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调研

1. 历史人文梳理

1.1苏州河的历史

地位: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最大的支流,上海市区就是从旧城厢沿着黄浦江和苏州河逐步扩大的,有学者称外滩是上海城市的立面,而苏州河滨水环境则是上海城市的断面。

苏州河旧名吴淞江,上海开埠后,居住在此的外国侨民乘船沿吴淞江来到苏州,他们由此把这条河叫作苏州河,现在是上海境内仅次于黄浦江的第二大河。因发源于苏州附近的松陵地区,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苏州河全长125公里,流经上海八区一县达53.11km,其中在中心城区近24m,平均河宽70~80 米,流量平均仅10立方米/秒,旱季则接近于零。苏州河与上海的历史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它源出太湖瓜泾口,穿过江南运河,流经吴江、苏州、吴县、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终于黄浦江,抵沪后经黄浦、嘉定、闵行、普陀、长宁、闸北、虹口等行政区域,在上海境内长为53.1km,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主要水上交通线和上海市区重要航道。

空间格局的演变:在唐代,吴淞江是上海地区流量最大的河流和通海航道,时至明代,由于吴淞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户部尚书夏元吉动用20万河工改造河道,把太湖水引向黄浦江,形成今天的格局。自此,吴淞江成了一条波澜不惊的内河,黄浦江和吴淞江完成了一次干流和支流的位置更换。

苏州河曾是上海最美的精致,同治《上海县志》评定当时的“沪城八景”,全部是与苏州河、黄浦江有关的,吴淞口 “海天旭日”,初春时的“吴淞烟雨”,雪天初晴,吴淞江边银辉覆地舟自横的“江皋霁雪”等等。 1.2苏州河的城市定位

苏州河在中心城区的现状特征在于:是虹口、黄浦、闸北、静安、普陀、长宁诸区的分界线、中心城分区规划南北分界线,同时又是外来货运(内河航运)的重要通道,与黄浦江共同构成城市带状开放空间骨架。

近代上海的发展就是从苏州河黄浦江的交汇处开始的,开埠后的 1845年,英国在苏州河南岸沿黄浦江一带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美国在北岸建立了美租界,这条河入江一带也曾经是英、美的“界河”,基于这些原因。苏州河河口两岸受西方影响较大,构成了特色显著的西式风貌区。 1.3苏州河的历史人文价值

外白渡桥:建于1907年,上海第一座城市钢桥,有克莱弗兰桥梁公司设计。 圣三一基督教堂:上海第一家基督教堂 查理饭店:上海第一家近代化旅馆 2. 规划

根据《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绿化建设以及景观点布置,将以6个景观集中区域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分别为吴淞路桥地区、浙江路桥地区、乌镇路桥地区、恒丰路桥地区、昌化路桥地区、曹杨路桥地区。6个地区历史主题各不相同,将结合两岸建筑、人文等特点进行特色滨河绿化开发建设。如吴淞路桥地区将以外滩源文化对周边建筑、绿地等进行相应协调建设,建设现状

当前苏州河两岸的发展不协调,同为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功能规划和明确的形象定位。而苏州河尚处于新一轮开发建设的初期,沿河各区开发力度不一,建设标准也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功能定位和规划;苏州河南岸的黄浦以商办为主,静安以商住为主,且已基本定型。南岸的经济规模、发展财力、社会事业都明显领先于苏州河北岸,呈现“南强北弱”的局面。 “苏州河已有的题材也未能好好挖掘和利用,

不能做到水岸互动、商旅互动。”陈敏举例,苏州河畔成片的厂房都拆掉了,游客已经不可能看到昔日繁华的实景,又无处可觅反映这段辉煌历史的踪迹。此外,苏州河仅有的水上旅游航线过短、码头偏少,包船游航线虽然延伸到外白渡桥码头,但没码头可靠岸。过去苏州河担负水上运输功能,海事、交港等部门主要执行货运的相关法规标准,“如今,苏州河已不再承担运输功能,可过去的标准却没调整。”

苏州河协调开发要紧扣滨河主体,充分挖掘苏州河沿岸地块历史和文化的价值,集聚开发旅游经济要素产业,以打造“苏州河城市风光带”为灵魂,以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开发带动两岸产业发展。根据苏州河各区段的资源,如闸北的历史建筑、黄浦的商业、静安的住宅、普陀的生态等,划定历史风貌圈、商业圈、生态居住圈等特色区域,形成当代“清明上河图”。 3.1建筑

长期以来,苏州河两岸的建设是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发展形成的。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致使部分地段在景观上产生了矛盾和不和谐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上的混乱无序

城市中的新建筑应该照应周边建筑已经形成的色彩环境,而在苏州沿岸,一些蓝色玻璃幕墙建筑会昂然屹立在暖灰色调的历史建筑群中。更有的房地产商,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给所建高层公寓楼涂上红绿黄蓝数种色彩,争相斗艳地屹立其间,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色彩污染。

(二)材料无法与原有历史建筑相协调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中涌现出大量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它们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苏州河两岸历史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段,赫然矗立着几座体量硕大的采用现代化材料建成的新建筑,与原有历史建筑所形成的古朴、沉着的环境气氛极不和谐。

(三)景观元素缺乏连续性

从宏观上讲,一个区域的建筑风格可以多样,但整个大环境仍然应该是统一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在风格上应该建立起某种内在的连续性。然而,苏州河两岸的新建筑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从整体上与周围的历史建筑没有任何的呼应关系,感觉很杂乱。

(四)整个环境缺乏文化氛围

谈到苏州河,人们总会想到“东方的塞纳左岸”这样一个比喻,但真要和巴黎的塞纳左岸相比,苏州河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尽管近几年来,苏州河的部分历史建筑开始引来一些文化艺术产业的入住,但是大量的房子还是被用做了建材、五金材料和工业制品的经营部门,致使苏州河在整体文化氛围上显然有些支离破碎了 3.2河岸 多头规划、各自为政的布局对沿岸公共空间的设置影响最大,两岸总长约 34 公里的岸线中,8 公里的岸线被单位或居民小区占领。 虽然只占了总长度的四分之一,破碎度却极高,41 堵隔墙分出了 43 个断块空间。不仅如此,一些新竖立起的高大建筑物夹峙河岸,挤压了河道视觉,使得苏州河陡然间成了狭窄水沟。

3.3交通

游人被动绕行:桥头人行横道设置过远,如外白渡桥南端人行横道距桥头约30m,桥西侧行人要前往外滩需绕行60m以上游人被动绕行:桥头人行横道设置过远,如外白渡桥南端人行横道距桥头约30m,桥西侧行人要前往外滩需绕行60m以上。

沿河慢行驻留空间的连续性与延伸性不佳:主要表现在沿河车行交通影响慢行通行、桥

头设计阻滞沿河空间连续、沿河驻留空间难向两侧拓展等3个方面。现状南、北苏州路为机非混行道路,两侧设置路边停车带,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慢行通行空间,同时也对滨河慢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桥头净空较高,沿岸行人必须翻越桥梁后方能继续前行,阻隔了沿河滨水空间的连续性;而沿河驻留空间稀缺且向两侧拓展受到限制,临河一侧单一的防汛墙界面阻隔了沿岸驻留空间与河流空间的视线与景观联系,另一侧则受到南、北苏州路的机动车干扰及周边大尺度地块的阻隔,难以向腹地拓展,使沿河驻留空间使用率较低 3. 景观心得评价

4.1.景观定位 4.2景观参与度 4.3河道生态系统 4.4交通

以阿姆斯特丹运河游览线路为例,其内设置了多重路线,整合了多种资源,形成水岸复合的交通游览流线。其成功之处在于利用步行、自行车、渡船、支路等形式保证路线的连续性。同时充分利用河道与河岸的高差,竖向设计合理并具观赏性。即便局部道路不能贯通,也务必借助轻便的步行桥设置,保证路线畅通无阻 5思考 5.1建筑

(1)历史建筑本身的修复与改善 (2)新建筑与原有历史建筑的协调 (3)区域建筑的使用定位 6.结语

河流是记录城市历史发展的镜子,是引导人们探寻历史渊源的起点,苏州河突显了中国近现代文明、殖民文化、民族资本主义以及现代化印记,记录了上海由一个滨海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具有明显的上海特色,其两岸的文化景观丰富,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中西交融文化聚集于此,各种资源在地理位置上也比较密集,包括水、港、桥、路、建筑的整个空间特色鲜明,保护和开发价值巨大。

吴淞路桥段

近代上海的发展就是从苏州河黄浦江的交汇处开始的,开埠后的 1845年,英国在苏州河南岸沿黄浦江一带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美国在北岸建立了美租界,这条河入江一带也曾经是英、美的“界河”,基于这些原因。苏州河河口两岸受西方影响较大,构成了特色显著的西式风貌区。

吴淞路桥地区(河口地区):该区域是外滩天际线的组成部分,是从黄浦江进入市中心的门户和视觉焦点,规划目标与原则是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功能定位是,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区位与文化优势,建设集文化、商业、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充分体现上海特色的都市休闲综合体。景观定位是,以恢复和保留地区的历史风貌为前提,创造河口滨水景观;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采取“镶牙蚀”改造,建筑物高度不超过40米;规划总用地49.54公顷,水面7.42公顷,道路11.3公顷,建筑面积93.38万公顷,综合容积率1.9

外白渡桥承载人流量最大,游人驻留率最大,游人被动绕行:桥头人行横道设置过远,如外白渡桥南端人行横道距桥头约30m,桥西侧行人要前往外滩需绕行60m以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