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咸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作者:桑霞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01期

摘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咸宁旅游资源具有交通便捷、民族融合、种类多样、政府支持等优势;但存在旅游市场优势不明显、开发深度不够、行业管理不强和开发资金不足等劣势;在湖北旅游强省战略、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完善等方面带来机遇;在客源市场竞争、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产品同质化等方面存在威胁。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进行整体开发、增加融资渠道、加强旅游行业和标准化管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关系和塑造旅游城市形象等方面提出咸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资源;咸宁;SWOT分析;对策 一、引言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提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它既可以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景观,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事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旅游资源的范畴和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1]。咸宁旅游资源在湖北旅游发展格局中独具特色,集中体现了鄂东南生态文化特色,具有和谐、多样、自然、雅致、独自成趣的特点。咸宁旅游资源包括温泉、山体、水体、洞穴、古遗址和古民居以及园林类旅游资源,具有国际级和国家级影响力的资源数量不是很多,但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地域组合好,地理位置便捷,通过合理的配置,差异化设计理念,构建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研讨咸宁旅游资源开发状况,结合咸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总目标,提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二、咸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交通便捷。咸宁地处鄂湘三省交汇、南北要冲,咸宁市是湖北省东南唯一处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城市,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靠山、临边、滨江、沿线,是咸宁地理位置的显著特点。咸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东与黄石市交界,南与江西省武宁县、修水县、湖北省岳阳县、平江县接壤,西与湖南省临湘市相连,北与洪湖市隔江相望,与武汉江夏区、鄂州市、大冶市毗邻。处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经济区的中心,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大改革试验区的结合地带。138公里黄金水道依境东流,1小时通达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汉天河机场,5条铁路穿市而过,8大港口、10条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纵横交错。特别是武广高铁的运营标志着鄂湘粤三省“3小时经济圈”的正式形成,与武汉、长沙、广州等大城市一道分享“同城效应”[2]。

2、民族融合。咸宁属于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据2008年统计,全市共杂居3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总数14233人。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88万人,他们有江西老表、湖南亲家以及天门、沔阳、汉川等亲戚,还有江西“瓦脊街”、“猪食巷”、瑶族“千家峒”和山西“洪洞大槐樹”的群体记忆[3]。在共同的家园里,各族睦邻友好安然相处。

3、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咸宁的山区、丘陵和平原兼有,森林覆盖率为52.3%,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种类繁多,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山岳、湖泊、泉、瀑布、洞穴、桂花与竹林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古民居、古遗址、宗教祭拜场馆、特色旅游商品为主。咸宁市区、通山县和赤壁市为旅游资源密集型地区,集中了代表咸宁市旅游特色的温泉休闲养生游、溶洞生态文化游、山地休闲观光游、古民居民俗文化游、滨湖休闲观光游及赤壁三国文化游。特别是咸宁温泉具有的较高的市场认知度,使其具有较强得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4、政府的支持。咸宁旅游业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旅游业当作振兴全市经济的工作重点来抓,并给予优惠政策,为咸宁旅游发展铺平了道路。咸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注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加强政府对旅游业工作的领导,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咸宁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十二五”期间,咸宁市旅游业发展继续遵循《咸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的发展总目标,确定咸宁市“十二五”旅游发展的总目标是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宜居旅游地与旅游经济强市。为实现总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16%以上。 (二)劣势(Weakness)

1、旅游市场优势不明显。咸宁旅游资源聚集度高,但长期以来,旅游产品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缺乏主体吸引物;要素配置不成体系,旅游与文化结合度不高,旅游市场竞争力不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尚未形成具有独特吸引力的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如温泉、桂花、三国赤壁、九宫山和闯王陵等旅游资源在全国相对比较知名,但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优势,并没有转化旅游市场中的品牌优势,咸宁旅游品牌尚未形成影响。

2、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咸宁通过赤壁文化精品工程、九宫山避暑节、赤壁陆水湖旅游度假区、咸宁温泉旅游经济开发区、星星竹海、澄水洞工程等旅游重点项目的建设,已经优先开发了部分优势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融观光游览、生态探险、民俗宗教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但是,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仍有待改进。从旅游资源开发种类来看,多以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为主,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从旅游行为开发层次来看,多停留在满足旅游消费者基本消费和心理层次上;从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情况来看,存在着平均投入,特色旅游资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旅游市场中难以形成竞争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行业管理不强。咸宁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具有科学考察价值或科技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率不高。咸宁旅游区域协调开发难度大,尤其要求管理者有较高的区域管理水平和组织保障能力。旅游政策法规的制定仍然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旅游执法队伍仍需扩充,执法力度不足,市场监管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旅游市场秩序亟待进一步整顿和完善,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并尽快使其发挥其作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咸宁旅游企业还处于小、散、弱、差状态,整体素质较低,竞争能力较弱。

4、开发资金不足。合理的旅游促销机制尚未形成,促销经费筹措渠道单一,旅游企业促销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开发机制不完善,旅游开发和营销宏观调控能力弱,投资引导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及旅游产品销售还十分薄弱,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还不高;专门的旅游交通工具和线路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机制和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的机制还不完善。

5、基础设施不足旅游服务水平低。随着咸宁旅游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显现不足。景区建设档次较低,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投入不足,旅游接待设施结构不合理,服务质量差,综合接待能力不够,难以达到全国旅游标准城市的要求,现有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三)机遇

1、旅游强省战略为咸宁发展旅游确定了目标。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旅游业“十二五”总的目标:旅游业发展“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旅游业平均发展速度”,要将我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力争到2015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旅游人数突破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作为“两圈一带”中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咸宁,明确了旅游发展目标,也为推动旅游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武汉城市圈为咸宁发展旅游拓展了空间。咸宁作为武汉市最大的“后花园”和主体客源市场,不仅因武汉市经济实力的加强和扩张而带动咸宁市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因武汉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咸宁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使咸宁旅游业、地产业、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因此,武汉城市圈地域空间的扩张,为咸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与城市圈内各城市旅游业发展形成互动、互补、互融的联动发展关系。凭借武汉市经济的发展,咸宁市不仅在客源市场中占据便利的优势,而且在市场营销、对外宣传、资源共享、公共设施、经济联系等方面也将享有更强的优势。打破旅游发展的地域性,整合咸宁与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拓宽了咸宁旅游业发展空间。

3、交通网络的完善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条件。咸宁旅游资源丰富、品质高且种类多,但由于交通不便,一直养在深闺人不识。提升旅游交通条件是解决旅游业瓶颈问题的关键。咸宁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初现雏形,实现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黄金水道等全线贯通。目前,咸宁共有杭瑞、大广、咸通、咸黄、通界等7条已建、在建和将建的高速公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