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染结核杆菌的发病因素取决于什么”

关于“感染结核杆菌的发病因素取决于什么”这个问题我认为书本上的或者谁谁谁认为的都不是最可靠的,最可靠的还是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分析,一下就抛砖引玉以我刚刚搜到的一篇研究文章给这位同学一同学习,希望对你有用。

西安市大学生结核病发病原因的影响因素分析

潘建平1 , 王宏2 , 张天华3 , 艾仙琴3 , 韩亚利1 , 王维清1 , 高小雁1

【摘要】 目的 探索大学生结核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为预防高校结核病的爆发流行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抽取西安市5所大学全体 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根据病案登记确定118例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 以健康大学生242例为对照组, 进行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医疗保障、结核病接触史、健康危险行为、营养、作息不规律、健康教育的普及、卡介苗的使用等。大学生结核病发病的原因包括内在及外染性感染。结论 建议在高校广泛开展预防结核病的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注意性别差异, 改善卫生及居住条件, 倡导健康行为, 定期进行PPD筛检, 以便有效控制大学生结核病疫情。 近几年来, 大学生结核病疫情时有爆发, 已成为危害大学生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大学生结核病患病率在0.40% ~ 1.52%之间, 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爆发流行时, 罹患率可高达2.98% ~ 4.20%[ 1 -2]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结核病控制管理的重点人群, 通过全面了解其流行特征, 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以便为制定高校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西安市5 所大学全体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病例组为在陕西省或西安市结核病医院确诊、治疗的现患或已 治愈的患结核病的大学生118例;对照组为同一所学校、同系、 同年级、不同寝室的非结核病大学生242 例。经统计分析, 病 例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和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 经多次预调查并修改的问卷。内 容包括:(1)基本情况, 如年龄、性别、专业、年级、住房、居住地、 家庭经济状况, 结核患病情况等;(2)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3) 结核病防治相关态度;(4)结核病防治的相关行为, 包括结核病 健康教育及健康行为。问卷采取匿名形式, 当场发放、当场答 卷、当场收回。每题答对得1分, 答错或未答得0分。 1.3 数据统计和分析 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 导入SPSS 11.0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检验 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界值点。 2 结果

2.1 患病大学生的性别及年龄分布 调查对象中病例组共 118例, 其中男生93例(78.8%), 女生25例(21.2%),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χ2 =16.051, P=0.000)。发病以21 岁年龄段病 人最多, 其次为20岁, 22 岁和23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594, P=0.000)。

2.2 结核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以是否为结核病人作为因变量, 各可能 影响因素为自变量, 对36 项可能影响结核发病的因素作单因 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其中1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 义, 见表1。

2.2.2 多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将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18 个变量确定为自变量, 以是否患结核病为因变量, 采用偏最大似然回归前进法进行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0.05为进入方程的标准;排除标 准为P>0.1。结果显示, 性别、年龄、医疗保障、结核接触史等 12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女性、低年龄、有医疗保障、接受 过结核病健康教育、自己有结核病提醒周围人检查等是保护性 因素;有结核接触史、未接种卡介苗、宿舍不能经常开窗换气、 吸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结核病知识掌握少等是危险因素, 见 表2。 3 讨论

调查发现, 患结核病的大学生以21岁年龄组最多, 与Lienhardt 等[ 3] 报道一致, 说明年龄的变化可能影响结核病的发生。 女性为结核病的保护因素。目前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民办 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女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约为44.52% ~ 45.62%, 而发病病例中男、女生性别构成却为78.8% 和 2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显示, 在青春期前男、女性 结核病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青春期后男性发病率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