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作者:雷敏

来源:《体育学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梳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并从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精品课程、微课和慕课4个方面着手,了解分析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存在表现形式单一,忽视教学方式信息化建设,未能体现大学体育的课程特性和开发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学校体育;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教学改革;中国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为了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许多高校都踊跃尝试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开展信息化课程建设。大学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大学体育课程的整合,它是解构传统教学模式,即改变过去传统的讲台授课或者操场技术教学,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在運动实践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大学体育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针对高校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大学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课程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信息社会课程变革的一种方式,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方法渗入到课程之中,应用信息技术平台“重构”现代课程的过程。课程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课程的文字转变成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中,同时让学习者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课程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文化环境下,解构传统课程体系和重新建构新课程体系的过程。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融合信息技术,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中的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将这些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教育资源开发、教学系统平台建设和成绩评价与处理等课程建设内容相结合,最终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

1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 1.1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6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中有21门体育课程,其中体育专业院校课程10门;非专业院校体育专业课程8门,只有3门大学体育课程,分别是东南大学“大学体育”、东北大学“滑冰”和中南大学“舞龙舞狮”。

截至2016年6月,在共享国家精品资源课的“爱课程网”上检索发现,“视频公开课”中有3门体育课程,其中只有1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体质密码与体育运动”是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共享课”有18门体育课程,包括东南大学的“大学体育”、中南大学的“舞龙舞狮”、东北大学的“滑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体育”、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高职体育”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实用体育”6门大学体育课程。“中国大学MOOC”只有华东师范大学的“体育与健康”1门体育课程。

“爱课程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其课程建设比较规范、科学,属于示范课程,其信息化建设的表现形式是以视频教材为主,网络课程为辅。例如,“体质密码与体育运动”视频公开课采用讲授型视频教材,5个学时的视频教学录像,还可以通过写评论进行课堂互动。“爱课程网”作为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在网络上共享,其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共性。“资源共享课”中的体育课程备有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和学习指南,技术课的视频录像是演示型的视频教材;注册登录后,在观看教学视频时,还可以随时进行笔记、评论和提问,从而增强技术课视频教材的互动性。也有个别课程除教学录像之外,还增加了PPT文稿演示和电子教案。而“大学MOOC”中唯一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则采用微视频的方式,实现在线开放网络课程建设。 1.2网络精品课程建设

截至2016年6月,在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http://www.iingpinke.com)上检索到体育类精品课程共318门,其中大学体育类课程133门,体育专业课程185门。在133门大学体育类精品课程中,有“大学体育”48门、“健美操”15门、“体育”11门、“体育与健康”8门、“公共体育”和“乒乓球”各7门、“篮球”6门、“排球”5门、“足球”和“民族传统体育”各3门、“体育舞蹈”“游泳”和“田径”各2门、“体育理论与实践”“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评价”“专项体育课”“大学球类选项”“毽球”“舞龙舞狮”“太极柔力球”“体育艺术”“羽毛球”“网球”“滑冰课”“体育(海上专业)”“航空体育”和“职业实用体育”各1门。

根据课程的性质,可以将这些课程分为综合体育占59.4%、舞蹈与健美操占13.5%、球类运动18.0%、田径占1.5%、民族传统体育占4.15%、体质测试占0.8%、游泳占1.5%和滑冰占0.8%,以此得出大学体育类网络精品课程。其中24门球类运动中,乒乓球7门,篮球6门,排球5门,足球3门,羽毛球、网球和球类综合各1门。可见大学体育类精品课程所涵盖的体育项目较为广泛,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体育课程”的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133门大学体育类精品课程由124所高校制作,按照学校的类型划分,985、211学校34所,省属地方学校69所,高职专科学校21所。从学校的地域分布来看,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除去吉林、云南、青海、西藏和新疆,其他地区都有分布。由此可见,大学体育类网络精品课程所属学校分布较为广泛,各类学校均有涉及。

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的课程都设有CAI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设计、例题习题和文献资料等课程资源,大学体育课程也是如此。虽然该平台中的大学体育课程有133门,门数较多,类别较为齐全,但就课程本身而言,其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简单、粗糙。

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上的大学体育课程,其课程资源以教学设计和电子教案为主,多数有教学课件,但教学录像较少。从课程信息化建设的角度看,教学设计(内容主要是教学大纲)和电子教案都属于电子文档,可以归为课程建设的范畴,但与课程信息化建设还有较大差距。简单地说,电子教案和教学大纲还算不上信息化建设,教学课件是信息化建设最简单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精品课全民终身学习课程平台上的大学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表现形式以CAI课件为主,很少开展课程的视频教材建设,网络课程只是简单的课程教学大纲与电子教案的资源共享,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建设。 1.3微课建设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一种微型在线视频网络学习课程,时长10min左右,核心是应用信息技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重点开展教学。2012年,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举办推动了各个学科不同课程的微课建设,大学体育的微课建设也以此为契机,开展得如火如荼。检索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http://weike.enetedu.com/),查找到体育课程微课共有224门,其中体育专业课程104门,大学体育课程120门,大学体育课程中只有7门微课获得优秀奖。

分析这些参加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大学体育微课,基本上都是演示型的教学录像,教学设计大同小异,教学模式均是技能传授模式,是碎片化的技能动作学习,需要學生重构整体技能。虽然,微课具有易操作性、技术性低、随机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随拍随用也比较方便。但总体而言,大学体育课程的微课建设还有待加强,应进一步提高其微课质量及学习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1.4慕课建设

“十三五”之后,我国高校开始以慕课为主要形式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慕课就是“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它是一种开放式的网络学习方式,其实质是低成本、精品化、生成式和可广泛共享的在线微课程。从实质上来看,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平台,是远程教育和网络课程的深化和发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