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则是K==;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

2NO2(g)反应的快慢

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使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减小;②2NO(g) +O2(g)

由反应速率慢的反应II决定,所以反应的活化能E1

(2)A电极通入NO、NO2,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HNO3,因此该电极为负极,通入O2的电极为正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于是酸性环境,所以该电极的反应式为O2+4e+4H=2H2O;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若NaOH、NO2的物质的量都是0.2 mol,则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会产生0.1mol NaNO3和0.1molNaNO2;由于溶液的体积是1L,c(NO2-)=0.1mol/L,c(NO3-)=0.1mol/L 。NaNO3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则c(NO3-)=0.1mol/L;而NaNO2是强碱弱酸盐,NO2-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c(NO2-)<0.1mol/L;溶液乙为0.1mol/L的CH3COONa,该盐是强碱弱酸盐,CH3COO-水解消耗,因此n(CH3COO-)<0.1mol;根据HNO2、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NO2>CH3COOH,所以水解程度:CH3COO->NO2-,因此等浓度的CH3COONa、NaNO2中离子浓度c(CH3COO-)< c(NO2-),故三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O3-)>c(NO2-)>c(CH3COO-);溶液甲是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NaNO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溶液乙为CH3COONa溶液,水溶液显碱性,由于CH3COONa水解程度大于NaNO2,所以碱性乙>甲,要使溶液甲和溶液乙的pH相等,可采用向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碱NaOH,使溶液的pH增大,也可以向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使乙的pH减小,故合理选项是bc。 【点睛】本题以氮氧化合物为线索,考查了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活化能的关系、化学平衡常数及应用、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电离平衡常数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应用等知识,涉及知识面广,全方位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及灵活应用能力。准确掌握化学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1.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元素M是组成物质Ca5(PO4)3F的一种元素。元素M的气态原子逐个失去第1个至第5个电子所需能量(即电离能,用符号I1至I5表示)如表所示:

-+

- 11 -

元素M化合态常见化合价是_________价,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Ca3(PO4)3F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3)PO4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键角为_________,其等电子体有_________ (请写出两种)。

(4)CaF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aF2晶体中与Ca最近且等距离的Ca数目为_________;已知Ca2+和F-半径分别为a cm、b 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为摩尔质量,则晶体密度为_________g·cm-3(不必化简)。

(5)已知MgO与CaO的晶体结构相似,其摩氏硬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原因为_________。

2+

2+

3-

【答案】 (1). +2 (2). [Ar]4s (3). F>O>P (4). sp (5). 正四面体形

23

(6). 109°28′ (7). SO4、CCl4等 (8). 12 (9).

2-

(10). MgO>CaO

(11). Mg半径比Ca小,晶格能较大 【解析】 【分析】

根据处于同一电子层内相邻电子的电离能相差不大,不同电子层内相邻电子的电离能相差较多分析;结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利用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分析该物质中的元素电负性大小;根据微粒的空间构型、等电子体概念分析判断PO43-的结构,并学会运用晶胞结构中微粒的相对位置,判断微粒距离及晶体密度大小,利用微粒半径大小分析物质的硬度和熔沸点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1) 根据元素M的气态原子的第I1-I5电离能大小可以看出:I1、I2相差不大,二I2、I3电离能相差较多,说明M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Ca5(PO4)3中元素有Ca、P、O三种元素,只有Ca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原子半径大,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化合价为+2价;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Ca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4s2或写为1s22s22p63s23p64s2; (2)Ca3(PO4)3F中非金属元素有P、O、F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F>O>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所以按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F>O>P;

(3) PO43-的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故P原子杂化为sp3杂化;由于孤对电子对数为0,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其等电子体有SO42-、CCl4;

- 12 -

2+2+

(4)根据CaF2晶胞结构可知:在每个晶胞中与Ca2+离子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a2+有3个,通过每个Ca可形成8个晶胞,每个Ca计算了2次,所以与Ca离子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a有(3×8)÷2=12个;将CaF2晶胞分成8个小正方体,正方体中心为F离子,顶点为Ca,晶胞中共有4个钙离子、8个氟离子。立方体的对角线为2(a+b),则晶胞的对角线为4(a+b),晶

-2+

2+

2+

2+

2+

胞的边长为,根据晶体密度计算公式可得该晶体的密度=g/cm3;

(5)MgO与CaO的晶体结构相似,由于离子半径Ca2+>Mg2+,离子半径越大,与O2-形成的离子键的键长就越大,晶格能就越小,物质的硬度就越小,故其摩氏硬度的大小关系为MgO>CaO。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涉及元素的推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应用、原子的杂化、晶胞密度的计算等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扎实物质结构的基础、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用均摊法分析、解决晶体密度等问题的能力。 12.G是药物合成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体,下面是G的一种合成路线:

已知:

- 13 -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其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D的名称是__________。

(3)由C和E合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分子结构中含苯环的还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6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1:1: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一种即可)。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CH3CH2Cl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巴豆醛(CH3CH= CHCHO)的合成路线______ 。

【答案】 (1). (2). 羟基、羰基 (3). 取代反应 (4). 对

羟基苯甲醛 (5).

(6). 3

(7). 或 (8).

【解析】 【分析】

根据A、C结构及分子式的区别,结合已知条件,可得到B物质的结构简式及其含有的官能团的种类;并根据B、C结构的区别分析出B产生C的反应类型;并利用该反应类型逆推分析出D的结构简式,根据系统命名法对D命名;在判断D的同分异构体时种类时,要从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方面,结合题干要求分析,书写出相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根据C+E生成F时的变化,利用元素的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用已知物质CH3CH2Cl,结合题目已知信息,合成需要制备的目标产物巴豆醛(CH3CH= CHCHO)。

【详解】(1)根据A、C结构,结合题干已知信息和B的分子式,可知B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 14 -

,该物质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羰基;B与CH3I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C和HI;

(2)D与CH3I发生取代反应可产生,逆推可知D为对羟基苯甲醛;

(3)由C和E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

F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的同分异构体分子结构中含苯环,且能

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还有、、,共3种,其

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6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1:1: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或;

(5)以CH3CH2Cl为原料制备巴豆醛(CH3CH= CHCHO),可以先水解得到乙醇,再把乙醇催化氧化得到乙醛,最后利用题信息合成巴豆醛,具体合成路线为:

- 15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