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导学案

【学习目标】 备 注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 业;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 中的地位和作用。 【问题情境】 材料一 1895年的秋天,在芜湖一个姓刘的家庭里有一对孪生兄弟降临人间,父亲给哥材料五 1945年8月,哥起名为实业,给弟弟起名为维新。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父亲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得到50岁的老人哭了,继了3000元,在芜湖郊外开了一家小型的面粉厂。几年下来,工厂越做越大,总资本达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万元… 高呼:“熬出头了!有结合教材思考,刘实业的父亲能够把企业办起来得益于哪些因素? 救了!”……两年后, 老人提着一个简单的 行李箱坐在了前往马 来西亚的渡轮上,带着 让他一生都牵挂的却材料二 1911年,刚刚接受了革命洗礼的刘氏兄弟俩,全面接手了刚刚过世父亲的生意,又难以实现的梦离开生意非常红火,在1915年左右进入了“黄金时期”。总资本达十万元…… 了家乡,离开了祖国。 结合教材思考1912——1919促进刘氏企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有哪些? 结合教材思考抗战胜 利后不久 ,刘氏企业 倒闭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疑问】

【自主探究】 备 注 1.归纳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发展过程。 2.你认为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 试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视角概述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

【课堂检测】 备 注 1.(2013年四川高考5题)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 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 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5.(2013年北京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高考18题)1893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年,有位官员上 2.(2013年江苏高考8题)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奏朝廷说:“近 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来体察沿海各口 中国轮船统计 商务情形,洋纱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较洋布行销尤 年份 船只 吨位 广。江、皖、川、 船只 吨位 楚等省,或有难 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销洋布之区,更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无不用洋纱之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地。”由此可以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得出的结论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洋纱洋布主要3.(2013年安徽高考15题)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 在通商口岸使用 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量使用进口洋纱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4.(2013年福建高考19题)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回标反馈】

【巩固练习】 备 注 (2013年浙江高考38题)(26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3)阅读材料三,按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照“把侵略同侵略带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来的社会变化分开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来”的思路,概括19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侵对中国经济的影火万家”。 响。(9分)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 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 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