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国签订了一份关于共同开发海洋资源的条约,该条约在签订时完全符合当时的国际法强行规则,但是两国缔结该条约并开始履行条约的义务3月后,国际社会缔结了一项国际法的强行规则,而甲乙两国的条约正好与该规则相抵触,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关于此种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根据“约定必守”的最高规范,由于甲乙两国的条约缔结于强行性规则之前,条约继续有效 B.条约自始无效
C.条约自与新的强行规则发生抵触时起失效 D.失效或继续有效由甲乙两国决定
甲乙丙三国于 1995 年缔结某项条约,该条约于1999年依照条约规定的程序进行了修订,形成 1999年修订本。甲乙两国接受了该修订本,丙国认为修订本的有关规定与本国利益不符,拒绝接受该修订本。2009年,丁国申请加入了该条约。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旧约:甲乙丙 新约:甲乙丁
A.丙国拒绝接受 1999 年修订本的行为构成退约,其不再是该公约的缔约国
B.丙国有权拒绝接受 1999 年修订本,其仍然是公约的缔约国,受1995年文本的约束 C.丁国申请加入该条约时,如果没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应受1999年修订本的约束 D.丙国和丁国之间应当适用 1999 年修订本 适用95年的规定
考点 11:斡旋与调停 共同点:都有第三方参加
区别:斡旋:第三方没有提出解决争端的方案 调停:第三方提出解决争端的方案
1、可以拒绝
2、方案没有法律拘束力
3、第三方对调停成败不承担责任
甲乙两国因某岛屿归属问题长期存在争端,积怨甚深。丙国出面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为领土归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国际法,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丙国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行为属于斡旋 B.丙国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行为属于调停 C.丙国提出的争端解决方案具有法律拘束力,甲乙两国必须接受 D.丙国对于争端解决成败与否不承担任何责任
考点 12:国际法院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国际法院可以适用世界各国所普遍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审判案件
国际法渊源:1、国际习惯2、国际条约3、一般法律原则
B.联合国秘书长可以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联合国专门机构 C.由于国际法院法官由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双重选举产生,因此受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制约 不受任何制约
D.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没有否决权 联合国秘书长:大会+安理会 双重选举制
国际法院法官:大会和安理会独立选举 常任理事国没有否决权
考点 13:国际海洋法法庭
国际法院和国际海洋法法庭均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司法机构,下列关于两者说法正确的有 A.两者都只受理以国家为诉讼当事方的案件
国际法院:国家
海洋法庭:国家、平行开发合同的中的自然人法人 B.《海洋法公约》缔约国间发生的海洋争端可以选择提交给国际法院或海洋法庭解决
没有排他性
C.两者都是常设性的国际司法机构
D.如果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平行开发合同的当事人就该合同发生纠纷可以选择到国际法院或者海洋法庭解决
考点 14:战争的开始
1、外交领事关系断绝,特权豁免继续有效,直到离境合理期限结束 2、条约关系变化:政治类条约:立即废止
一般政治经济条约:暂时停止效力 永久状态条约:继续有效 战争类条约:开始适用
3、经贸往来禁止:已经履行的契约、已经结算的债务不因此废除
4、敌国财产和公民:公用财产:可以没收 私人财产:不可没收、可以冻结、征用
甲乙两国之间爆发战争,根据战争法的相关规则,下列关于战争开始的后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一般自动断绝,外交人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自战争状态开始时终止 B.甲乙两国之间的划界条约继续有效
C.甲国对其境内的乙国公民的私有财产可以予以限制 D.甲乙两国之间签订的一切条约均立即失效
考点 15:战时中立
1、战时中立不同于用久中立
2、义务a、不作为义务b、防止义务c、容忍义务 下列关于战时中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立国是指在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开始后,非交战国所选择不参与战争、保持对交战双方不偏不倚、公正中立的法律地位
B.中立国的地位根据国际条约确定,在平时和战时都必须履行其中立义务,不得任意选择或放弃其地位 永久中立
C.中立国不得直接或间接向任何交战国提供军事支持或帮助,但如果平等地给予交战双方则是允许的 不允许
D.作为联合国会员国的中立国,即使联合国安理会作出使用武力的决定,该中立国仍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保持中立,可以不参加实际战斗
考点 16:海牙体系
1、条约无规定不解除当事国义务 2、军事必要不解除当事国义务 3、区分对象原则
4、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a、过分杀伤力的武器:核武器不禁止b、不分皂白的战争手段方法
c、改变环境d、背信弃义
22.甲乙两国之间爆发了战争,根据海牙体系的规定,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国在与乙国的战争中,使用了某种新型作战方法,造成乙国大量平民伤亡,由于该作战方法在任何条约中未被规定,因此,甲国的做法是符合国际法的
B.甲国根据情报,认为乙国的武装分子躲藏在一居民聚居区内,于是对该居民区实施了轰炸,甲国的这一行为符合国际法
C.甲国在与乙国的战争中使用了某种炸弹,该炸弹中所含放射性物质对乙国的水源造成了污染,甲国的这一行为违反了国际法 改变环境
D.乙国士兵化装成平民,对甲国军队进行了攻击,乙国的这一行为符合国际法 背信弃义
考点 17:日内瓦体系 1、传统战争、武装冲突
2、交战国是非缔约国,战争国仍适用
3、可以对非缔约国适用
4、战时平民、伤病员、战俘
甲乙两国爆发了战争,甲国加入了涉及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日内瓦公约》,而乙国没有加入。根据《日内瓦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乙国没有加入日内瓦公约,因此在与甲国的战争中不能适用公约
B.由于乙国没加入日内瓦公约,甲国在对乙国作战过程中可不遵守有关保护平民及战争受难者的规则
C.现甲国占领乙国的安图省,为获取情报可对乙国平民采取强制手段 D.战争停止后,甲乙两国的战俘应即予以释放并遣返
考点 18:国际刑事法院 特征: 1、补充性
2、灭绝种族罪、战争罪、危害人类罪、侵略罪 3、限于规约生效后2002年7月
4、个人责任(区别于国际法院) 无期徒刑 适用:
1、案件所涉一方或多方是缔约国 2、犯罪被告人是缔约国国民 3、犯罪在缔约国境内实施 4、非缔约国可以请求管辖
国际刑事法院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于2002年7月成立,所在地为荷兰海牙。以下关于该机构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刑事法院可以管辖跨国进行的普通刑事犯罪 B.国际刑事法院主要审理国家间的争端
C.国际刑事法院只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 D.如果在某非缔约国境内发生了规约所规定的国际罪行,该国拟将此罪行交由国际刑事法院管辖,则国际刑事法院可以对该案件进行管辖
国际私法
考区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制度
考点 1:基本概念 冲突规范:
1、单边:直接规定
2、双边:推定 不动产所在地法 3、重叠:同时适用
4、选择性:选择适用a、无条件选择b、有条件选择
“结婚条件,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属于下列哪一种冲突规范? A.双边冲突规范
B.无条件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C.有条件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D.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准据法:
1、必须经冲突规范的指引 2、只能是实体法
3、需根据具体案件确定
下列有关准据法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准据法属于冲突规范的一部分 经指引而非部分 B.准据法的本质特征是必须经冲突规范指引 C.准据法是具体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体法
D.在反致情况下,内国冲突规范所援用的外国冲突规范也是准据法
考点 2:基本制度
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涉外民事关系的定性,适用法院地法律 识别
B.外国法律的适用将损害中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适用中国法律 公共秩序保留 C.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
D.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适用自然人国籍国法律 经常居所地法
根据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及相关法律,关于外国法的查明,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对于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一律由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行政机关负责查明 B.如当事人选择适用外国法,则该外国法由当事人提供,法院不必依职权查明 C.不能查明外国法律或者该国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国法律
D.对于我国法院在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时发生的适用外国法的错误,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
考区二 国际民商事法律适用
考点 1:民事主体---属人法 1、权利能力 行为能力 2、宣告失踪 宣告死亡 3、人格权
自然人:经常居所地 法人:
1、一般:登记地法
2、特殊(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登记地、主营业地法 诉讼时效——涉外民事关系应当适用的法律即合同的准据法
达尔文公司是一家在美国(登记地)注册的公司,其主要经营活动位于中国(主要营业地)境内。现达尔文公司与中国大力公司因合同问题发生纠纷,中国大力公司就该案在上海某法院起诉。双方此前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适用合同履行地意大利的法律。法院在案件审理中首先要确定达尔文公司的行为能力问题和诉讼时效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达尔文公司行为能力的认定,适用双方协议选择的法律即意大利法 合同准据法 B.对于达尔文公司行为能力的认定,适用登记地法即美国法
C.因达尔文公司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法院可依据主营地法即中国法认定其行为能力问题 D.本案涉及的诉讼时效问题依据意大利法确定
考点 2:物权
1、船舶与航空器所有权、抵押权---本国法(船旗国法、原船舶登记国法、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 2、优先权---法院地法
2009 年 10 月,香港A公司向大连海事法院起诉,根据其对我国B公司货轮“明星号”享有的货款抵押权求偿。经法院调查,“明星号”是我国 B 公司从希腊租用的一艘原在巴拿马登记的光船。大连海事法院在处理该案时,应适用下列哪一法律? A.香港法 B.希腊法 C.巴拿马法 D.中国法
考点 3:债权
(一)合同之债
甲公司为我国一大型国有企业,因生产线设备老化急需更新,与一家美国公司设于日本的子公司乙签订供销合同。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在3个月内分四批提供一成套生产线设备,并由乙公司负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