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解练:第十一讲功和机械能

【2019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

解练:第十一讲功和机械能十一讲 功和机械能

【考纲要求】

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会正确使用W=FS计算功的大小;

3.理解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能用公式计算功率,知道功率的推导公式P=Fv及应用;

4. 理解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会用η=W有用/W总计算机械效率; 5. 知道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6. 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能正确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命题趋势】

与运动、功率等知识结合命题;结合功、功率、运动、机械效率等知识综合命题;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结合功、功率等知识命题;用能的转化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考点探究】

考点一、 功的概念的理解

【例1】在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解析: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人给水桶的力的向上的,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A不符合题意;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人给米袋的力向上,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米袋做功,B符合题意;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人给汽车一个向前的力,向前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汽车没有做功,C不符合

- 1 - / 9

题意;举着杠铃原地不动,人对杠铃的力向上,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D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方法总结做功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2)这个受力物体必须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如下图中三种情况,都因为不具被功的必要因素而没有做功。

考点二、 机械效率

【例2】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

A.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B.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解析:甲、乙两个滑轮组,采用了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在不计绳子和滑轮摩擦的情况下,对重物做的功是有用动,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如果分别用它们把相同重量的货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两个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相等,额外功也一样,故机械效率相同;但是甲图由两股绳子承担物重,动力为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乙图由三股绳子承担物重,所需动力为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三分之一,所以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乙更省力,根据上面的分析,C是正确的。 答案: C

方法总结: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并非需

- 2 - / 9

要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2.机械效率是可变性:由公式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可知,如果该机械的额外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由公式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

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因此设法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如减轻动滑轮本身的重量,加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等;当额外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因此增大有用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如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考点三

【例3】如图所示,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为100m。在0.1s内有18kg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4.5s落到瀑布底端。质量为18kg的这些水从顶端落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约为( )

A.4×102W B.4×103W C.1.8×104W D.1.8×105W

解析:18kg的水大约经4.5s从瀑布顶端落到底端,在该过程中,重力的功率约 答案:B

方法总结: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与物体做功多少和做功的时间都有关系,但不是只决定于其中某一个因素。 2.功率的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答案为B。

考点四: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综合应用

- 3 - / 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