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诊断学名解

1.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诊断工具来检查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2.视诊:是医师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3.叩诊:是手指叩击身体表面部位使之振动产生声音,并根据声音的特性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4.嗅诊:是以嗅觉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关系的一种诊断方法。

5.深部滑行触诊法:嘱病人张口平静呼吸医生以并拢的二,三,四指末端逐渐压向腹后壁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如为肠管或索条状包块:则应作与长轴相垂。

6.双手触诊法:用两手进行触诊,右手按滑行触诊法进行,而左手将被检查的部位或脏器托起推向右手,以便能清楚地触及检查脏器,必要时可嘱病人侧卧。此法常用于检查肾脏、脾及肝脏。

1.自主体位:患者可以自由活动而不受限制。 2.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已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 3.强迫体位:为了减轻疾病的痛苦,患者被迫采取的体位。

4.蹒跚步态: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似鸭状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及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5.慌张步态:起步后小步急速趋行,身体前倾的慌张步态见于震颤性麻痹患者。 6.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两颊紫红,口唇紫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 7.蜘蛛痣:为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好发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大小不一,直径可由帽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 8.玫瑰疹:为直径2~3mm的鲜红色圆形斑疹,手指按压可褪色,松开时又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皮肤,为伤寒、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

9.白癜:为大小不等的多形性色素脱失斑片,可逐渐扩大,但进展缓慢,无自觉症状也不引起生理功能改变。常见于白癜风。

10.肥胖:是指体内中性脂肪积聚过多,体重增加,当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者。 11.慢性面容:面色灰暗或苍白,面容憔悴,双目无神,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

12.满月面容:面如满月,皮肤发红,常有痤疮,女性有小须。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

1. 老年环:类脂质沉积在角膜边缘及周围,出现灰白色混浊环,称为老年环。

2. 角膜色素环:角膜边缘出现的黄色或棕色环,环内缘清晰,外缘模糊,与铜代谢障碍有关,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3. 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照射瞳孔,正常人受照射光刺激后,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照射光后双侧瞳孔立即复原,称为对光反射。

4眼球震颤:眼球出现一系列快速水平或垂直的往返运动,称为眼球震颤。 5. 镜面舌:舌体小,舌面光滑无苔,见于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或慢性萎缩性胃炎。 6. 颈静脉怒张: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若取30°~45°的半卧位时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

7. 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因心脏收缩瘤体膨大并向后下方挤压气管,而触及随心脏搏动的气管向下曳动,称为Oliver征。

1.Kussmaul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

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为Kussmaul呼吸。

2. 桶状胸:胸廓的前后径增加,与左右径几乎相等或超过左右径,呈圆桶状。常见于肺气肿病人,亦可见于老年或矮胖体型者。

3. 佝偻病时,沿胸骨两侧各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隆起,似串珠状,称佝偻病串珠。 4.鸡胸:胸廓的上下径较短,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胸骨下段前突,前侧肋骨凹陷。 5.漏斗胸:胸骨下段剑突处明显向内凹陷,形状如漏斗。

6.肋膈沟:胸部前下肋骨外翻,自胸骨剑突沿膈肌附着处向内凹陷,形成一带状沟。 7.胸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称为胸膜摩擦感。

8.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又称为触觉语颤。

9. 胸廓扩张度:呼吸时,胸廓随之扩大和回缩,有一定的运动范围,即胸廓扩张度。 10.管样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11.支气管呼吸音是由口鼻吸入或呼出的气流,在声门、气管及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类似将舌抬高,呼气时所发出的“哈”音。

12.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依据其性质的不同,分干啰音和湿啰音两种。

13.哨笛音又称高调干啰音,音调高似乐音,根据其性质常被描述为哮鸣音、飞箭音、咝咝音等。因中等口径以下的支气管,尤其是细支气管狭窄或痉挛所致。

14.震颤:为心前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微细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相似,故又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

15.奔马律:是指舒张期额外心音出现在第二心音之后,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共同组成的韵律,犹如马蹄奔驰时的蹄声。

16.抬举性心尖搏动:由于左心室肥大,心尖搏动强而有力且范围较大,用手指触诊时,可使指端抬起片刻,故称抬举性心尖搏动。

17.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正常向外凸起,如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向内陷者,称为负性心尖搏动。

18.大炮音:是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分离,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产生极响亮的S1,称为“大炮音”。

19.二尖瓣开瓣音: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压力升高,心室舒张时紧张的二尖瓣被强而有力的左房血流压向左室,弹性尚好的二尖瓣迅速开放后又突然受阻引起瓣叶振动所致的拍击样声音。

20.二联律:期前收缩规律出现,可形成联律。如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二联律。

21.期前收缩:在规律的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室收缩,其后可有一较长间歇。22.心音分裂:左、右两侧心室活动不同步的时距较正常明显加大,组成S1 、S2的两个主要成份的时距延长,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裂成两个声音的现象。

23.心脏杂音:心音以外出现的一种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声音。 24.连续性杂音:杂音连续出现于收缩期与舒张期。常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25.心包摩擦音:指脏层与壁层心包由于生物或理化因素致纤维蛋白沉积而粗糙,以致在心脏搏动时产生摩擦而出现的声音。

26.肝-颈静脉回流征:当右心衰竭引起肝脏瘀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也可见于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 27.额外心音: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维持时间较短的声音。

28.Austin—Flint 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由于舒张期血流由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将二尖瓣前叶冲起,造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称为Austin-Flint杂音。 29.Graham—Steell 杂音 二尖瓣狭窄患者肺动脉压增高、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时,肺动脉瓣听诊区出现柔和的吹风样舒张期反流性杂音,称为Graham-Steell杂音。

1.蛙状腹: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平卧位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腹部似蛙腹状。 2.舟状腹: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凹陷几乎紧贴脊柱,使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腹部外形呈舟状。

3.板状腹: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因腹膜受到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造成腹壁紧张,硬似木板。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