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展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9.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C.“止增笑耳”表达了作者对像狼一样敌人的蔑视。 D.“以刀劈狼首”时,屠户并未认清狼奸诈的本质。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虽处鄙事 _________ (2)作笔荐 _________ ..

12.从文中可知陆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3.不能成为戴渊从“不治行检”到后来“仕至征西将军”的原因的一项是( )(4分) A.有侠义之气 B.有知遇之人 C.有改过之心 D.有神异之姿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

岩茶之王大红袍

①有人说:“没见过九龙窠岩壁上那几株‘大红袍”茶树不能算真正游历过武夷山,未喝到武夷岩荼便无法体悟武夷山华美之精髓。”此言不虛也。

②年前与一帮文友在武夷山览胜,在岩茶之王——“大红袍”产地,总算了却了夙愿。 ③那绝非凡间草胜似仙境葩的六株“大红袍”荟树,生长在终年云雾绕的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岩壁的裂隙处。此处一条峡谷两山如壁,各种碧绿的南方植物依附于山体顶端或夹缝间,裸露的岩石多奇形异状,不宽的谷底曲径通幽,一条小溪顺着山脚由大山深处流出,小溪旁有一畦畦叫做“水仙”、“肉桂”、“不见天”的第二代“大红袍”名茶树的花儿争奇斗艳。而天心岩最深处那条裂隙犹如一道巨大的闪电,自九龙窠岩壁山顶直劈入山腰,裂缝底则依山岩走势建有不大的山石平台,六株不高却枝叶茂密的“大红袍”茶树依次种植在平台之上。仰观“大红袍”茶树叶片,嫩芽头部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壁反射着日光,映衬得茶树顶部叶片红灿灿的,耀眼夺目。因为九龙窠两山高而狭窄,谷内日照又多反射光,且昼夜温差大,裂隙处终年有山泉滋润,这种特珠的地质气候和日月甘泉滋养,才得以修炼出那超凡脱俗的特异品质。

④大红袍景区的茶工老叶介绍说:“‘大红袍’的采摘时节在每年的四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日之间,那时在春光中萌发出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上红艳艳一片,极为漂亮,历史上称这为“奇丹’。六株茶树每年只产茶叶八两,显得弥足珍贵。据说曾有二十克“大红袍”茶叶拍卖出了十八万元的天价。目前‘大红袍’早已成为武夷山岩茶的代名词。”

⑤那六株仙茶之所以被称为“大红袍”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走到武夷山得了急病,当喝下天心永乐禅寺僧人为他冲泡的生长在九龙窠岩璧的茶后,秀才的病竟然被治好了。进京后这位秀才又考中了状元,为了报答天心永乐禅寺僧人和神茶的救命之恩,高中状元的秀才直奔武夷山九龙窠,将皇上恩赐的大红袍披在岩壁上的神茶树上。从此,人们便把这神茶取名为“大红袍”,有了岩茶之王的称谓。

⑥“大红袍”茶之所以能够驰名天下,除了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外,还在于那极为讲究的制作工艺和品茗茶艺。据武夷山制茶总公司的老总介绍,茶的制作工艺上有采青,做青、炒青、揉青和焙火等五道程序,这样制作出的大红袍品质稳定耐储藏,外观条索紧结,色泽乌褐油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底红绿相间,具有明显的“绿叶镶红边”的美感。

⑦那品茗的茶艺程序多的去了。正宗的“大红袍”茶艺讲究“焚香静气、叶嘉酬宾、孟臣沐浴、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浴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山色、喜闻幽香、出品奇茗、再斟流霞、领悟岩韵、尽杯谢茶”等十八道基本程序。这茶在九十八度以上高温水的冲泡下,竟犹如一杯清澈高贵的液体玛瑙,一缕馥郁如兰的幽香,会飘入空中沁人心脾。一盏入口那焙火炒烤后的醇厚之香润舌清喉,细品后则有甘甜环绕之感。茶艺姑娘一边聊着茶一边冲泡着,茶客也在一杯一杯慢慢地细细品味着,反复冲泡每次不超过一分钟,就这样“大红袍”在七泡八泡后仍香味绵延。当“大红袍”茶水温度高时会有热香扑面,当茶水温度低时则是冷香含蓄,便是那所谓的“王者之香”和“隐者之香”,也就是“大红袍”那独特“岩韵”所在吧。

⑧离开茶座,你仍会感到武夷山的空中随处都有幽香飘逸。

14.第②段段中“夙愿”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5.阅读第③段,“大红袍”能修炼出超凡脱俗的特异品质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大红袍”独特的制作工艺,使之具有绿叶镶红边的美感。 B.“大红袍”品质高贵,驰名天下,是武夷山岩茶的代名词。 C.“大红袍”采摘时节,远望茶树上红艳艳一片,史称“奇丹”。 D.“大红袍”独特的“岩韵”在于“王者之香”和“隐者之香。

17.第二次冲水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紫砂壶的外部”、“用拇指、食指扶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两种解说与下列茶艺程序相对应的一项是( )(3分) A.若琛出浴、韩信点兵 B.悬壶高冲、尽杯谢茶 C.重洗仙颜、三龙护鼎 D.孟臣沐浴、关公巡城 18.第③④段和第⑤段能否互换位置?请简述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