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施工管理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基于BIM的XXXXX 施工管理与虚拟建筑 指 导 教 师 院(系、部)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日 期 2016年4月13日

教务处印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建筑业在人类历史发展以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实现人类最基本的日常活动的目的,同时它又能够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加入世贸组织,在中国的建筑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的挑战[1]。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难免有一些恶性竞争,给建筑行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全国“两会”上,陈政高部长由“楼脆脆”、“楼倒到”等现象说出了建筑行业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2]。目前,除了工程质量这个明显的问题之外,建筑业在设计、施工、协同等各个过程中存在着问题。现在,我国建筑行业在设计方面主要还是使用CAD制图,建筑物无法形象的展示,对于复杂的建筑,图纸更是乱七八槽,没有头绪,给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施工方面,原来的二维图纸设计无法精确的安排施工组织,导致很多的变更与返工,也会因为疏忽产生质量安全问题。在协同方面,以往的建筑业各专业之间不能很好的协调,项目参与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使信息无法及时的交流与反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业BIM技术应运而生。所谓BIM技术,是创建与管理建筑物物理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的过程。BIM是关于建筑物的共享的知识资源,为建筑物从设计、施工、运维、翻新乃至最终拆除的全生命周期的决策制定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BIM是三维可视化的,建筑物所有信息的载体,因此可以有效实现多专业模型的集成,发现问题,提升建筑质量;实现多部门间的协同,提供决策效率与质量;实现多阶段间信息的流转,减少因设计、施工、运维行业割裂,造成的信息孤岛,减少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成本[3]。 北京XXXX总部大厦建筑面积大,结构特殊、建设周期紧,故用很难用以往的施工方式做到进度最快,资源最优,质量最好,浪费与污染更少。而采用BIM技术可以为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技术与信息支持。 基于BIM的施工管理实施规划是借用Microsoft Office Project2010、广联达三维场布及BIM5D软件对三维模型,场布模型以及资源、成本、进度之间进行整合,实现模拟施工,可以进行BIM模型维护、场地分析、性能化分析、工程量统计、施工进度模拟、 1

施工组织模拟、数字化建造等多个方面[4]。 鉴于此,本次毕业设计应用目前最前沿的BIM技术,为XXXX项目编制施工管理实施规划,旨在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清晰可见且精确地掌握施工进度,优化施工资源及科学的进行场地布置,对复杂的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和分析,提高计划的可行性,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5][6]。 (二)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状况 BIM理念在1975年由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ck Eastman教授创建,BIM技术是建筑业继CAD之后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BIM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一般大企业均己具备应用BIM技术的能力,应用BIM技术己成为设计和施工企业承接各项目的必要条件。 2.BIM技术专业咨询公司的大范围涌现,为中小企业应用BIM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BIM技术与项目管理集成化相结合,贯穿到项目建设全过程,而不仅仅限于局部环节。比如IPD模式在美国推广以来,己成功应用于一些工程项目,充分体现了BIM的应用价值,实现了BIM的全过程管理。基于BIM的集成项目交付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被认为具有广阔前景[7]。 4.BIM应用软件比较成熟,具有代表性的有Revit、Magicad、Tekla、Bentley等。 2.2国内研究状况 相比国外BIM技术的应用,我国对BIM技术整体上还不是很成熟,中国首次引进BIM技术是在2002年。近年来BIM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从软件公司到设计单位,从房地产开发商到施工单位,都开始使用BIM技术,许多高校科研机构都已经开始设立BIM研究机构。国家政府也将BIM协同技术列为“十二五”中国建筑业重点推广技术,陆续发布了各种意见纲要,部分城市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特别是北京市和广东省,成立了BIM机构[8]。目前成功的BIM技术案例有上海中心大厦及南京青奥会议中心[9]。 目前,国内的BIM软件有PKPM、广联达、鲁班、天正、鸿业等[10]。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