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邓晓芒 赵琳
绪论
这里,我们对全书的基本线索作一个总的提示,即指出西方哲学史各个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
首先我们将看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即使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为基础、并以人对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这个时期的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及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为此人们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这是西方理性思维的萌芽时期,理性思维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主观和客观分离开来,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去把握客观规律。所以西方哲学在古希腊的诞生同时也就是西方科学精神的诞生。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构成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哲学主要是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哲学和一神论的宗教哲学。主观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更深邃的世界,但只有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历练中掌握了适用于一切对象的逻辑理性工具之后,对这个世界的深入才不会流失于不可言说的内心体验,而能有步步为营的创获。所以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虽然是对古代哲学的一次彻底否定,但本身却是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前提的,没有希腊哲学的修养,我们无法理解中世纪哲学。同时,中世纪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精神的一种自我深化,西方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
西方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以文艺复兴为开端的近代哲学。这种哲学的主题是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这种探讨本身又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分别表达了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的原则和人(包括支配自然的人)的原则,这两大原则在上帝的保证下相互过渡和统一,形成近代精神的张力。其次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展开了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即认识论问题,表现为由笛卡尔所开创的理性派哲学和由培根所开创的经验派哲学对人类认识之谜的探讨,其中双方又就认识对象的本体论问题各自分化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不同的方向。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则将这种认识论的成果向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全面放大,并冲击到上帝的统一性纽带而导向无神论。第三个层次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师们开始了用主观能动的精神去建构客观世界并由此实现主客同一的伟大目标的进程,最终在黑格尔那里构成了一个认识论、本体论和逻辑学三统一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
西方哲学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现代和当代哲学,这不是我们这本西方哲学史所要讨论的主题。但本书也特别设立了“向现代哲学过渡”的一章来阐明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我们认为,尽管现代和当代哲学五花八门,但从纯粹哲学的角度看无非四种形态,即先验哲学、经验哲学、非理性哲学和辩证哲学。因此我们在这一章中讨论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辩证哲学、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哲学、孔德等人的经验主义的实证哲学,最后还提到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必须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内以往的西方哲学史通常都是把马克思的哲学排除在外的,这样做的理由显然并不是一种学术性的理由(如西方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不算一个哲学家之类),而恰好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的做法。马克思的哲学既然产生于西方哲学的肥沃土壤中,它当然就是一种西方哲学,回避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这早已是人所皆知的常识。但时至今日,这一常识竟然尚未得到西方哲学史教科书的体现,似乎德国古典哲学没有产生出它最重要的成果就直接跳到了现代西方哲学,这是极不正常的。事实上,将马克思的哲学还原到它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客观历史位置,并不会有损于它的真理的光辉。恰好相反,由于这种承前启后的位置,马克思哲学获得了它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新的生命力,展示出了它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在希腊语中,“哲学”(υιλ?σουια)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只有那种探寻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追问自然万物的本原和根据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这种狭义的哲学即对于自然万物的最普遍的原理与原因的探索,是希腊民族所首创的一门独立学术。
希腊哲学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哲学阶段,第二阶段是在逻各斯的基础上从自然哲学走向形而上学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解体并专注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阶段。
第一节 早期希腊哲学
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指——
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学派——以自然物质说明万物本源,奠定自然哲学的基础。
南意大利地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初步涉及了事物的抽象本质,开启了形而上学的基础。 爱非斯学派——强调前代哲学范畴的对立,一否定多,静止否定运动,本质否定现象。
共性——都致力于寻找本原,强调其作为万物的开端或者本质的重要意义。这一努力终结于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之中,用感官知觉和逻辑论证对客观实在性的本院本身进行了解构,将人作为万物的尺度。
一、米利都学派
1、泰勒斯
泰勒斯(Thal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被誉为“哲学之父”,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因为水是万物产生的原创和运动的原因。这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尝试。这是第一次以哲学
的方式(而非神话的方式)表述关于本原的思想(尽管“本原”这个概念是由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首先使用的)。他由此被看作希腊哲学的创始人。
2、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70年)是泰勒斯的朋友和学生,据说他最早使用“本原”(?ρχ?,又译作“始基”)这个概念,认为本原应当是一切“无定形之物”(απειρον,即“无定形”之意,又译作“无限”)。“无定形”是阿那克西曼德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式的表述,这意味着哲学思维层次的提高。与泰勒斯不同,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事物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基本元素(如水)的转化,而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中分离出来,因此,所谓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
3、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6年)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提出了气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如果说泰勒斯的水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肯定性的表述,而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性的表述,那么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则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表述。气一方面是一种与水一样的自然物质,另一方面却比水更加具有无定形的特点,它是一切无定形之物中“最”无定形的一个,因而能作为一切无定形之物的代表。“气本原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思想。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31年)早年曾就学于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曾到埃及、巴比伦等到地游学,从那里获得了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数”,他们认为万物的本原应当是有定形的东西,而万物共同的有定形的东西就是“数”,这是一种与米利都学派完全不同或相反的思维倾向。除了从感性的东西上升到抽象原则之外,他们还抛开了前人推崇“无定形”的做法,通过数的确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形”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直到近代定量化的精密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从奥尔弗斯宗教那里继承并发展了关于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思想,这种强调灵、肉分离甚至相互对立的思想突破了希腊人传统的灵肉统一观念,构成了源远流长的西方唯灵主义的雏形。它后来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而融入基督教中,成为基督教神学的理论砥柱。
三、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4—前501年)是爱非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他出身于爱非斯王族,本应是王位的继承人,但却由于热爱哲学而隐退山林,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赫拉克利特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愤世嫉俗、蔑视民众,满脑子精英意识,他远离城邦政治,潜心于一种神秘的沉思生活,由此造成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极度晦涩。
火本原说 赫拉克利特在留存至今的著作残篇中明确表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与米利都学派一样,坚持用某种无定形之物来说明世界的产生和变化。不同的是,他把万物的本原规定为火。但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的创新意义并不在于用另一个不同的东西来说明万物及其转化,而在于强调了这种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的,亦即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这种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又被赫拉克利特表述为“逻各斯”。
逻各斯 “逻各斯”(λóγο?)一词的原意是“话语”,也由此而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逻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它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西方哲学中语言学精神的出现,语言及其规律和结构(逻辑)从此成了哲学家们离不开的一个参照维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当然也可以很自然地就过渡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具有数或量的必然规律,但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并不仅仅是量的必然性,而更主要的是一种质的必然性,这种质的必然性只有通过逻各斯(话语)才能表达。
辩证法的奠基人 赫拉克利特被公认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辩证思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第二,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第三,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四、爱利亚学派
1、克塞诺芬尼
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0年)是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个对神人同形同性的希腊神话进行公开批判的人。众所周知,神人同形同性是希腊神话的最基本的特点,克塞诺芬尼的批判正是针对着这一基本特点而展开的。他之所以要否定与人同形同性的多神教,是由于他在哲学上总结米利都学派的“本原”(“有一个东西,万物产生于它,万物又复归于它”)、毕达哥拉斯派数学本原的“一”、赫拉克利特的“一切是一”的逻各斯,而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一”。唯有“一”才是“神”,神则是唯一的。这种归谬法尽管非常粗糙,其中的一些论证明显地带有牵强的色彩,但是他毕竟开创了一种逻辑论证的方式,这种论证方式在爱利亚学派的其他哲学家那里被发展为一种具有深刻的思辨内容的“诡辩”,并经过智者派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在苏格拉底那里形成了希腊的辩证法。
2、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0年)出身于爱利亚的豪门望族,曾经为母邦立过法,他用六韵步诗体写过一部哲学著作,在那里他不点名地批评了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存在与非存在 克塞诺芬尼的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神”被巴门尼德表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ˊεον,又译作“是”、“有”等),而与此相区别的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则被他称为“非存在”。巴门尼德自觉地站在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面上,认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根本区别。
3、芝诺
芝诺(Zenon,鼎盛年约在公元前468年)是巴门尼德最喜爱的学生,虽然他本人在哲学思想上并没有什么新建树,但却运用克塞诺芬尼开创的归谬方法,系统地论证了其师的基本观点。巴门尼德的“存在”的基本特点是不变不动和独一无二,这是只有靠抽象的思维才能把握住的特点;芝诺则要用归谬法来说明,作为感官对象的运动和多在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从而来反证巴门尼德的观点。
否定运动的论证 在否定运动这一方面,芝诺的论证有“二分法”、“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飞箭不动”和“运动场”等。
否定多的论证 在否定多这一方面,芝诺提出了“大小的论证”、“数的论证”、“地点的论证”、“谷粒的论证”等,这些论证无非是要说明,如果存在物是多,则必然导致自相矛盾。
对于芝诺的这些论证,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无聊的诡辩,而应该从这些带有诡辩色彩的论证中发掘出深刻的辩证成份。亚里士多德把芝诺称为辩证法的创始人,是有着充分根据的。
第二节 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
在这一时期,雅典成为希腊文化的中心,上述各位思想巨擘除恩培多克勒和德谟克利特之外,都麇集于雅典(德谟克利特也曾访
问过雅典)。从伯里克利从政(约公元前469年)到亚历山大去世(公元前323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雅典城邦成为各种哲学思想大放异彩的繁茂园圃。
一、智者派
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希腊文化的中心,在希腊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专门以教授“智慧”为生的人,他们向人们传授论辩术、修辞学等方面的技巧,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人被时人称为“智者”。智者派严格地说来并非一个统一的学术派别,智者们彼此在哲学思想、政治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是他们都擅长于逻辑推理和语言技巧,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其思想中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充斥着惑人耳目的诡辩。
1、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前421年)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阿布德拉城,是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而且也是第一个采用所谓“苏格拉底式的讨论方法”的人。普罗泰戈拉将注意力集中于城邦生活的智慧,而对古希腊先贤们所讨论的自然哲学和神学宇宙论缺乏兴趣。如果说希腊早期的学派——无论它们彼此之间的观点是如何对立——都把世界本原问题当作关注的焦点,那么普罗泰戈拉则是古希腊第一个撇开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家。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因此,“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人是万物的尺度”无疑是对希腊作为“一”和“尺度”的“逻各斯”的解构。但他并没有抛弃逻各斯,而是把逻各斯“打碎”成了每个人内心的主观原则,使神圣的“一”变成了世俗的“多”。可见他虽然强调人的感觉的相对性,但并不是一个感觉论者,而只是以感觉的相对性为例来证明人的判断或逻各斯的相对性。
理论的相对性 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有一条基本原则,即“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这条原则在实践上源于智者们进行论辩的需要,而在理论上则开创了一种主观辩证法,即把赫拉克利特所发现的客观世界的对立引入到思想中,使之尖锐化而成为矛盾。他将矛盾仅仅看作是主观方面的分歧,认为这些分歧只要言之成理,就都是可以成立的,从而导致了一种“一切皆真”的相对主义。
2、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5—前380年)出生于西西里的雷昂底恩,著有《论自然或非存在》等书,活了一百多岁才无疾而终。
高尔吉亚同样把矛头对准了爱利亚派,他严格坚持爱利亚派的逻辑论证方法,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专注于从理论上证伪爱利亚学派的基本命题。高尔吉亚的怀疑主义还力图证明,一切客观对象都是假的,进而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也是假的,再进而我们对这种认识的表述仍然是假的。他用了三个命题来表达这三层意思:“第一个是:无物存在;第二个是:如果有某物存在,这个东西也是人无法认识的;第三个是:即令这个东西可以被认识,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无物存在” 高尔吉亚首先设定了其反命题“有物存在”,然后运用归谬法来证明命题“有物存在”不成立,即通过揭露反命题的荒谬性来证明命题本身。
“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 对此他仍然运用归谬法从两个方面来证明:第一,“如果我们所思想的东西真实存在,凡是我们所想的东西便都存在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天上飞或者一辆车在海上行驰,而显然这些事情并不存在。第二,“如果我们所想的东西真实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就思想不到了”,但是六头十二足的女妖和吐火怪兽这些并不存在的东西却可以被思想。因此,爱利亚派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这一命题不能成立,由此证明了“如果有某物存在,这个东西也是人无法认识的”。
“即使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 对于第三个命题,高尔吉亚认为,“我们告诉别人时用的信号是语言,而语言并不是给予的东西和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语言,语言是异于给予的东西的。”因此,即使我们对某物有了认识,也不能告诉别人。
高尔吉亚的怀疑主义也仅限于一种形式论证,他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纯粹从逻辑上对爱利亚学派的观点进行了反驳。高尔吉亚的这三个命题关注的是思想的形式而非内容。
二、原子论者及其先驱
1、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2—前432年)是西西里岛南部的阿克拉伽人,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不仅在天文、气象、生物等方面卓有建树,而且精通医学,他也是阿克拉伽新建立的民主政权的重要领导人,晚年由于遭政敌的陷害而被迫流亡,不知所终。
四根说 恩培多克勒在综合早期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四根说”,第一次明确地把本原理解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有四种——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每一种都是永恒不变的有定形的“一”,不能互相转化;但它们结合和分离则产生变化和“多”,它们“在时间的流转中轮流占据上风”,但总量不变,只是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世间万物。
爱与恨 恩培多克勒在哲学上的第二个重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在作为原素的本原(四根)之外,又提出了两个独立的作为动力的本原——爱与恨,认为正是这两个东西造成了四根的聚散和万物的生灭——爱的力量使四根组合而生成万物,恨的力量则使四根分解而毁灭万物,两种力量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交替占上风。恩培多克勒虽然已把爱和恨置于四根之外作为独立的动力因,但尚未从性质上与物质元素完全区别开来。
流射说 恩培多克勒也是第一个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论的哲学家,他在“流射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同类相知说”的认识理论。他认为,客观事物发出一种流射,作用于人的感官。正是由于同类元素在孔道中的相通,我们的感觉才能够发生,认识才成为可能。
2、阿那克萨戈拉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希腊殖民邦克拉左美奈城,他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他的思想渊源是米利都学派,尤其深受阿那克西美尼的影响,同时也熟知爱利亚学派的哲学观点。阿那克萨戈拉哲学构成了恩培多克勒哲学与德谟克利特哲学之间的必要中介。 种子说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世间千差万别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本原,这无限多的本原就是各种事物的最小微粒,他称之为“同类的部分”,即“种子”。万物都是由各自的种子构成的。种子的种类和数量无限多(因为世间事物是无限多的),体积无限小,性质永远不变如一。但不同类的种子在性质上却彼此相异,各具有“不同的性状、颜色和气味”。同时又认为“一物的本性被认为是它所包含的那个最多的成份的本性。” “一切中包含着一切”,从而从事物的内部结构上说明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心灵 心灵是独立的、自为的和能动的,它从外部推动宇宙,使种子才从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并组合成各种事物,但它本身却与这个宇宙相分离。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精神和物质区分开来,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归到了精神的一边,而物质则被视为被动的东西。阿那克萨戈拉实际上把宇宙的心灵看作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认为“努斯[心灵]不论大小,都是一样的”,从而就将一种主观目的注入了客观世界的进程之中。 3、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前370年)是阿布德拉人,曾拜留基波和阿那克萨戈拉为师,他一生涉猎极广,著述颇丰,同时代无人可以望其项背,可惜这些著作至今仅存残篇。
原子与虚空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是由原子和虚空共同组成的。“原子”(’?τομο?)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后单位。原子具有如下特点:①内部充实的、不可分和不可入的基本粒子,原子虽然是构成一切具体事物的最后单位,但是原子本身却是不可感知的;②数量无限,性质相同,相互之间只有形状、次序和位置方面的差别,原子构成事物就如同字母构成单词一样;③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由于方向不同而相互碰撞,形成漩涡运动并构成万物,受因果必然性决定。④不生不灭的本原,万物的产生与毁灭不过是原子的聚散。
原子与运动 原子与四根或种子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原子具有能动性。德谟克利特否认原子受其他东西的支配,而主张原子本来就在运动的观点,他把运动看作是原子的固有属性。同时,德谟克利特又认为,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是由原子构成的,从而否定了“心灵”自身的独立性,根本取消了用外在的精神性原因来解释物质运动的可能性,从而在原子与虚空的基础上确立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影像说 德谟克利特在认识论上提出了一种比“流射说”更接近科学的“影像说”,他认为,每一个物体都会发出一种与自身形状相似的影像,这种影像通过空气的作用而在我们的眼睛里压下印记,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这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首次明确的表达。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高峰,它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较为完满地解决了一与多、存在与非存在、本原与运动、理性与感觉等重大理论问题,使古希腊的结构自然观达到了完备的形态。这种形态首次做到了不用任何神或精神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界,而只凭自然物质本身来解释自然,对后世一直到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