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文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文化建设

作者:秦志国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21期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网络的逐步形成,如何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公众出行的能力、提升高速行业的品牌形象逐渐成为高速公路管理者日益关注的课题。本文从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高速公路运营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实施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指出了文化建设的原则、思路和途径,为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01

高速公路是近十几年才兴起的一项新兴产业,承载着庞大的现代物流,担当着特殊的服务使命,传递着日新月异的信息和文明。这些重要职能本身的文化含量以及充分发挥这些职能对文化的需求,决定了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文化建设的不可替代性。 一、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的内容不够全面、不能协调发展

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但是,在部分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中,上述三个层面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上都存在着不足。在精神文化上,构成要素没有明确。有的缺少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哲学、企业伦理等内容,价值观体系也存在着零散、疏松的问题;在制度文化上,存在着制度与精神文化脱节的现象,与企业的理念不一致,甚至背离了其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在物质文化方面,由于建成时间不长,大部分高速公路都只重视物质文化在观赏性和形式上的表现功能,而忽略了其作为理念载体的作用。 2.文化建设的措施不力

高速公路各管理单位没有把文化建设纳入到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还没有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往往重形式轻内涵,或者侧重于制定更多的规章制度,忽视了以人为本,创造出一种每个员工都能发挥才干的企业文化环境,还没有把文化作为促进事业发展、提升运用管理水平、塑造品牌形象的动力源泉。 3.文化发展不均衡、缺乏个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不均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上的不均衡。高速公路贯穿南北、连接东西,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各省的每条路段都设立一个管理单位。地域、体制的不同,造成管理单位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推进力度产生不均衡,二是高速公路内部在收费、路政、养护、经营等部门的岗位性质不同,还没有和交通行业发展历程和高速公路行业的性质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内容上没有新意、活动形式和载体雷同,标语口号、企业精神都似曾相识,缺乏行业特色和针对性。

二、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的产品就是服务。在建设高速公路文化时,既要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根据高速公路的特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围绕“人”的主体建立内外层面的文化,并向外延伸,赢得社会认同。

1.培育有行业内涵的理念文化

一是努力塑造全新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宗旨,激发员工团结协作、努力工作的热情,为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二是要树立高起点、高标准的奋斗目标。在制定企业奋斗目标是应本着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原则,树立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具有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三是注重培养员工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意识。高速公路是技术密集与人员密集结合的行业,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员工之间的协作配合,必须构建一支相互信赖、团结协作的高校团队。五是注重培养员工甘于寂寞、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精神。 2.建立有行业特点的制度文化

一是一般制度。是指企业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二是特殊制度。是指企业的非程序制度,它与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及责任制度等一般制度相比,更能够反应一个企业的管理特色和文化特色。三是企业习俗。是指企业长期相延、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动等。它主要由精神文化所主导,又反作用于精神文化。 3.创建有行业特色的服务文化

对于高速公路来讲,服务文化就是我们的生命线,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仅有利于缓解收费与缴费之间固有的矛盾,而且能够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交通形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是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措施。从细节入手,从司机客户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便民服务。二是向过往司乘人员发放便民服务卡和承诺卡,设立24小时公众服务电话,完善路况信息发布载体和设施,提高为客户出行服务的能力。三是针对路政工作具有执法和服务双重功能的特点,要求路政人员做到“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强化服务意识,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执法形象。 三、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正确理解,制定方案

要正确理解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根据高速公路行业的特点,塑造出富有时代特征、凸显行业特色、为员工所理解和接受、能容纳全体职工利益和要求的价值观,避免陷入盲从、照搬、形式的误区。首先是在调查、分析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基础上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和定位,形成设计方案;其次,在总结分析发展历史、传统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炼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并进行教育和推广;然后,根据核心价值观和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后,组织内外宣传,形成品牌形象。 2.加强宣传,强化培训

作为一种群体意识,要在职工心中扎根,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精神灌输和经常教育。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各种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版报、网站、信息刊物等各种宣传工具,采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宣讲报告、座谈研讨等多种宣传手段,反复宣传自己的文化和体现文化精神的先进典型,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和浓厚的舆论环境。 3.严格考核,完善机制

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建立完善的机制,把文化建设情况作为日常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奖优罚劣的直接依据。只有把思想教育和管理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规则和制度的约束之下,执行力才有了强大的保证,才能把文化真正建立起来。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创新是一个单位发展不歇的强大动力。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公众日益提高的出行服务需求,高速公路行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实现职工在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才能塑造卓越、具有高速公路特色的企业文化。

作者简介:秦志国(1971–),男,汉,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高速收费管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