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重点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大气概述

1.大气中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在气象学上的意义。

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同时,臭氧层的存在也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对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生存起了保护作用。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它的增多也会对提高植物光合效率产生一定影。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它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空气和地面有增温效应。 水汽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参与大气温室效应形成,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影响云雨及各种降水,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有着直接影响,最终影响到植物及农作物的产量。

2.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各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依据:世界气象组织根据大气温度和水汽的铅直分布、大气的扰动程度和电离现象等不同物理性质,把大气分为五层。 特点:

对流层 是靠近地表的大气最底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平流层 位于对流层顶到距地面约50~55km的高度,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水汽含量极少。 中间层 是从平流层顶到距地面85km左右的高度,气温随高度

的增加迅速降低,有空气的垂直运动,几乎没有臭氧存在。 热成层 又称暖层,位于中间层顶至500km左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迅速升高,大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

散逸层 是大气的最高层,又称外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很少变化。

3.名词解释: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饱和差。

饱和水汽压: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水汽达到此限度,空气就是饱和状态,这时的空气称饱和空气。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力称为饱和水汽压,它是温度的函数。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

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称为饱和差。它表示实际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4.饱和水汽压和相对湿度与温度有何关系。

在气压一定的条件下,饱和水汽压是随温度升高而很快增大的。 相对湿度U=e/E*100% e不变时,气温升高,E上升,导致U下降,反之,气温下降,导致U上升。

5.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水汽压 e=UE*100% 饱和差d=E-e 第二章 辐射

1.名词解释:辐射通量密度,太阳常数,大气透明系数,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

辐射通量密度:自然界物体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发射或吸收的辐射能量称为辐射通量密度,单位为(W/m2)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 大气透明系数:太阳辐射在大气中被减弱的程度还与大气透明程度有关,常用大气透明系数P表明大气透明的程度。

总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对森林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其占太阳直接辐射的比例随太阳高度增加而增加。

2.基尔霍夫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表明在一定温度下,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收率之间关系的定律。____α=ε____在一定的温度T 下,物体对某波长

λ 的吸收率α 等于该物体在同温度下对波长的发射率ε 。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_________________

Et是温度为t的绝对黑体发射的辐射总能量,ζ是斯蒂芬-玻尔兹

曼常数。

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热力学温度成反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