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除avR导联外,大多数导联ST段抬高,凹面向上 B、avR导联上ST段抬高,而大多数导联的ST段下移 C、V1-5导联的ST段抬高,弓背向上 D、V1-5导联ST段下移 E、低电压
15、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特点:(A)
16、急性广泛前臂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是(C)
X型题
1、下列哪项属于正常变异( )
A、一过性肺型P波 B、早期复极综合征 C、SISIISIII综合征 D、一过性一度房室阻滞 E、二度窦房阻滞 (A、B、C、D) 2、正常婴儿心电图的特征,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
A、小儿心率较成人快 B、常显右心室占优势的QRS波群特征 C、肢导和右胸导联出现T波低平倒置
D、左心室电压常占优势 E、P波时限较成人稍短 (A、B、C、E) 3、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左室肥大、心尖型V7-9出现巨大倒置T波
B、ST-T改变常见,心尖型V4-6出现巨大倒置T波 C、病理性Q波发生率高于心肌梗死
D、病理性Q波常见于I、II、IIIavL、avT-BVt V6
E、病理性Q波深而宽,时限>0.04s (A、C、E) 4、低血钾的心电图表现为以下( )
A、T波平坦或倒置 B、ST段轻度压低 C、P波振幅和宽度增加 D、P-R间期延长 E、U波显著增加,可高于T波而与T波隔合 (A、B、C、D、E)
5、指窦性心动过缓正确的是( )
A、P波为窦性 B、成人窦性P波频率一般<60/min
C、PR间期≥0.12s D、长的PP间期与短的PP间期不成倍数关系 E、PR间期≤0.12s (A、B、E)
6、以下有关室性过早搏动描述错误的是( ) A、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P-QRS波群
B、其前无相关的P波 C、ST-T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同 D、代偿间期绝大多数不完全 E、QRS波群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图形 (A、C、D、E)
7、短PR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PR间期<0.12s B、QRS波时限正常 C、QRS起始部有预激波 D、PJ间期正常 E、无继发性ST-T改变 (A、B、D、E)
8、以下心电图表现对室速有诊断意义( )
A、QRS宽大畸形 B、室性融合波 C、心室夺获 D、P波与QRS无关 E、P波不能分解 (A、B、C、D)
填空题
1、用心电图描记器所记录的典型心电图由P波、QRS波、T波、U波所组成。 2、T波为心室肌复极电位变化,多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相同)。
3、正常人左、右心室壁心肌厚度明显不同,左心室为右心室的 3 倍。左心室高电压表现V5或V6的R波> 2.5 mV或RV5+SV1 > 4.0 mV(男性)或> 3.5 mV(女性)。 4、心律失常分类方法未统一,现按解剖学与电生理特性分为以下两类:(一)激动起源异常;(二)激动传导异常。
5、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根据早搏发生的部位,可分为 房性 早搏,交界区性早搏、室性早搏、以室性早搏最为常见。 6、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失去协调一致的收缩,使心排出量 下降 ,心电图特点为各导联 P 波消失代之以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 f 波,频率为350-600次/s,以 V1 导联明显。
7、心脏传导阻滞可以是传导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也可以是 迷走 神经张力增强引起的功能性抑制,按传导阻滞发生的部位,分为 窦房 传导阻滞, 房内 传导阻滞, 房室 传导阻滞和 束支 传导阻滞。
8-15题
8、P波代表 两心房 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宽度不超过 0.11s ,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 0.25mV ,胸导联不超过 0.2mV 。
9、P-R间期代表自 心房 开始 除极 至 心室 开始 除极 的时间,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年人的P-R间期为 0.12~0.20s。
10、QRS波群代表全部 心室肌除极 的电变化,正常成年人多为0.06~0.10,最宽不超过0.11s。
11、右心房肥厚,扩张时,P波 尖而高耸 ,其幅度≥ 0.25mV,在心电图中II、III、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称为 肺型P波 。
12、左心房发生肥大时,P波增宽>0.11s,常呈双峰型,双峰间期≥0.04s,以在 V1 导联最为显著,称为二尖瓣型P波。
13、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为提早出现一个 增宽变形 的 QRS-T 波群,QRS时限常>0.12s,T波方向多为主波 相反 ,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的QRS波前无 P波 。
14、房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为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 P’ 波,QRS波 一般不变形,P’-R>0.12S,代偿间歇常 不完全 。
15、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是各导联无正常 P波 ,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通常以 V1 导联为最明显,心房 f 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心室律 绝对 不规则。 16、心室颤动是 心脏停跳 前的短暂征象,心电图上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同齐的 低小 波,频率达200~500次/分。
17、I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为 P-R间期延长。
18、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是 P 波与 QRS 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节律、 房率 高于 室率 。 C型题 1、“顺钟向转”位时可见于( A )
A、右心室肥厚 B、左心室肥厚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可 2、“逆钟向转位”时可见于( B )
A、右心室肥厚 B、左心室肥厚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3、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上升不应超过( C )
A、0.3mV B、0.5MV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4、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A)
A、血钾过低 B、血钾过高 C、两者均可能 D、两者均不可能 5、右房肥大时心电图上可见( A )
A、肺型P波 B、二尖瓣型P波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6、左室高电压在心电图上可表现为( A )
A、V5或V6的R波>2.5mV或V5的R1波+V1的S波>4.0mV(男性)或>3.5mV(女性) B、V1 的R波+V5S波>1.05mV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7、室性早搏的代偿间歇是( B )
A、不完全的 B、完全的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8、房性早搏的代偿间歇是( A )
A、不完全的 B、完全的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9、交界性早搏产生的逆行P?波位于( C )
A、QRS波之前 B、QRS波之后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0、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 D )
A、P-R间期恒定 B、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1、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 C )
A、P-R间期恒定 B、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文化现象是( C )
A、P波规律出现 B、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后漏脱一个QRS波群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3、不完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时限为( B )
A、大于0.12S B、小于0.12S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4、心电图中的P波代表( A )
A、两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B、两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5、心电图中P波在各导联中的方向为( C )
A、向上 B、向下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心电图题库
名称解释
1、 心律: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跳动的节律。
2、 心电轴:一般指平均QRS电轴,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 3、 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4、 P-R间期:从P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5、 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6、 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7、 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8、 Q-T间期:自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9、 二尖瓣P波: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0.12s,常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
以Ⅰ、Ⅱ、AVL导联明显。 10、 心律失常: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 11、 窦性心律: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属于正常心律。 12、 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 13、 预激综合征:在正常的房室结传导途径之外,沿房室环周围还存在附加的房室传
导束。 14、 导联轴:在每一个标准导联正负极间均可画出一假想的直线。 15、心电轴左偏:心电轴从-30o逆钟向转动至-90o范围。 简答题
1、 肢体导联的组成:标准导联Ⅰ、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
2、 二尖瓣型P波心电图特点: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0.12s,常呈双峰型,两
峰间距≥0.04s,以Ⅰ、Ⅱ、AVL导联明显。
3、 心律失常的分类:激动起源异常;激动的传导异常及激动起源、激动的传导异常均存
在。
4、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5、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P波规律出现,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波在
Ⅰ、Ⅱ、aVF、V4-V6、直立,aVR倒置。
6、 期前收缩的产生机制:折返激动,触发活动,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7、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正常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通常
以V1导联最明显,心房f波的频率350-60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QRS波一般不增宽。
8、 心脏传导阻滞的分类: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及分支阻滞。
9、 交界性逸搏心律:是最常见的逸搏心律,见于窦性停搏以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
其QRS波群呈交界搏动特征,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慢而规则。
10、室性逸搏心律:多见与双结病变或发生于束支水平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其QRS波群呈室波形,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可以不十分规则。
1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如果偶
尔出现P波下传心室者,称为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2、房室传导阻滞的类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3、期前收缩按异位搏动发生的部位分类:房性,交界性,室性,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交界性比较少见。
14、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演变:损伤性ST段的抬高,缺血性T波倒置,坏死性Q波的形成。
15、左室高电压心电图表现:胸导联V5或导联V6的R波>2.5ms,或V5的R波+V1的S波>4.0ms(男性)或>3.5ms(女性)。肢体导联中,Ⅰ导联的R波>1.5ms,aVLR>1.2ms,aVF导联的R波>2.0ms,或Ⅰ导联的R波+Ⅲ导联的S波>2.5ms.
16、正常心电图有哪些波段组成: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Q-T间期,U波。 17、QRS的常见形态:qR,qRs,Rs,R,rsR′,rS,RS,rSr′,Qr,QS.
18、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组成:窦房结,结间束,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束支,以及蒲肯野纤维。 论述题
1、 叙述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P-R间期:从P起点至
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U波。Q-T间期:自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2、 心电图导联体系的组成:①肢体导联:包括标准导联Ⅰ、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AVL、AVF。②胸导联:属单极导联,包括V1-V6导联,有时还选用V7-V9导联,V3R-V6R导联。
3、 心电轴的临床意义: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30o-+90o之间,电轴从+90o顺钟向转至+180
o范围为心电轴右偏,从-30o逆钟向转至-90o范围为心电轴左偏,-90o— -180o之间为心电轴极度右偏或不确定电轴。心电轴的偏移,一般受心脏在胸腔内的解剖位置、两侧心室的质量比例、心室传导系统的功能、激动在室内传导状态以及年龄、体型等因素影响。
4、 左房肥大的心电图特点:①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0.12s,常呈双峰型,两
峰间距≥0.04s,以Ⅰ、Ⅱ、AVL导联明显。②V1导联上P波常呈先正而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且PtfV1≦-0.04mms。
5、 左室肥大心电图特点:①胸导联V5或导联V6的R波>2.5ms,或V5的R波+V1的S
波>4.0ms(男性)或>3.5ms(女性)。肢体导联中,Ⅰ导联的R波>1.5ms,aVLR>1.2ms,aVF导联的R波>2.0ms,或Ⅰ导联的R波+Ⅲ导联的S波>2.5ms.②可出现额面心电轴左偏。③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但一般<0.12s.④出现ST-T的改变。 6、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分期:①早期(超急性期)。②急性期。③近期(亚急性期)。
④陈旧期(愈合期)。
7、 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①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或无相关的P波;②期前
出现的QRS行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s,T波方向多与QRS的方向相反;③往
往为完全性代偿间隙。
8、 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①、期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有所不同;
②P′-R间期通常大于0.12s;③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隙。
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①发作时有突发、突止的特点;②频率一般在
160-250次/分,节律快而整齐;③QRS形态一般正常(伴有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传道时可呈宽QRS波)。 10、 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①频率多在140-200次/分,节律可稍不齐;②QRS波群
宽大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s;③如能发现P波,并且P波频率慢于QRS频率,房室分离,则诊断明确;④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11、WPW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①P-R间期小于0.12s;②QRS波群增宽≧0.12s;③QRS起始部有预激波;④P-J间期正常;⑤出现继发性ST-T改变。
12、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①结合临床资料;②描记正确和清析的心电图;③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④对心电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⑤利用梯形图分析复杂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