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的原核表达
一、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将重组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E3。
转化步骤:
1.1 从-70℃冰箱取出感受态细菌悬液,冰上解冻;
1.2 加入质粒DNA溶液(不超过总体积10%),轻轻摇匀,冰上放置30min; 1.3 42℃水浴中热击60s,迅速置于冰上冷却10min;
1.4 像管中加入1ml SOC,混匀后37℃振荡1h(使细菌恢复生长状态,并表达质粒编码的抗性基因)
1.5 弃大部分上清,轻轻吹匀剩下的,涂布于含AMPr的LB筛选平皿上,待干后倒置,37℃培养16-24h。
2、挑取转化后的单个菌落,接种5ml含氨苄、氯霉素的LB培养基,37℃振荡培养。
3、当菌液OD600为0.6时(重组菌培养至对数期),加入IPTG终浓度至0.2 、0.4、0.6、0.8、1.0mmol/L,37℃诱导培养3h,以确定IPTG对表达量的影响;在1.0mmol/LIPTG浓度下诱导培养2、3、4、5h,确定诱导时间对表达的影响;在1.0mmol/LIPTG浓度下,分别在30℃、25℃、20℃诱导培养3h,分析温度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4、表达后取1ml菌液离心收集菌体,SDS-PAGE电泳。
5、电泳后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以2%BSA封闭2h,以标签蛋白/疟原虫单抗为一抗,HPR标记的羊抗鼠IgG 1:2000稀释为二抗,37℃各反应1h,洗涤后以DAB显色。
二、重组蛋白的纯化与复性
1、离心收集经诱导表达重组200ml,重悬于PBS(含1mg/ml溶酶菌)中,冰浴30min.
2、超声波破碎菌体,1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沉淀。
3、将沉淀用包涵体洗涤液(50mmol/L Tris-HCl PH8.0 ,1mmol/L EDTA,0.2%TritonX-100,2mol/L尿素),匀浆洗涤3次,1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沉淀。
4、用5ml包涵体变性液(50mmol/L Tris-HCl PH8.0 ,2mmol/L 2-ME,8mol/L 尿素)溶解沉淀,1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
5、将上清缓慢稀释到复性缓冲液中(50mmol/L Tris-HCl PH8.0 ,0.1mmol/L氧化型谷胱甘肽,1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0.5mol/L尿素),调整复性液中蛋白的浓度为100ug/ml,4℃复性24h.
6、离心收集上清,过Ni+ -NTA亲和层析柱,以洗脱缓冲液(含20-100mmol/L咪唑的复性缓冲液)洗脱,分布收集洗脱峰,对蛋白纯化过程进行SDS-PAGE分析。
7、纯化蛋白于4℃PBS透析过夜,核酸蛋白仪测定蛋白浓度,滤过除菌后-20℃冻存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