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番茄生产技术

大棚番茄生产技术

番茄是一种世界性蔬菜。目前美国、俄罗斯、意大利、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中国和日本不但有大面积的露天栽培,还有大面积的温室、塑料拱棚等设施栽培。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加工番茄生产、出口基地。国内以鲜食为主,国外以加工为主(如意大利等国)。

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依据番茄植株生长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有限生长(自封顶)及无限生长(非自封顶)两种类型:

1.有限生长类型植株主茎生长到一定节位后,花序封顶,主蔓高度和主蔓上花序数的增加受到限制。此类型植株较低矮,结果比较集中,多为早熟品种,具有结实力强、熟性早、生长期较短、果实发育较快、叶片光合强度较高的特点。

2.无限生长类型主茎顶端着生花序后,不断由上位侧芽萌发代替主茎继续生长、结果,不出现花序封顶现象。此类型植株高大,生长期较长,熟性偏晚,果个较大,产量高,品质佳。 一、品种

1.有限生长类型品种

红果品种:如红太阳、东农706、浙杂805、金棚903、鲁番茄5号、合作903; 粉果品种:如中杂10号、春粉2000、西粉5号、东农705、吉农早粉、齐番6号、西番903、鲁番7号;

高封顶粉果品种:如合作906、豫番茄1号。 2.无限生长类型品种

红果品种:如中杂12、上海909、以色列189、以色列144、百利;

粉果品种:如中杂9号、双抗2号、中杂11号、中杂101、粉都女皇、豫番茄6号、陇番7号、红宝石2号、合作908、佳粉17、佳粉18、佳粉19、毛粉802、毛粉32、L402、金棚1号等;黄果番茄如大黄番茄。

加工番茄品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红玛瑙140、红玛瑙213、新番4号、新番5号、石番8号、立原8号、屯河41号、红杂16、红杂18、红杂20、红杂25等。 樱桃番茄品种:主要有圣女、豫艺红樱桃、豫艺红珍珠、串珠、黄珍珠、红洋梨、黄洋梨等。 其它还有黄果品种、白果、绿果等品种。 二、生物学特性

番茄野生类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有霜地区栽培为一年生植物。 (一)植物学特征

1.根番茄的根系比较发达,分布广而深。盛果期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50 cm以上,根系开展幅度可达250 cm左右,大部分根分布在30~50 cm的土层中,100 cm以下的土层中分布很少。番茄根系再生能力强,不仅在主根上易生侧根,在根颈或茎上,特别是茎节上很容易发生不定根,所以番茄移栽容易成活,无病的茎段也可用于扦插繁殖。

2.茎番茄属合轴分枝(假轴分枝)类型,茎蔓半直立性或半蔓生,也有少数类型为直立型。主茎生长一段时间后顶端形成花芽,无限生长类型的番茄在主茎顶端分化第1个花序后,其上位的侧芽生长成强壮的侧枝与主茎连续而成为合轴(假轴),第2花穗及其以后各花序下的上位侧芽也都萌发形成假轴无限延伸。有限生长类型的番茄植株则在发生3~5个花穗后,上部花序下的上位侧芽也变为花芽不再长成侧枝,故假轴不再伸长。

3.叶番茄的叶为单叶,羽状深裂或全裂,每叶有小裂片5~9对,小裂片的大小和形状依据叶片着生的部位而异,随着叶位上升裂片数增多。番茄叶片及茎均生有绒毛和腺体,对害虫具有驱避作用。(如多毛番茄) 4.花番茄的花为完全花,为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小果型品种多为总状花序),着生于节间,

花黄色。每一花序的花多数因品种不同差异很大,有5~6朵至10余朵不等,少数类型(如樱桃番茄)可达50~60朵。自花授粉作物。 番茄的开花结果习性,按花序着生规律可分为两种类型。有限生长类型品种一般主茎生长至6~7片时,开始着生第1花序,以后每隔l~2叶形成一个花序,通常发生2~4个花序后,其上位侧芽不再抽枝也不发生新的花序;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在主茎生长至8~10片时出现第1花序,以后每隔2~3片叶着生一个花序,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着生花序开花结果。 5.果实及种子番茄的果实为多汁浆果,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心室数因品种而异。在授粉5~7天后,果实生长量激增,30天以后果实生长速度又减慢。成熟果实的颜色有红、粉、黄、橙、绿、白等。果实的颜色由果皮颜色与果肉颜色相衬而表现,如果皮果肉皆为黄色,果实为深黄色;果皮无色,果肉红色,果实为粉红;果皮黄色,果肉红色,果实为橙红色。番茄果实的红色是由于含有茄红素(C40H50),黄色是由于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茄红素与温度高低有关。番茄的催熟与温度关系。

番茄种子比果实成熟早,一般情况下胚的发育是在授粉后40天左右完成,所以授粉后40~50天的种子完全具备正常的发芽能力,种子的完全成熟是在授粉后50~60天。番茄种子扁平、肾型,表面有灰色绒毛,千粒重3.0~3.3 g。 (二)生育周期

1.发芽期从种子发芽至第1片真叶出现(破心、吐心、露心)为发芽期,适宜条件下为需要7~9天。发芽期的顺利完成主要决定于温度、湿度、通气等条件及播种后覆土厚度等。 2.幼苗期从第1片真叶出现至显现大花蕾为幼苗期。番茄幼苗期经历两个不同的阶段,从播种后至幼苗2~3片真叶阶段,为基本营养生长阶段,此阶段的营养生长为花芽分化及进一步营养生长打下基础,在适宜条件下,需25~30天。从幼苗3片真叶开始分化花芽进入幼苗期的第2阶段,即花芽分化及发育阶段。从花芽分化到开花约需30天左右,即条件适宜时,番茄从播种到开花需经55~60天。创造良好条件防止幼苗徒长和老化,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及花芽的正常分化及发育是此阶段栽培管理的主要任务。 培育壮苗的时期。 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

3.开花坐果期从第1花序形成大花蕾至果实坐稳为开花坐果期。大苗定植时,正处于这一时期的初期阶段,此期是番茄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重的转折时期,营养生长过旺,甚至疯长,必然引起开花结果的延迟,造成落花落果。促进早发根,注意保花保果是该阶段栽培管理的主要任务。

4.结果期从第1花序果实坐稳至拉秧为结果期。该时期结果和长秧同时进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始终存在,整枝和打杈不及时、密度大、光照差有可能出现“疯秧”;肥水不足、病虫害严重,温度偏低有可能出现果实“坠秧”。此期保证结果与长秧的平衡是管理的重点。结果期的长短因栽培条件不同而不同,北方春季露地栽培约为70天左右,现代温室栽培结果期可达9~10个月。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番茄具有喜温、喜光、耐肥及半耐旱的生物学特性,在春秋气候温暖、光照较强而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表现为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而在多雨、炎热的气候区,易引起植株的徒长,长势衰弱,病虫害严重,坐果不良,产量较低,品质较差。

1.温度番茄属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低于15℃,不能开花或授粉受精不良,导致落花落果。温度降至10℃时,植株停止生长,长时间5℃以下的低温常引起低温伤害,致死的最低温度为-1~-2℃。温度升至26~28℃以上时,抑制番茄红素及其他色素的形成,影响果实着色。升至30℃时,同化作用显著降低;至35℃以上时,生殖生长表现严重不良。根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22℃,降至9~10℃根毛停止生

长,降至5℃时,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受阻。番茄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与个体发育有关,经过低温锻炼的幼苗,可以忍耐短时间的0℃~-3℃的低温。在强光下当CO2含量增加至1.2%时,同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可提高到35℃。(强调环境配套!)

2.光照番茄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为70 klx。因此,在栽培中一般应保证30 klx~35 klx以上的光强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番茄对光周期要求不严,多数品种属中日性植物,在11~13小时日照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开花较早,也有不少试验表明番茄在16小时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

3.水分番茄地上部茎叶繁茂,蒸腾作用比较强烈,但由于其根系比较发达且吸水力较强,因此在对水分的要求表现出半耐旱的特点。土壤湿度以维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一般空气湿度以45%~50%为宜。幼苗期生长较快,为避免徒长和病害发生,应适当控制灌水。盛果期需要大量水分供给,据报道每667 m2每天需补充水分5~10 m3。如果结果期土壤水分状况忽干忽湿,特别是果实膨大期土壤干旱后期又遇大雨,很容易导致裂果。

4.土壤与营养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为获得高产应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进行栽培。番茄对土壤通气条件要求较高,土壤空气中氧含量降至2%时造成植株枯死,土壤酸碱度以PH 6~7为宜。

番茄在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根据艾捷里斯坦资料(1962),生产5000 kg番茄果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N 10 kg、P2O5 5 kg、K2O 33 kg,这些养分73%左右存于果实中,27%左右存于茎、叶、根等营养器官中。番茄第1花序果实迅速形大前,植株对氮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并以相同速度在结果盛期时达到吸收高峰。磷酸的吸收量虽然不多,但对番茄根系及果实的发育作用显著,幼苗期增施磷肥对花芽分化及发育也有良好的效果。氧化钾吸收量在果实迅速膨大期最多。 三、塑料大棚早春茬栽培

该茬栽培是在温室内育苗,大棚内定植,5~6月份供应市场的一种番茄高效栽培模式。主要是在温室番茄的供应后期、露地番茄大量上市前这一段时间供应市场。 1.品种选择

应选择结果早,较耐低温的早熟番茄品种,如红太阳、春粉2 000、西粉5号、金棚903、鲁番茄5号、合作903等,也可选用无限生产类型的品种,通过及早摘心,实现早熟栽培。 2.培育壮苗

冬季日照段、阴天多,应注意加强幼苗通风、见光,由于幼苗花芽分化期昼夜温差过大,易形成畸形花,因此,夜间温度不能过低,一般不应低于8℃。由于春季大棚内地温偏低,发根慢,,因而应采用护根育苗措施,以缩短缓苗期。 3.定植

定植前每667 m2施有机肥3 000~5 000 kg,过磷酸钙50 kg,尿素20 kg,硫酸钾15 kg,施肥后深翻耙细整平。在番茄苗定植前半个月左右把大棚薄膜扣盖好,并封闭大棚升温,当棚内10 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定植。河南中部地区单层覆盖大棚一般在3月上旬定植,大棚内加盖小拱棚时可提早到2月下旬定植。在定植前5~7天先把定植沟浇足水,定植时只需浇少量的水把苗根周围的土湿润即可。定植选晴天上午进行,按行距50 cm、株距25 cm,每垄两行定植番茄。定植后1周内不通风,使温度维持在30℃左右,土壤墒情适宜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 4.田间管理

番茄定植缓苗后,逐渐加大通风量,使棚内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空气湿度维持在60%左右。采取单干整枝,有限生长型留3-4穗果打顶,无限生长型留5-6层果摘心。花期用40~50 mg/kg的防落素蘸花以保花保果。结果后防止植株早衰。 田间大部分植株坐果后,可浇第1水,而直到拉秧前1周,(采用膜下浇暗水的方法?)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