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来反映总体样本的分布。
列表比较: 类别 简单随机抽样 共同点 各自特点 从总体中逐个抽取,采取随机数表 等方法 相互联系 优点 缺点 工作量大,方法简便 不能将变异分离 不适用于总系统抽样 抽样过程中各个个每一部分进将总体均分成几部比简单随机行抽样时,采分,按预先定出的抽样更简便用的是简单规则再部分抽取 易行 随机抽样 体内部存在某种与研究总体容量较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同上 多 适用范围 总体容量较少 (这个不知每层抽样时对于异质性体被抽到将总体分成几部道啊,可能总体由差异分层抽采用简单随较强的总体的概率相分,每一部分按比是分层具体明显的若干样 机抽样或系可以将变异等 例抽取 方法较为复部分组成 统抽样 划分的很细 杂?) 节省费用,抽取可采用样本分布比总体容量较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特别是在总简单随机抽较集中、代多,总体的抽一些小的群体构成体抽样框难样、系统抽样表性相对较样框难以确调查的样本 以确定的情和分层抽样差 定 况下非常适的方法 合 对小群体的简便易行、整群抽样
28、实验为什么要设对照组?如何设对照组?
正确的设立对照,才能平衡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把处理因素的效应充分显露出来,设立对照是控制各种混杂因素的基本措施。设立对照组的意义在于使实验组和对照组内的非处理因素的基本一致,即均衡可比。
设立对照时应使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非实验因素均衡一致,也就是在设立对照时除给予处理单因素不同外,其他对实验效应应有影响的因素(即非处理因素)尽量均衡一致,才能显示“对照”的作用。即设立对照组应满足均衡性要求,做到:
1、组间除干预措施外,其他影响结果的非处理因素等尽可能相同。 2、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度及发病机会相等。 3、检测和观察方法及诊断标准必须一致。
常用的实验对照有:
空白对照 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
实验对照 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实验因素
标准对照 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而是用现有标准值或正常值做对照。
自身对照 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者身上进行,如用药前后作为对比。一般情况下还要求设立平行对照组。
相互对照 这种对照不设立对照组,而是两个或几个试验组相互对照。
配对对照 把研究对象条件相同的两个配成一对,分别给不同的处理因素,对比两者
之间的不同效应。配对对照常用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也可采用,但严格地说,很难找到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对子。
29、有刊物报道, 某厂调查纺织女工子宫下垂者为132人, 其中115人为 站立工作者, 占87.12%; 坐着工作的有17人, 占12.88%。结论为“ 站立工作是子宫下垂的患病因素”。问此项资料是否支持该项结论?
为什么?
不支持。因为题目中给的数据为构成比。分析时常见的错误是以构成比代替率来说明问题。构成比说明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或频率大小。 30、要分析 ——— 的关系,不能用方差分析法。 A 母亲年龄与出生体重 B 籍贯与血红蛋白含量 C 性别与尿液比重 D 职业与血型
3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
A 收集、整理、分析 B 对照、重复、随机 C 设计、计算、重复 D 设计、随机、对照、
32、对两地某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资料对比分析时,可采用——— 。 A 两地某病的各自总发病率比较 B 两地某病的各年龄段发病率比较 C 两地某病的标化率比较 D 两地某病的发病率进行显著性检验。
33、显著性检验中,P〈0.05 表示———。
A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小于0.05 B 假阴性的概率小于0.05 C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小于0.05 D 以上都对
34、9例肝硬化患者治疗后存活天数分别为:128,215,79,243,784,65,49, 162,215. 反
映本组资料的平均水平的取值应为162。(中位数)
35、变异系数适用于下列哪些场合:
A 反映几组具有不同量纲的计量资料的变异度大小
B 反映定量与定性资料的变异度大小
C 反映几组算术均值相差悬殊的计量资料的变异度大小 D 反映几组有缺失值数据的计量资料的变异度大小
36、 人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误用了配对资料的t检验分析本属于成组设计的计量资料。在
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
A 增大了犯I类错误的机会 B 增大了犯II类错误的机会 C 增大了犯III类错误的机会 D 增大了犯IV类错误的机会
37、 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和减少:
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抽样误差 D 责任事故
38、试验设计中必须涉及的项目为要素,试验设计的要素有:
A 试验要素 B 试验单位
C 试验计划 D 试验效应
39、已知A药对某病有效,现发现一种增效剂B,可提高A药的疗效,想通过临床试验了解
A+B的疗效是否显著地优于单用A药的疗效,应选用:
A t检验 B X 检验 C 双侧检验 D 单侧检验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
40、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1、研究某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临床观察了200名糖尿病人的血糖情况,其研究总体是
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值。
42、某年某单位报告了果胶除铅的疗效观察,30名铅中毒工人住院治疗,治疗前测得尿铅的均数为0.116mg/l , 血铅的均数为0.181mg/dl ;用果胶20天后再测尿铅均数降为0.087mg/l , 血铅均数降为0.073mg/dl,说明果胶有较好的作用, 你如何评价? 这道题主要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应该同时随机抽取若干个铅中毒的住院病人,与服用果胶的试验组构成对照,分别测量不服用果胶20天前后的血铅、尿铅的变化量;再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总体的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43、例已确诊为肠憩室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甲乙两种饮食,观察食物排除时间(小时),试问两种食物对肠蠕动效果有无差别?问可用那一种检验方法:
甲组 76 75 44 55 51 66 69 68 52 60 71 62 70 75 乙组 97 74 79 83 95 101 98 95 52 64 68 88 83
n1=14, 平方和=58418,和=894,样本标准差=10.11 n2=13, 平方和=91927,和=1077,样本标准差=15 F=(标准差1/标准差2)2=2.2 T=|x1(均数)-x2(均数)|/ Sx1-x2=|63.857—82.846|/4.89=3.88>t25,0.01单侧=2.485 所以,有极显著差异。 44、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说明其重要性,并按实验设计原则评述下面问题: 研究者为研究ADI药物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设计如下试验:在甲幼儿园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儿童各50名组成试验组,服用ADI 药物(剂量按年龄、体重严格计算);在乙幼儿园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儿童各50名组成对照组,不服用ADI 药物。但两个幼儿园参加此项试验的儿童的饮食、作息时间和体育活动情况是完全相同的。结果发现:甲幼儿园150名儿童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乙幼儿园150名儿童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P〈0.001 〉。于是,研究者得出结论:ADI药物有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你认为如何?为什么? 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或四大原则)及意义是: 对照原则:设立对照是控制各种混杂因素的基本措施; 随机化原则:提高对比组之间均衡可比的重要手段,是控制选择性偏倚唯一有效的方法。也 2 是资料分析、统计推断的理论基础; 重复原则:重复是消除非处理因素影响的又一重要手段; 盲法原则:作为一条附加原则,通过减少主观上的干扰来更好地控制误差。 该实验设计不合理,结论不可信(不科学???哪个说法好一些啊:() 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做好随机化。随机化是实验研究中据设计要求,每一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任何一个组中去,分组的结果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本实验中在甲幼儿园的一定被分到实验组而乙的一定是对照组。 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虽然“两个幼儿园参加此项试验的儿童的饮食、作息时间和体育活动情况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没有考虑其他的未知因素的影响,(如易感度及发病机会可能不相等???不敢确定,因为老师把环境因素什么的给否认了)实验前的基础条件不同,即均衡性不存在,因而不能显示“对照”的作用。 所以,合理的设计应该是在甲幼儿园抽的5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乙幼儿园也同样,然后合并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后续分析。 By RRChen P.S.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不知道与老师的本意有多大距离。 这道题似乎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各抒己见,争取拿到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 God bless us! 45、某地抽查了360名男性红细胞计数,均数为4.66Χ10/L,标准差为0.5746Χ10/L,同时抽查了255名女性红细胞计数,均数为4.18Χ1012/L,标准差为0.2910Χ1012/L。问:这个资料取自什么实验设计? 随机抽样 46、有人在研究耐力训练与提高战士体质的关系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以血乳酸为主要观察指标,用20名连队的战士按训练方案进行耐力训练,以机关同龄的20名战士为对照,对照组进行日常活动,观察经4周训练后,两组战士进行一定量的运动时血乳酸的变化。 两组战士训练前后血乳酸(mg/L)观测结果 组 别 训练前 训练后 训练组 38.2 ±3.5 33.1 ±3.1 ** 对照组 40.0 ±4.0 38.9 ±3.5 * * 与训练前比P<0.01 # # 与对照组比P<0.01 答:因为机关兵与连队兵是不同的,所以如果用机关兵作对照,不符合实验设计中设置对照对均衡性(是指在设立对照时除给予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对实验效应有影响的因素尽量均衡一致)的要求。这是该实验设计的错误。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