β γ

肾病 ↓↓ ↑ ↑↑ ↑ ↓

弥漫性肝损害 ↓↓ ↑ ↓ ↓ ↑

肝硬化 ↓↓ ↓ ↓ β-γ桥

原发性肝癌 ↓↓ AFP 正常 正常 ↑

多发性骨髓瘤 正常 正常 正常 ↑ ↑↑

慢性炎症 ↓ ↑ ↑ 正常 ↑

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 多发性骨髓瘤 γ球蛋白症

?血氨测定:肝功能不全时,鸟氨酸循环障碍,尿素形成减少,氨被移除减少或由于门脉高压,门-体静脉短路存在,门静脉内氨逃脱肝的解毒,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引起血氨增加。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

临床意义:肝病时测定血氨浓度主要用于估计肝损害程度及其预后。在重症肝病患者,尤其是肝性昏迷病例可显著增加。 2.胆红素代谢检测

胆红素种类:

①非结合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素,即UCB,指胆红素与白蛋白形成的复合体。 ②结合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即CB,指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的复合体。 ③总胆红素(STB)为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总量。 Normal Values:总胆红素(STB)3.4-17.1μmol/L

结合胆红素(CB)0-6.8μmol/L 非结合胆红素(UCB)1.7-10.2μmol/L

临床意义:——简答题16:简述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胆红素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 ①隐性黄疸:17.1-34.2μmol/L ②轻度黄疸:34.2-171μmol/L ③中度黄疸:171-342μmol/L ④重度黄疸:>342μmol/L ?根据黄疸程度判断黄疸原因(总胆红素水平) ①完全阻塞性黄疸:>342μmol/L ②不完全阻塞性黄疸:171-265μmol/L ③肝细胞性黄疸:17.1-171μmol/L ④溶血性黄疸:<85.5μmol/L ?根据STB、CB及UCB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 ①各种原因引起红细胞破坏过多,使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称为溶血性黄疸。 ②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发生障碍,导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均升高,称为肝细胞性黄疸。 ③各种原因导致排泄功能障碍,胆汁返流使血中结合胆红素升高,称为阻塞性黄疸。 ?CB/STB比值协助判断黄疸类型 ①<20%为溶血性黄疸 ②20%-50%为肝细胞性黄疸 ③>50%为阻塞性黄疸 ?正常人及三种黄疸的胆红素代谢检查结果——简答题17:简述正常人及常见黄疸胆色素代谢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清胆红素(μmol/L) 尿内胆色素(μmol/L) STB CB UCB CB/STB 胆红素 尿胆原 正常人 3.4-17.1 0-6.8 1.7-10.2 20-40% (-) 0.84-4.2 溶血性黄疸 ↑ ↑ ↑↑↑ <20% (-) 明显增加 肝细胞性黄疸 ↑ ↑↑ ↑↑ 20-50% (+) 正常或轻度增加 阻塞性黄疸 ↑↑↑ ↑↑↑ ↑ >50% (+++) 减少或缺如 3.血清酶检测

?肝脏疾病时酶活力改变的机制:酶合成异常或肝细胞释放增加 ?分类

①反映肝细胞病变和坏死的酶(ALT、AST) ②反映肝、胆淤滞的酶(ALP、GGT) ③反映肝纤维化的酶(MAO、PH) ④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酶(AChE) ?血清酶的测定

①血清转氨酶测定——简答题18:简述转氨酶在不同肝病类型的变化 ALT(GPT):L-丙氨酸+α-酮戊二酸 L-谷氨酸+丙酮酸

AST AST(GOT):L-门冬氨酸+α-酮戊二酸 L-谷氨酸+草酰乙酸

ALT 许多脏器和组织均含有这两种转氨酶,但两者分布的次序大致为ALT:肝>骨骼肌>肾>心,AST:心>肝>骨骼肌>肾。 在肝细胞中,ALT主要存在于非线粒体中,而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 临床意义: a.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升高 ALT与AST均显著升高,但ALT升高更明显,是诊断急性病毒性肝炎重要检测手段。 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转氨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再上升,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 “胆酶分离”现象: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明显,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b.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若AST升高较ALT显著,ALT/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可能。 c.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ALT/AST<1。 d.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终末期肝硬化转氨酶活性正常或降低。 e.急性心肌梗死:AST增高,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 f.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通常正常或轻度上升。 g.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肾梗死等转氨酶轻度升高。 ②碱性磷酸酶测定(ALP)

ALP广泛存在于肝脏、骨骼、肠上皮、胎盘、肾脏、成骨细胞和白细胞中含量丰富。

血清ALP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系统疾病,尤其是对黄疽类型的鉴别更具有参考意义。

当肝内、外胆道阻塞使胆汁排泄不畅时,ALP胆汁淤积的酶学指标。 临床意义:

a.肝胆系统疾病: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时,ALP明显升高,且与血清胆红素升高相平行,累及肝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硬化),ALP仅轻度升高。

b.黄疽的鉴别诊断:ALP和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疽鉴别诊断。

阻塞性黄疸:ALP及胆红素↑↑,ALT↑

原发性肝癌:ALP↑↑,ALT及胆红素↑或正常 肝细胞性黄疸:ALT↑↑,胆红素↑,ALP↑或正常 c.骨骼疾病:如佝偻病等血清ALP升高。

d.生长中儿童、妊娠中晚期血清ALP生理性增加。 ③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γ-GT)

以肝脏居多,次为肾脏、胰腺,心肌、肺、脑等处亦有,而骨胳无。 正常人血清γ-GT主要来自肝脏。血清γ-GT升高的机制与ALP相似。 临床意义:

a.阻塞性黄疸:上升与黄疸程度平行 b.原发性肝癌:阳性率95%以上

c.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γ-GT多明显升高,ALT轻度↑ d.急性肝炎:恢复期尚增高→未愈

e.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持续增高→不稳定或恶化 ④单胺氧化酶测定(MAO)

MAO活性测定在肝硬化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用来观察肝纤维化程度,但对早期肝硬化反应不敏感。 临床意义:

a.肝脏病变:80%以上的重症肝硬化病人及伴有肝硬化的肝癌患者MAO活性增高,急性肝炎时MA0大多正常。

b.肝外疾病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等,MAO也可升高。 肝纤维化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单胺氧化酶(MAO)、脯氨酰羟化酶(PH)、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及其分解片段及层粘连蛋白。 4.肝脏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选择项目应考虑的选择原则:病情需要;敏感性、特异性高;实验室条件允许 ?选择项目

①健康体检: ALT、肝炎病毒标志物和血清蛋白电泳

②肝炎:急性(诊断):ALT、胆红素、尿三胆、肝炎病毒标志物

慢性:ALT、胆红素、尿三胆、肝炎病毒标志物、AST、ALP、TP、A/G、γ-GT、血清蛋白电泳

③黄疸: 一般STB、CB、尿三胆、ALT

肝癌或梗阻:STB、CB、尿三胆、ALT、ALP、AFP、CEA ④原发性肝癌:除一般肝功,加测AFP、ALP、γ-GT等 ⑤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筛选检查加MAO、PH及PⅢP ⑥疗效评估和随访:可根据不同疾病检查不同实验项目 ⑦其他疾病:骨骼疾病、肾脏疾病与肝胆疾病的鉴别 七、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血糖的来源及去路: 非糖物质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合成糖元

血糖3.9-6.1mmol/L 糖原分解 有氧氧化 糖异生 从尿排出 1. 空腹血糖测定(GLU) 临床意义:

①血糖升高:生理性:饱食、高糖饮食后、情绪紧张等

病理性: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应激状态(颅内压增高等) ②血糖减低:低血糖症GLU<2.8mmol/L

低血糖反应:头痛头晕心慌手抖

a.胰岛素用量过度等

b.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

c.其他:如肝硬化、重症肝炎、长期营养不良等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抽血后,葡萄糖75g溶于适量温开水中嘱病人一次性饮完。之后0.5h、1h、2h及3h各抽取静脉血并同时收集尿液送检。主要用于诊断疑似糖尿病者。空腹血糖已有明显增高者不宜作此试验。

Normal Values:空腹正常范围:3.9-6.1mmol/L 0.5-1h达高峰,峰值<11.1mmol/L

2h血糖<7.8mmol/L 3h恢复空腹水平,各时间尿糖均为阴性

3. 胰岛素与C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