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作者:余康 张艳红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4年第07期

本文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3CSH078);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 本文在阐述了文化认同概念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认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等。重点介绍了学术界关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其它认同的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构成要素。 【关键词】 文化认同;影响因素;构成要素;研究综述

文化认同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在心理学领域内当然也不例外。心理学家对文化认同的研究已有十多年了,研究范围也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学科分支。(董莉,李庆安,林崇德,2014)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

文化认同对应地英文叫“Cultural identity”,其中“identity”指的是“身份”的意思,照这样理解的话,文化认同应该是人们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确认。这与崔新建所说的“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崔新建,2004)和郑雪等所说的“文化认同指个体对某个文化的认同程度,具体说是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郑雪,王磊,2005)大概相同。 二、研究文化认同的意义

首先,从个体层面上来说,文化认同有助于促进个人身份认同,从而避免了因整合认同失败而引起的认同危机,进而影响个人身心健康(Kroger, 2007,曹慧,张妙清,2010)。其次,在群体层面上,文化认同有助于在全球化的文化冲突环境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从而避免民族文化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不平等交流中被同化、被吞噬、被消弭的危险(冯向辉,2007)。

三、文化认同的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明显有它的局限性,缺乏由数据支撑的实证性支持(董莉,李庆安,林崇德,201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测量法

测量法是心理学家擅长使用地一种方法,包括问卷和量表两种。万明钢等通过问卷对藏族大学生的民族与文化认同进行了调查研究(万明钢,王亚鹏,李继利,2002)。国外学者则热衷于开采相关的量表,这类方法在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中较为常见,例如MEIM 量表(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 、MEIM – R 量表、EIS 量表(Ethnic Identity Scale)等(张艳红,佐斌,2012)。 3、实验法

实验法以其具有严格的实验条件控制和对结果精确的测量而被广受心理学家的推崇,但在文化认同这方面的研究则鲜见这类方法。刘雍江等曾采用外来情绪simon任务探究苗族大学生内隐民族文化认同(刘雍江,韦磐石,臧运洪,张翔,2013)。 四、文化认同的研究进展 1、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1)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影响文化认同的众多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年龄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确定的一个。即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体文化认同的水平也在提高(董莉,李庆安,林崇德,2014)。另外,家庭住址也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乡镇和农村学生的文化认同显著高于县城学生(胡发稳,2009)。

(2)个体认知。这里指的是个体的认同整合能力,在双文化认同整合研究中发现,认知复杂性高的个体能更好的归类信息(更加容易对信息进行辨别和整合)及更容易进行抽象思维, 而较少进行具体和表象化的描述(Dierdorff & Rubin, 2007,曹慧,张妙清,2010)。 (3)环境。包括文化因素本身和社会因素。一种文化是否被人们所认同,在根本上取决于文化本身有没有强烈的吸引力以及持久的生命力;其次,文化所在的社会因素也很重要,例如社会是否稳定,人们生活得是否幸福等。 2、文化认同的结构

(1)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群族认同、国家认同等之间关系。崔新建认为,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即使是种族认同, 也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因素(崔新建,2004)。邓治文认为,文化认同、国民认同与族群认同都涵括于民族认同之中(邓治文,2005),这里所说的国民认同与国家认同含义相当。韩震认为,文化认同构成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中介形式(韩震,2010),即文化认同与种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都有交叉部分。很明显,他们都强调文化认同是构成其它认同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文化认同的构成。雍琳等认为文化认同包括个体对文化的了解程度(认知)、在情感上的认可(情感)及其在行为上的坚持性(行为)等三个部分(雍琳,万明刚,2003)。郑雪等认为文化认同是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郑雪,王磊,2005)。虽然两者的观点有一定的出入,但从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来看是一致的。 五、不足与展望

其一,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文化“软实力”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因此研究文化认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更应该对社会提供指导作用,如怎样提升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等。其二,中国心理学要实现本土化,文化认同的研究无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在研究力度上,虽然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还未达到它应有的高度。其三,我们应该扩大研究的视野。在研究内容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给了我们广阔的视野,我们不仅可以研究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还可以研究灿烂的区域文化。在研究方法上,不仅是使用哲学思辨方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更应该加强实验设计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莉,李庆安,林崇德.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6.75.

[2]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5. [3] 郑雪,王磊.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与主观幸福感[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48-54.

[4]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6-113.

[5] 曹慧,张妙清.认同整合—自我和谐之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0.12.1839-1847. [6] 冯向辉.论全球文化形成中的文化认同与冲突[J].社会科学战线,2007.1.40-43.

[7] 万明钢,王亚鹏,李继利.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41-18.

[8] 张艳红,佐斌.民族认同的概念、测量及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2.2.467-471. 【作者简介】

余 康(1992-)男,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教育学院11级本科生,主要从事学校德育研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