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先进事迹

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先进事迹

文章标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先进事迹 她把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甘当居民群众的勤务兵,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她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通过真诚服务使社区大家庭充满亲情,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她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她就是全省首位直选产生的小巷总理,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先后荣获全国社区服务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泉城巾帼十杰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社区党员干部,她甘当居民群众的勤务兵,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

社区是居民群众共同的家园,***始终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像亲人一样帮助群众,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

三级智力残疾的李道鲁和肢体残疾的张建华夫妻二人失业在家,仅靠摆地摊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后来噩运再次降临到这个原本就很脆弱的家庭,夫妻二人同时被确诊为癌症。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看着还在上学的孩子,他们夫妻二人真是欲生无路、欲死不能。得知这一情况后,***和其他社区干部分头行动,一方面做

他们夫妻的思想工作,帮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一方面向社区居民发出倡议,救助这个困难的家庭,组织发动群众为他们捐款1万多元,并到李道鲁原工作单位协调医疗费报销事宜。由于某些细节问题,李道鲁的医疗费一时报不了,***就一边找其单位积极争取,一边千方百计搜集相关材料,补办有关证明,有时一天要从历下区到天桥区往返好几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该单位负责人紧握着***的手说:真是没有想到,一名社区干部与居民非亲非故,却甘愿为他们的事吃这么多苦,受这么多累,这个忙我们帮了。当李道鲁夫妇从***手中接过14000多元救命钱的时候,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作为一名社区党员干部,她以公仆之心对待群众,成为居民的贴心人,使社区大家庭充满亲情

辖区内的济钢集团机械公司宿舍拥有退休人员近300人,仅退休党员就有50余人。可是由于单位领导忙于改制,忽视了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使得大家虽同住一院,可邻居之间互不关心,每个人都有满腹牢骚,又由于他们对社区工作的不了解,刚转到社区时,也不信任居委会的工作。针对这一现象,***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主动靠上去了解其职工情况,通过对院中住户进行详细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宿舍院里有一职工叫杨仁凤,患有严重的肝炎,已无法上班,而她丈夫又下岗,孩子正在上学,生活非常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居委会及时为其申请了低保救助,逢年过节还上门走访,把政府的捐助送到她家里。每逢9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都与工作人员一起为老人送去蛋糕祝寿,九九重阳节还为老人们送去鸡蛋,路素珍老人接到礼物

后,激动不已,她说:原先在单位也没享受过这种待遇,而如今却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院里下水道不通了,***知道了就立刻找人去疏通……这些点点滴滴的工作,在院中引起了很大反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赢得了院中居民的信任,大到居民购房,小到孩子入托,居民都要请***去作参谋,她已成为居民公认的贴心人。如今的宿舍院邻里互帮互助,家家和和睦睦,一个散乱的居民楼俨然被治理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园。

作为一名社区党员干部,她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努力解决群众就业难,打造零失业社区

再就业工作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居民群众热切盼望解决的问题。***始终以解决群众盼望办的,就是党和政府应该干的为宗旨,全力以赴帮助群众解难题。

甸柳新村第一社区作为一个动迁社区,社区居民组成相对复杂,其中原国营大厂的下岗和失业人员较多,再就业压力很大。为此,***一有空就到居民家中走一走、转一转、聊一聊、看一看。在走访中,***了解到社区居民杜建刚夫妻双双失业,生活没有着落,就积极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鼓励他自主创业。并多方考察市场提供市场信息,把居委会的门头房低价租给他,帮助他在小区里开一家肉食店。但他在办理营业执照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维尔康公司提出至少要交3万元才能发证,这对一个生活困难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天天去公司联系、做工作,仅用一周时间,由居委会担保花3000余元就为他办好了执照,使他的生活有了基本保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