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认知角度看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作者:王应应 林俐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8期
摘 要:听力是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语言学习者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当理解新的听力材料的时候,学习者会把头脑中已存的知识和新的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利用图式来理解新的听力内容。因此,新的听力材料的理解其实就是听力内容与图式互动的结果。本文从认知角度研究了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的关系,旨在研究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以及在各个听力阶段所要采取的合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认知;图式理论;英语听力教学;阶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8—0—02
作为英语四大基本技能之首,听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语言技能,据美国学者W. M. Rivers和M.S.Temperly,听占人类交际活动的45%,十四大基本技能中运用频率最高的技能。同时它也是习得和理解新的语言知识和提高其他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高低,也决定其他几项基本技能的运用。这就是为什么英语听力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主要解决英语听力课堂中教学死板,缺乏新意,学生丧失激情和兴趣,课堂效率低等问题,彻底扭转目前英语听力教学最薄弱环节的局面。 一、听力教学现存问题 (一)“三部曲”式的课堂教学
依照行为理论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听力的训练就是对学生的刺激—激发—反应,如果一次刺激不够,老师会重复播放,直到学生做出一定的反应,就是刺激成功。教师的在课堂的任务就是简单的“播放录音—核对答案—重新播放”,这种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的使用会导致学生课堂兴趣下降。 (二)有限的学习时间
大学英语听力课一般是每周2个学时,即90分钟。去除老师核对答案的时间,学生真正感受纯正英语的时间也不过一个小时。而且这段时间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待激活的状态,思想紧张,情绪压抑,有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很难带着好奇和兴趣主动地接受。 (三)听力课堂“打酱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多数学生练习听力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仅仅为了应试的要求。平时学习英语也是侧重于书面英语,像阅读、完型、翻译等。除了课堂上很短的时间以外,课下几乎不会在听力上花费时间,即使在欣赏英文电影时,大多数学生只看中文字幕,没有注重对英文台词的观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对个人严格的要求,直接影响听力课堂上效率的提高。
二、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最早是德国心理学家 Kant.I. 在1781年提出的,他认为是图式把概念和感知对象连接起来,Bartlett和Anderson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后来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在80年代将此理论发展完整,他认为图式是信息加工的基础,是一种记忆结构,不仅包括多范围的信息知识如语言、文化,而且包括已形成的神经反应模式。Bartlett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对图式理论作出这样的理解“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1932,201),Carrel和Eisterhold认为图式就是已习得的知识框架(1983,553—573)“大脑中存在着的知识称为背景知识,这种知识的结构称为图式”。(何广铿,1996)图式就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图式是指存储与大脑中的知识结构、经验和思维方式,这些构成一系列有组织的背景知识帮助学习者预测和理解新的材料。江娟(2008)认为图式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图式掌握和图式激活。图式掌握就是信息的储存,它是有规律的整体,处于动态发展和变化状态;图式激活是对理解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认知图式建立联系,新信息必须与已存的信息相吻合,才能顺利完成处理过程,而那些不相吻合的信息处理,则需要调整图式,转换思想观念,重新建立预测,不断靠近已有图式,直达最终保持一致。
有三个过程影响认知的发展:同化、顺化和平衡,(吴瑄&王林艳,2010)同化是指在学习者在接受刺激时,很容易就把它纳入原有的图式之中,使其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这一过程是个体对外界刺激过滤或转变的过程。顺化是指通过改变个体的内部结构—图式来吻合现实中新信息的过程。平衡指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个体来促进认知发展的过程,是指从一个平衡学习阶段向另一个更高的学习阶段过渡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习的目标就是建构认知结构,既已形成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后续学习的基石。 三、听力理解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
一般来说听力理解过程的信息处理方式有两种:“自下而上”的材料驱动加工和“自上而下”概念驱动加工的信息处理方式。(常琳,2009)
“自下而上”模式也被叫做“微观信息加工”模式,激活的信息开始于最低层次的图式,逐步向上延伸到高层次的图式。大脑对已有的语言图式信息进行分解和重组,把信息流分解成意义完整的词和词组,根据听力材料的重读的频率、语调的高低计节奏的快慢来捕捉信息着重点,同时利用语言图式中的语法知识来辨别话语的功能和意图,如图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扎实的语言基础如基本词汇、习语、句型结构和语法对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自上而下”模式又叫“宏观信息加工”模式,这一加工过程中听觉感知的信息激活大脑中已存的图式,学习者可以利用这些图式提出假设、核实假设、揣摩话语涵义,根据既定信息预测内容的发展,同时借助分析、推理、综合和判断来验证假设的可行性并适当的纠正假设,这一过程涉及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和复杂的语言重组活动,尽力构造与个体相吻合的信息,同时也就理解了材料的意义。也即“自上而下”模式指个体利用“背景知识”来理解材料,这里的“背景知识”是长期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知识,可以是语言知识,也可以是基本常识和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理解听力材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四、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过程的启发
一般的听力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阶段,即听前阶段,听力过程以及听后阶段,就以上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的关系来分别对每个阶段的听力过程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听前阶段
“自下而上”的模式表明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对听力完整理解产生很大的影响。这要求听者在听力之前要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小技巧,如单词的连读、变音、弱化、重音和失音等。同时也要加强语法和词汇两方面知识的积累。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背景知识相关的活动,建立或激活内容图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同的小组都可以进行模拟表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如果听力材料不在学生熟识的背景知识以内,教师可以帮助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典型视频短片,并附上相关的文字说明,教师可以给出必要的讲解。 (二)听力理解的过程
在听力过程中,一般要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来对进入瞬间记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完成解码、有选择的注意和重组的过程。首先,鼓励学生利用“自上而下”的听力模式来理解材料,学生可以背景知识为出发点,结合材料题目、问题选项、关键词汇或图片来激活头脑中的各种图式,进而预测内容大意。其次,也要运用“自下而上”的策略对材料中细节进行精听,不能遗漏了一些重要信息。这样学生能够根据头脑中的已存图式主动积极的推理过程,准确、迅速的解码构建或匹配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充分合理的运用联想和推理的方法构建图式。 (三)听后的巩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