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之一中外作家及作品介绍

20、李白

(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后人称他为“诗仙”。他的作品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送友人》等。他的诗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著有《李太白集》。 21、高适

(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早年过着流浪生活,四十岁后一度做过封丘县尉。后投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为左骁卫兵曹兼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深得肃宗重用,官至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有《高常侍集》。高适为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代表作有《燕歌行》《别董大》等。高适诗反映生活面宽,在艺术上具有雄伟壮健、奔放激昂、意境旷达,间有苍凉意味的特色。 22、杜甫

(712~770)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襄阳(今湖北)人,后人称他为“诗圣”,他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作品反映了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有“史诗”之称。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著有《杜工部集》。 23、岑参

(约715~770)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他的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著有《岑嘉州诗集》。 24、张志和

(生卒年不详)唐代词人,初名龟龄,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人。张志和工诗词,《渔父》(一称《渔歌子》)五首为早期文人词中著名之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阙尤为众人传诵。 25、孟郊

(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的诗感伤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说。他的代表作有《游子吟》《登科后》等。有《孟东野诗集》。 26、张籍

(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苏州(今江苏)人。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认识,与白居易相近。其乐府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很受白居易推崇。他的代表作有《猛虎行》《秋思》等。 27、韩愈

(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

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又善于铺陈,好发议论,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作品有《马说》《祭十二郎文》《师说》《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进学解》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28、刘禹锡

(772~846)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河南)人。他的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竹枝词》《插田歌》等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他的诗作还有《乌衣巷》《浪淘沙》《秋词》等。他的文章长于说理,著有《刘梦得文集》。 29、白居易

(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他的诗通俗易懂,继承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作品有律诗《钱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暮江吟》《大林寺桃花》、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30、李绅

(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人。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他的《悯农》诗二首,较有名。 31、柳宗元

(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结构谨严,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写景状物,多有所寄托。代表作有《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等。)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有《江雪》《渔翁》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32、贾岛

(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为僧,法名无本。后以诗谒韩愈,为韩愈所赏识,还俗应举,然屡试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多写荒凉冷落之景和愁苦幽独之情,诗境清奇苦涩,且与孟郊齐名,故苏轼称“郊寒岛瘦”,其代表作有《题李凝幽居》《剑客》等。 33、李贺

(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昌谷(今河南宜阳)人,后世称李昌谷。李贺在唐代诗坛上自成一家,他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善于驰聘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李长吉体”。他的诗风怪异新奇,加之他英年早逝,所以有“诗鬼”之称。其代表作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马诗》等。今存诗240首,有《昌谷集》。 34、杜牧

(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写景抒情,多清俊生动。诗作有《江南春》《山行》《赤壁》《秋夕》《清明》《泊秦淮》等。亦能文,《阿房宫赋》颇为有名,著有《樊川文集》。

35、李商隐

(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的诗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时政弊端多有所反映。诗作有《无题》《乐游原》《夜雨寄北》等。著有《李义山诗集》。 36、李煜

(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宋兵破金陵(今南京),出降,后被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则抒写多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语言生动,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在唐末五代词中具有极高的成就。他的代表作有《虞美人》《相见欢》《乌夜啼》《望江南》《浪淘沙令》《破阵子》等。 37、范仲淹

(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有政治内容,词传世仅5首,风格较为明健。代表作有《渔家傲》《苏幕遮》《岳阳楼记》等。《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诵千古。著有《范文正公集》。 38、晏殊

(991~1055)北宋著名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谥元献,世称晏元献。当时名称范仲淹、欧阳修、富弼和词人张先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