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负数的初步认识完整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 一 教学内容(课题) 负数的初步认识 总课时数 2课时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教学 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 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目标 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正数、负数的意义。 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和 教学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建议 中认识负数。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2.通过现实生活问题,使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1)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商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统计工作中,通常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或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认识负数 第二课时 正负数的应用

第一课时 认识负数

上课时间: 月 日, 累计课时:第1课时 课题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2课时, 课时 本课第1 课时 复 备 第1-2页例1-2,“练一练”,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 二、学习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试一试。 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 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 3.完成第3页第2题的看图写一写,再读一读。 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 4.完成第6页第4题: 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5.读第7页第5题。,让学生说说体会。 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图片,介绍“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2.完成第6页第1题: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 0呢?为什么? 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3.完成第6页第3题:分别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正负数的应用

上课时间: 月 日, 累计课时:第2课时 课题 正负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 2课时, 课时 本课第2 课时 复 备 第3-4页例3-4,“练一练”,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