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脸谱教学设计

走进京剧的世界——《唱脸谱》教学设计

铅 山 二 中 于 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学法: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的学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京胡脸谱面具、京剧场面的简单打击乐器 六、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15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这节音乐课,首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欣赏完之后请大家回答问题。 学生欣赏的同时,教师对视频京剧片段《卖水》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问题一:同学们刚才所欣赏的曲子属于什么?(戏曲) 问题二:戏曲分好多种,刚刚我们听到的属于?(京剧) 教师介绍京剧: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人民群众包括国家领导人都喜爱京剧、会唱京剧。是南方的四大徽班音乐与湖北的汉调音乐相互影响,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曲调和表演方法,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的。一个美国人这样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所以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国宝,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的世界,探索京剧奥秘。 环节二 视听感知,走近京剧:

我们一起来学学京剧的表演手段:唱、念、做、打,在介绍做时,教师教学生简单的京剧动作:女生学习云手动作,男生学习山膀动作,并分组练习。

学习京剧的行当!它可以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介绍,展示幻灯片。 1.生:老生、小生、武生、红生。 2.旦: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 3.净:正净、副净、油花脸、武净。 4.丑:文丑、武丑、方巾丑、丑婆。

介绍:古代男子成为生,女子成为旦。净行是什么呢?(大花脸)净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