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12章 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实用教案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一、运动的世界
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二、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物体以它们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相对静止。
参照物的选取:
①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②选择最合适的物体作参照物,有利用问题的解决。一般选择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
③不能将研究对象本身选作参照物。
二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路程长的比较快; 物体运动路程相同时,运动时间短的比较快。 2、速度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这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v=s/t表示。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 速度------米每秒(m/s或m·s-1)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做单位,符号是km/h或km·h-1。
1m/s=3.6km/h 1km/h=1/3.6m/s=0.28m/s 二、“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1.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
第1页 共3页
2. 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变速运动可以用v=s/t粗略地求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国际单位制
1.单位:测量某个物体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SI)。
二、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里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1.长度的单位 2.长度的测量工具 3.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1)认识刻度尺
(2)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2.时间的测量工具 3.古代人的计时方法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多次测量的平均值;②改进测量方法;③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第四节 力
一.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四.力的示意图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伤害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2页 共3页
五 牛顿第一定律
一、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亚里士多德:如果要使一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消,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维持。
二、实验探究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三、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4、惯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六、二力平衡
一、力的平衡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它们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二力平衡。 三、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同物、等大、反向、共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四、平衡力与平衡状态
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也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